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隐喻:认识你自己!

文/赵文雯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小夜

别人是我们的镜子。

我们是他们的镜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设计完成了这样一个心理实验:

他来到一所学校,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这就是一种“人际期望”效应。

教师受到实验名单的暗示,会有意无意地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并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这种积极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则学生报以更加积极的反馈信息。如此循环反复,使学生向教师期待的方向逐步靠拢,变得更加优秀。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认识自己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人为镜,是指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并且了解其他人对这种行为的评价。通过对比自身与他人的行为,从而掌握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标准规范,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这是社会人生活的必要经验。

实现自我认知,就是个人与外界之间不断交流模仿、参照学习的互动过程。

杀鸡儆猴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猴子是怕血的,耍猴人为了更好地驯服头脑聪明又桀骜不驯的猴,便会用杀鸡的方式来恐吓它。

将鸡捉牢,鸡乱飞舞,就拿着棒子打,愈发不老实,就用刀斩下鸡头,将鸡血倒沥在猴子的面前。

——陈子展《说猴巴戏》

外界的行为规范,会框定个人的行为模式。

通过模仿与学习,能更加快速地“社会化”,形成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启迪多元思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镜中我”概念。

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

——查尔斯·霍顿·库利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外界和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评价和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镜中我”也叫“社会我”,只有通过传播、互动、社会交往,才能形成“镜中我”。

因此,个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的纽带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个人对于“他人如何认识'我’”的想象

个人对于“他人如何评价'我’”的想象

个人对于“他人对'我’的认识和评价”的反映

正心正举

怎么能透过镜子,了解真实的自己?

现代社会的人们,周遭缤纷绚丽的颜色太多,就会陷入各种视觉符号堆砌的画面世界中,丧失了看清自我的能力。

北京大学的吴靖教授曾做过“镜子”与“窗户”的比喻:

镜子帮助我们识别自我、认知身份、确立主体;而窗户用来瞭望世界、接触自然、认识他者;镜子帮助我们与自身产生联系,而窗户帮助我们与社会形成关联。

识别自我、认知身份、确立主体,需要通过“镜子”来实现。

把旁人当做一面镜子,常常照,就会愈发客观清晰地把握自己。

镜子就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窗口”。它既能够提供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向和光亮,同样,镜子也有“边框”,边框就是制造障碍限制我们想象的藤蔓。

照镜子不仅是物理上的“光的反射”,它更是“心灵的投影”。以人为镜,促使我们思考而内省,对比而进步。

然而,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角度,扭曲的镜子,更让我们迷失自我。

所以,照镜子,重要的不是“看见”自己,而是“看清”自己。

拨迷见智

以审慎的目光考量自身,以理智的头脑思考问题;

以客观的态度观察别人,才能看到客观的自己。

开启自在之门

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史襄哉

《菜根谭》里写道:“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戴着有色眼镜,你只能看到“你以为的”的东西,你所看见的是你想象的世界而非真实的世界,你所认识的自己实际也与你相差万里。

成熟的人常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把“我”当成“他”,才能以旁观者清的姿态认清局面;才能在形形色色的人海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在漫漫岁月里认识真的自己;才能在重重迷雾中拨云见日。

我们照镜子时,能看到别人,也能看到自己。

但终究要懂得如何看清自己。

·end·
(0)

相关推荐

  • 神奇的心里暗示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某天,你穿了一双自认为很酷的鞋出门,结果却接二连三地被同学们嫌弃.当第一个同学说不好看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这只是他的个人看法而已,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人这么说了之后,你也就慢慢开始怀疑 ...

  • 张标║《镜中》外两首(诗歌)

    ◆ 镜中 1 看清自己 这是一次次走进镜子的原因 2 一米六七的海拔 比神光山.庙宇.老屋矮了许多 矮,可以接近大地 聆听底层的声音 3 努力地挺直腰杆 像一支柔韧而清高的苗竹 清高,是一种态度,一种 ...

  • 《奇怪的镜子》大班绘本故事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听赏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优美的词句. 2.让幼儿认识故事中的"镜子"与生活中镜子的特点. 3.培养幼儿的想象与用语言归纳以及清楚表达观点的能力. 4. ...

  • 为何总觉得镜头下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

    X 心理话 刚刚去过的"五一"小长假,想必不少人都外出游玩了一番.旅游途中,免不了要拍照留念.可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查看照片时,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明明"颜值在线"的 ...

  • 人心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什么,取决于你的人生态度。

    ​心态好,一切皆好:心态好,你的人生就美好.心态好,你就远离了烦恼. 快乐由心生,烦恼由心造.天天琢磨烦忧事,你的心情好不了.烦恼的根源在自己,快乐的渠道自寻找.你若大度,所有该生的气就消了:你若豁达 ...

  • 五月集 | 如果,这只是一种隐喻

    五月集 春天已去,草木渐深 编辑:霞满天 组稿:下弦月 上一期:谷雨集 | 我们不曾相见,也不曾分离 禾秀 大地吹雪 拳晃如鸿 楚天舒 惑 文/禾秀 春花易逝总是让人不知所措 他们说五月的花海,可为什 ...

  • 【西南文学•评论】曾令琪/四川/刘仲史诗《在河之洲》哲学隐喻随感

    西南文学·评论 --微刊总第1403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感言] 曾令琪,中 ...

  • 世界是个隐喻

    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时,那里唯有沉默:你寻求沉默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 --村上春树 昨天,下午下班回到家,发现鱼缸里死了两条小鱼 ...

  • 洗手盆挂镜子好看,你得有条件5.10

    ▲洗手盆挂个美美的镜子几乎是所有准备装修新房业主的向往.但其实这几乎只是想象或者只在你未入住摆拍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用不了多久就成了上图这样,这才是你过日子的本来面目.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装修之前只 ...

  • 李文全随拍:是篝火的镜子,还是团圆最期待的创意

    李文全随拍:是篝火的镜子,还是团圆最期待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