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六:中医之医理真传(上)

各位精诚中医学会的同仁们:

大家晚上好!

医道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圣贤真实义。

医之道,任非小,关性命,诚是宝。

医之理,很重要,花气力,抓主要,

边学习,边创造,通古今,明医昭。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块来聊一聊中医之医理真传。

那么,中医之理是什么理呀,其实就是天地宇宙与人体的关系。有一位朋友问我:“中医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我。”我就告诉他,中医是一个关系学,就是人和天地阴阳四时的关系,人体自身五脏六腑、经络俞府等等方面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是中医的理。中医之理与大道之理完全相同,因此研究中医之理必须要研究大道。什么是大道呢?

道德本体,一元四质,象数理炁,

显藏者象,对待者数,主宰者理,

流行者炁,阴阳合炁,一炁化三,

精气与神,升降出入,气血津液,

四象更替,五行运转,六气分经,

七曜悬朗,九宫八风,十方圆融。

对于道的理解,古人认为是一元四质——象数理炁。我们讲了临证观象是象的层面,一气周流是炁的层面,对待者数,我们讲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河洛等方面。那么今天讲的是理。

所谓理者,主宰者理也。就是事情的原理是怎样的,中医的原理是什么样的原理,中医是如何去认识世界,认识人体和怎么去诊治疾病的,和它的原理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讲理法方药缺一不可,理法方药一气流行。理不明则识不清,识不清则临证游移。

徐灵胎说“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医宗金鉴》也讲,“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这是叶天士告诫我们大家的。

临床当中症状是千变万化,都离不开人体身心灵。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就比如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用 E=mc2 ,答案很简单,计算的过程倒是很复杂。因此在变易的真相当中,寻出不易之理,用最简易的方法来解决,这就是中医的三易。

中医中“医”和《易经》的“易”是同音,和艺术的“艺”又是同音,和一二三四的“一”又是同音,那么同音就有相互联系的地方。那么,我认为读《易经》可以明天下之理,那么什么最能够体现《易经》的变易、不易和简易呢?我认为中医最能体现。在变易之象中观其不易之理,用最简易之法解决,此为医宗之正经,千古一致。很多人读易经,讲有数理派,有易理派,还有卜筮派,那么从理的角度来讲,《易经》给我最大的提示就是刚才的这句话,在变易之相中领悟其不易之理,用最简易之法来解决。这就是中医的道、法、术,这就是中医的理。

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时候,刚开始学了中医的基础,学了阴阳、五行的学说,学了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等,那么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什么呢?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医家对此有分歧,有些人认为理最重要,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目标,大的方向就错了,根本就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是从理的角度。从法的角度来看,说了那么多大道理,不提具体的操作方案,我就没法去操作。从方的角度来看,你们说的都对,现在具体怎么去实际解决呢?从药来说,方也罢,法也罢,不是靠药来组成的吗?各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都是有道理的。

古人讲理法方药,这就是次序、次第。理是第一位的,法是第二位,方是第三位,药是第四位。并不是说别的不重要,理最重要,理法方药中理法是要靠方药来解决的,靠方药来体现的,靠方药来实践的。一个真正的中医人,理法方药都要用心学,一以贯之,这不是生而能知的东西。我们讲十年成药,百年成方,千年成法,万年成理。因此,医理是万年不变的,法是千年不易的,一个方没有经过百年的验证是行而不远的,而对于药的体会没有几十年是根本达不到的。

现在学中医,有一个怪现象,就想着马上今天学,明天就能用,后天就成为大师级的中医人。这一点都不现实,也不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如果这么学医,只会把别人引入到歧途上去,误己害人。对于中医的理,我们需要很长时间去领会,哪怕你聪明过颜闵,不得真传莫乱传,什么意思呢?哪怕你和孔子的两个学生那么聪明,没有得到真传,没得到真正的中医的真谛,不要轻易地去说医道毕矣。
中医的理和天地相关,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因此人就要顺应阴阳四时的变化,要顺应五运六气的变化,要顺应地理环境的变化,要适应周围人际关系的变化,还要顺应自己五脏六腑经络等各方面,要顺应自然之道这样才行,而不是逆天。

我刚开始行医的时候,特别羡慕当地有一家医院的一个名老中医。他每天要看七八十号病人,有四五个学生在给他抄方子,当时轰动我们周围。每天病人络绎不绝,四街八巷的患者蜂拥而至。我当时就想,我能否成为这样的医生呢?当时,我就请教这些老中医们,如何能成为一个像他这样的医生。老中医回答我,半部伤寒打天下,你把《伤寒杂病论》背下来,首先背完,再说。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我去和一位朋友一块打乒乓球,打球的朋友也是一个中医,他问你是干啥的?我说我是学中医的呀。他说你知道不知道小柴胡汤啊?我说知道啊,“小柴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枢机能”。他又问我,你知不知道小柴胡汤能治哪些病?它有哪些证?它的四个主证,七个或然证,你知道吗?它的加减法你知道吗?我顿时语塞。

许多东西我们看的很简单,其实我们对它熟视无睹,视而不见。许多的方子前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我们却视而不见,到处去寻觅奇方妙药。实际上我们是贪看天边月,丢却手中珠。贪看天边的月亮,而把手中的珠宝忘却了。如何才能成为中医真正的传承人呢?我认为最实用的莫过于《伤寒杂病论》。因此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我逐步发现有许多个版本,在研究的这些版本当中,我认为最使我受益的是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因此今天也是特意给大家提出来,大家一定要看一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许多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本伪书,我告诉大家,伪不伪你用了就知道,它里面的理、法、方、药一以贯之。因此我推荐的书就是黄竹斋先生的《伤寒杂病论会通》这本书。在这本书里,黄竹斋先生用他毕生的精力,用八年的时间和米伯让先生共同校订、编纂、整理,把各个注家进行筛选,完整地成书。它是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为蓝本,同时结合宋本、湘古本的东西而成的。

研究了《伤寒杂病论》之后,我觉得许多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进而进一步去研究了《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以及推到《易经》、《河图》、《洛书》。在研究这些东西的过程中,我时而清晰,时而迷惑,时而清晰,时而迷惑,就这么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个迷惑和若有所思,若有所现。

(0)

相关推荐

  • ​鼓胀(郑钦安医理真传)

    ​鼓胀 单腹胀而四肢不胀,舌青欲饮热者,阴邪伏于中而闭塞清道也(宜理中汤.或吴萸四逆汤).单四肢胀,而腹不胀者,脾阳不固,发散于四末也(宜理中汤加西砂).有周身鼓胀,不渴不欲食者,元气涣散也(宜收纳, ...

  • 中医古籍《医理真传》一册全

    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著作,老中医珍藏版内容珍贵.

  • 学医必懂医理,由道入医解伤寒

    前言:中医在千年来的传承下,已经走过了很多人的经验体悟,花开万家,前人经验对于我们现在学中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希望开启一个新的栏目"中医大观园",与朋友们,一起博采众长,体悟自己的 ...

  • 火神派的精髓在于:提醒临证先辨阴阳(附扶阳派源流、入门学习方法)

    在中医的千年流传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医学巨匠,对中医的学术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迄今,中医的火神(扶阳)学术流派如日中天,这不得不归功于清代的郑钦安先生.他是火神之集大成者,在中医界独树一帜.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六:中医之医理真传(中)

    " <伤寒杂病论>的许多方子给了我莫大的成就感,可以说临床当中大多数的疾病都可以用伤寒的方法来解决,特别是一些急性.疑难的.比较重的疾病用伤寒的式法解决起来非常快而且效果非常好.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六:中医之医理真传(下)

    中医传承,承传中医(第六期) 再比如说,膝关节疼痛或者鹤膝风的病人.鹤膝风就是两膝肿大,里面有水,古人分为水鹤膝与鹤膝风两类,水鹤膝里面就是有积液,鹤膝风里面没有积液但是有肿大.我们称为鹤膝风,像鹤的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一:中医之中观正见上

    各位中医界的同仁,各位肾病百家论坛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和大家来共同研究中医,来学习中医,来欣赏中医的美!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咱们中医的中观正见.什么是中医的中观正见呢?我们说中观正见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一:中医之中观正见下

    各位中医界的同仁,各位肾病百家论坛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和大家来共同研究中医,来学习中医,来欣赏中医的美! 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对于我们一个想要很好的去入门的人来说,我觉得大家从方上下手,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上

    各位全国的经方爱好者,经方的高手们,同仁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能在这个时间段共同探讨我们心爱的中医.今天我与大家聊一聊中医之医学心悟. 我们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中

    我们常说某某人喜欢用什么方子.喜欢用那个药,我觉得可能不是那么回事儿.而是说他对某些方子.某些药物有独特的认知,或认识比较深刻,那么这一类的病人就会去找他,那么他就越用越灵!我们要看这个医生他所治的病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下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给大家讲一个自己的亲身案例,我女儿小的时候换水土腹泻,我们从新疆到甘肃,从甘肃又到新疆.小孩那个时候才几个月,每到一个地方就腹泻不止,找了中医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三:中医之临证观象上

    各位全国经方论坛的同仁们,大家晚上好!                  现在到了下午8点钟,下午7点-9点是我们心包经循行的时候,我们说'中医是爱心中爆发出来的智慧',今天从我们心中流淌出对我们医学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三:中医之临证观象下

    问诊观象 我们谈到了四诊当中"望""闻""切","问"还没给大家讲呢."问"也有"问&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