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隐喻:认识你自己!
文/赵文雯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小夜
别人是我们的镜子。
我们是他们的镜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设计完成了这样一个心理实验:
他来到一所学校,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这就是一种“人际期望”效应。
教师受到实验名单的暗示,会有意无意地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并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这种积极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则学生报以更加积极的反馈信息。如此循环反复,使学生向教师期待的方向逐步靠拢,变得更加优秀。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认识自己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人为镜,是指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并且了解其他人对这种行为的评价。通过对比自身与他人的行为,从而掌握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规范,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这是社会人生活的必要经验。
实现自我认知,就是个人与外界之间不断交流模仿、参照学习的互动过程。
杀鸡儆猴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猴子是怕血的,耍猴人为了更好地驯服头脑聪明又桀骜不驯的猴,便会用杀鸡的方式来恐吓它。
将鸡捉牢,鸡乱飞舞,就拿着棒子打,愈发不老实,就用刀斩下鸡头,将鸡血倒沥在猴子的面前。
——陈子展《说猴巴戏》
外界的行为规范,会框定个人的行为模式。
通过模仿与学习,能更加快速地“社会化”,形成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启迪多元思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镜中我”概念。
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
——查尔斯·霍顿·库利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外界和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评价和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镜中我”也叫“社会我”,只有通过传播、互动、社会交往,才能形成“镜中我”。
因此,个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的纽带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个人对于“他人如何认识'我’”的想象
个人对于“他人如何评价'我’”的想象
个人对于“他人对'我’的认识和评价”的反映
正心正举
怎么能透过镜子,了解真实的自己?
现代社会的人们,周遭缤纷绚丽的颜色太多,就会陷入各种视觉符号堆砌的画面世界中,丧失了看清自我的能力。
北京大学的吴靖教授曾做过“镜子”与“窗户”的比喻:
镜子帮助我们识别自我、认知身份、确立主体;而窗户用来瞭望世界、接触自然、认识他者;镜子帮助我们与自身产生联系,而窗户帮助我们与社会形成关联。
识别自我、认知身份、确立主体,需要通过“镜子”来实现。
把旁人当做一面镜子,常常照,就会愈发客观清晰地把握自己。
镜子就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窗口”。它既能够提供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向和光亮,同样,镜子也有“边框”,边框就是制造障碍限制我们想象的藤蔓。
照镜子不仅是物理上的“光的反射”,它更是“心灵的投影”。以人为镜,促使我们思考而内省,对比而进步。
然而,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角度,扭曲的镜子,更让我们迷失自我。
所以,照镜子,重要的不是“看见”自己,而是“看清”自己。
拨迷见智
以审慎的目光考量自身,以理智的头脑思考问题;
以客观的态度观察别人,才能看到客观的自己。
开启自在之门
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史襄哉
《菜根谭》里写道:“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戴着有色眼镜,你只能看到“你以为的”的东西,你所看见的是你想象的世界而非真实的世界,你所认识的自己实际也与你相差万里。
成熟的人常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把“我”当成“他”,才能以旁观者清的姿态认清局面;才能在形形色色的人海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在漫漫岁月里认识真的自己;才能在重重迷雾中拨云见日。
我们照镜子时,能看到别人,也能看到自己。
但终究要懂得如何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