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装饰画:花鸟从自然审美到赋予寓意,谁在推波助澜?
纵观中国绘画史,花鸟画从诞生到演变为经久不衰的各类家居装饰画,一方面与人们审美有关,更重要一点是因为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功效在发挥作用。
花鸟画发端于新石器时代,唐代后成为独立学科,到宋代已相当成熟。自宋代起,花鸟被赋予了更明确的特殊含意。
起初自然风景在艺术中一般是作为人物背景,一般作为对人物的陪衬和补充。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花鸟等自然风景逐渐成为独立观赏审美对象被抒写。
宋人在花鸟中落实“格物致知”理论,观察自然之物时强调本我思想的存在,“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必见之幽闲”。这类花鸟画总结,给后世画家一个基本的意义取向规范。
此外“托物言志”思想被文人引入绘画,更增加了花鸟画的寓意性。尤其是苏轼等人进入绘画领域后,鼓吹花鸟画上抒情写志,形成了寄兴寓情的艺术观念。
自然花鸟通过借代、谐音等艺术手法的转换寄托着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而这种关系一经形成,就广泛受到大众的接受。
如今花鸟装饰画更是延续了花鸟画的寓意和情趣,“梅兰竹菊”的君子品格,“荷花”的圣洁身自好,“蝴蝶”的爱情象征,传统花鸟画搭配针线严谨细密的汴绣工艺,进一步提升了花鸟画的收藏和装饰作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