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因何而起?教科书上只提一点,另外一个原因同样很重要
鸦片战争虽然是中国历史中最为屈辱的战争之一,但却也是有着重要地位的战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关于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历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
书中写明鸦片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林则徐进行的虎门销烟,其根本原因则是英国想要占据中国的市场。十九世纪的世界手工逐渐被机器取代,西方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达到饱和的状态,资本家急需打开新的市场,而远在东方的中国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但是在这些原因的背后,还有一个令林则徐以及道光皇帝更为关注的地方。
1839年9月,作为两湖总督的林则徐十分关心国家的发展,他在看到鸦片肆虐中国的情况后感到十分不安,鸦片不仅伤害人的身体,它在无形之中还荼毒着人的精神世界。
抱着为国为民的目的他上书道光皇帝请求治理鸦片,称:鸦片的危害极为巨大,如果还放任不管,让鸦片继续在坊间流传,那么几十年后的中国便没有可以上战场打仗的兵,而且国库也会空虚,军费更是得不到保障。
林则徐在奏折中主要强调了三个地方:鸦片对人的身体危害极大,有损军队战斗力的培养;减少国家的税收,会导致国库空虚;购买国外鸦片导致大量白银流出。
道光皇帝在看到林则徐的上书后,也意识到了鸦片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经济的破坏,随即展开禁烟活动。不过令道光皇帝和林则徐如此紧迫的原因,其实并不是鸦片危害巨大。毕竟鸦片作为一种奢侈品,清朝时期有能力吸食鸦片的人只是少数贵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全民活动”。
而能够推动禁烟活动紧锣密鼓的开展,是因为购买鸦片让中国的大量白银流出了境内,清朝政府国库空虚。
实际上,林则徐并不是针对鸦片会危害人体的原因而提出的禁烟建议,他曾经还曾鼓励国内种植鸦片,后来云贵地区鸦片泛滥和他试图将鸦片国产化有一定的关联,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原因才是令林则徐和道光皇帝忧心的最重要的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最主要的特征便是自给自足。在十九世纪之前,西方世界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物资输出国。但是到了清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下令关闭了除广州之外的通商口岸,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便日渐式微。
其实满清建国之后,便没有重视海外贸易,他们在对待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交往时,奉行的贸易政策便具有不对等的特点。清朝政府允许其他国家来中国购买茶叶、丝绸制品以及瓷器等,但是却不允许其他国家来中国出售物资。用现在的词语解释,清政府的这种行为便是我们熟知的“贸易壁垒”。
除了关闭通商口岸外,清政府设置的关税政策也并不完善。当时的关税为4%,从理论上讲这能够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清政府内部腐败,政府官员又不作为,外国人要想在中国出售货物,就必须向私人缴纳更多的关税,总体计算清朝的关税高达20%以上,这令人难以接受。
而外国人却十分青睐中国的产品,乾隆年间以及嘉庆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四千多万。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白银收入,但是同样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对中国人没有吸引力,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就必须找到能够让中国人主动购买的产品。
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英国人开始向中国出售鸦片,他们利用鸦片上瘾的毒性,让中国的消费者对其产生了依赖,从而不得不从他们手中购买鸦片。英国人的这一经济策略确实明显改变了其贸易逆差的状况,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已经逆差3800万银元。
据统计,当时中国每年进口的鸦片高达18760箱。而道光皇帝为人比较“小气”,看着数量如此多的白银慢慢落入英国人手中,他无法忍受,所以才会在林则徐上书之后立刻钦点他前往广州查办鸦片。
林则徐奉公守法、清正廉明,很快就着手查办走私鸦片。虎门销烟本来是利民利国的一桩益事,不过这却触动了英国人贪婪的欲望,后来便有了鸦片战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