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记忆中七十年代过儿童节
散文:记忆中七十年代过儿童节
文:杨晓光
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们的节日,当然也是我们这代人在少年儿童时代,梦寐以求的节日。当年我在昌黎县晒甲坨四村小学上学,每到儿童节,我们都要排着整齐的队列,到公社所在地二村戏台前的广场集中,观看各村小学的汇报演出,聆听公社中学的初中生代表讲革命故事。
提前几天,老师就向我们提要求,让我们回家与家长好好商量,争取做到儿童节当天,穿戴白衬衣蓝裤子到校报到。但是要做到着装整齐,谈何容易。我们的白衬衣,基本上都是家织粗布不染色的中式“汗沓子”,蓝裤子就是把棉裤里子拆下来,洗干净用蓝色染料漂染,再手工缝制成单裤。就算这样简单的衣服,大多数同学也穿不出来。
在秦皇岛工作的父母给我做了衣服,买了塑料凉鞋,可我还要让奶奶重新置办儿童节的穿戴。我首先不满意蓝白相间竖条衬衫,如果竖道道横过来,变成一件神气的海魂衫,那该有多好啊。翠蓝色布料做的长裤,跟奶奶穿的扁襟袄差不多一个色系。特别是凉鞋,并非我中意的男孩子穿得圆头那种,偏偏是一双适合女孩的前端露出脚趾头的。我若穿上这一身,与一个女孩无异,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穿衣打扮,随人所愿。尽管城里孩子这样穿衣打扮司空见惯,可我所在的农村,自有农村孩子的审美。我从小就不待见男孩子的娘娘腔。
奶奶拗不过我,只好把旧汗沓子洗干净,打上补丁,把原来套在棉裤外穿的蓝布裤子,让我穿在身上比量着,将肥裤腿缝进去瘦身,凉鞋没办法找补,奶奶只好到供销合作社给我买了一双黄胶皮鞋。总之, 奶奶答兑到大孙子满意为止。
儿童节那天,我们提前来到公社中学东面的广场,以各村小学为单位整队入场,统一席地而坐,依次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习雷锋好榜样》,各村小学为学校争光,为荣誉而唱,歌声一浪高过一浪,整个广场成了歌声的海洋。
从社中毕业、全县故事巡演获得第一名的大姐姐,特意回来为我们讲红色革命故事。那天她讲的是《一块银元》。一个穷苦家庭,为了给奶奶治病,向地主借了一块银元的高利贷,因为还不起,地主把未成年的姐姐抓去当丫头。当她讲到:弟弟看到姐姐和一个年龄相当的男孩,分别坐在一个被人扛着的纸扎出来的莲花座上,穿着非常漂亮的衣裳。可当他大声地喊叫姐姐,姐姐却像木偶一样毫无反应。原来,姐姐被活生生地灌了水银,给老地主婆陪葬了。讲故事的姐姐已经泣不成声,台上台下一片抽泣声。一段声情并茂的讲述,让我们懂得了在旧社会,穷人所遭受的苦难和压迫。
社中一位富有表演才华的大哥哥,一人饰演父亲和女儿两个角色,精彩献演了表演唱节目《逛新城》。大哥哥一扭脸,胡子不见了,扮演女儿:雪山升起的红太阳,拉萨城内闪金光。翻身农奴巧梳妆。阿爸和女儿逛新城呀。大哥哥一转身,两撇小胡子又在老汉的脸上出现了:哎!哎!为啥树干立在路旁,上面挂满了蜘蛛网呀?电线杆子行对行,纳金日夜发电忙,机器响来家家亮,拉萨日夜放光芒呀。精彩的表演,瞬间转换的男女生唱腔,简直都把我们看呆了。
我和另一位同学二米,表演了节目徐祖国老师编导的化妆短剧《小儿辩日》,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戏剧小品。我演小孩,二米长得瘦高个,平时走路有点往前探,他穿上奶奶的大襟袄,把孔圣人表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我首先登台表演:有一天,孔圣人走在路上,看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太阳早晨离得近,还是中午离得近呢?此时扮演孔圣人的二米,穿着大襟袄、弓着身子抖抖索索走上台来,一上台便博得观众的哄堂大笑,在观众开心的笑声中,开始了他的演讲。一会说小孩甲说得对,一会又说小孩乙的话也对。一会又说两个小孩说的都对。这出化妆短剧,既诙谐幽默,又契合当时的政治形势。
我们的少年时代,正值七十年代初期,我记忆中的六一儿童节,是简单的、朴实的,也是快乐的、珍贵的,在我们的心目中,真正属于神圣的盛典时刻。我们争做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红小兵,将来争当革命接班人的决心,是那样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