得寸还是进尺?“登门坎效应”的用与防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忙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容易达到目标。这其实是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同类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为什么我们在答应了小要求后,更容易接受大要求呢?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自我概念都有一定的连续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判断,然后就会做这种人应该做的事。
别人有求于你,而你也因为是小小要求便“不好意思”拒绝,便接受了,而在你接受之后绝对会产生自己很乐于助人的“幻觉”,再考虑大要求时,往往就不愿意让这种乐于助人的“幻觉”破灭,也就“不好意思”再拒绝了,心理学上叫做“认知不协调”。
不言而喻,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
换句话说,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
“登门坎心理效应”反映出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普遍地具有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
据报载,在一次万米长跑赛中,某国一位实力一般的女选手勇夺桂冠。
记者纷纷问其奥秘,她说:“别人都把一万米看作一个整体目标,我却把它分成十段。在第一个千米时,我要求自己争取领先,这比较容易做到,因此我做到了;在第二个千米时,我也要求自己争取领先,这并不难,所以我也做到了……这样,我在每一个千米时都保持了领先,并超出一段距离,所以夺取了最后胜利,尽管我的水平不是最高。”
事后,她的教练说,她正是成功地运用了“登门坎效应”的结果。
在家庭教育中,登门槛效应有其独有的魅力,父母们不妨借鉴一下。
对自己的孩子,父母不宜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应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孩子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那样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登门槛效应蕴含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
在工作中,可以利用登门槛效应来要求干系人,特别是用户和某个重要领导加入项目中来。
比如,项目经理可以先要求得到对方的某一份可以公开的资料,继而再让他帮你看看自己对业务的理解有没有不足之处,最后再要求对方加入到项目组中来。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要有个正式的项目岗位名称,虚职也无所谓,只是该岗位需要花点精力。一个注意事项是,不要让这个岗位承担责任,否则会被拒绝。
如何做到不被“得寸进尺”,其实并不难,可以尝试应用以下这些策略: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该拒之门外就要果断地拒之门外。
在心理学上,“不好意思”是一种无法确定的情绪,这个情绪会被别人操纵,最终使你作出被动的选择,从而导致你的利益受损。
“承诺一致性原理”就是一旦我们作出了一个决定,或选择了一个立场,就会有发自内心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来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
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一致”都是一种最具适应性、最受尊重的行为,“前后不一”通常被认为是不良的品行。
美国作家曾说过:“愚昧的一致性是小心眼中的妖精。”随着事情的进展,一旦发现自己的利益将会受损时,就不能再坚持这一原则,否则就是愚昧的。
“底限”即最低的条件或限度。做事一定要有底限,超出底限要坚决地说“不”,不可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不能总是一味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否则,利益受损的永远是自己。
在我们开口说话之前一定要慎重思考,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轻易作出承诺。
对于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做,不打算做或不应该做的事情,绝不能去承诺。
很多时候,人们都急于求成,反而忽略了各种细节,忘了你所选择的目标也是基于细节的努力完善。
也许,看到“登门坎效应”会让我们慢慢学会将目标细化,今天比昨天好就是生活前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