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页岩气,页岩油,致密油

最近收集整理了国家标准委员会关于对国内页岩气、页岩油和致密油的定义,供同行参考,特别是页岩油定义的出台,为今后国内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带来了指导性方向和建议。

一、关于页岩气的定义

标准:国家标准GB/T31483-2015 《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委会于2015年5月发布。

定义:页岩气是以游离态、吸附态为主,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段中的天然气,主体上为自生自储的、大面积连续型天然气聚集。在覆压条件下,页岩基质渗透率一般小于或等于0.001mD,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需要通过一定技术措施才能获得工业气流。

其中这定义里有3个重要概念需要强调,分别是:

1.     页岩:由粒径小于0.0625mm的颗粒碎屑、黏土、有机质等组成,具页理、易碎的细粒沉积岩。
2.     富有机质页岩:岩石中有机碳含量海相大于2%,其他类型大于1%的暗色页岩。
3.     富有机质页岩层段:富有机质页岩及富有机质页岩与粉砂岩、细砂岩、碳酸盐岩等薄夹层的地层单元。其中,薄夹层单层厚度不大于1m,累计薄夹层厚度占该页岩层段总厚度比例小于20%。
目前国内关于页岩气的定义几乎没有争议了,无论是工业界还是学术界都比较统一,其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薄夹层厚度的下限值以及关于渗透率的定义和测定。
4.     关于页岩气井最低工业性气流量标准

气层埋深

m

直井产气量

万方/天

水平井产气量

万方/天

备注

(陆上常规天然气直井产量,万方/天)

<500

--

--

0.05

500~1000

0.20

1.00

0.10

1000~2000

0.50

2.00

0.30

2000~3000

1.00

4.00

0.50

3000~4000

2.00

6.00

1.00

4000~4500

3.00

8.00

2.00

二、关于致密油的定义

标准:国家标准GB/T34906-2017 《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委会于2017年11月发布

定义:储集在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mD(空气渗透率小于1mD)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层中的石油,或非稠油类流度小于或等于0.1mD/(mPa.s)的石油。

储集层邻近富有机质生油岩,单井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商业石油产量下限,但在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下可获得商业石油产量。

有意义的是在本标准里,确定了致密油甜点区地质评价的指标及阈值,除了地质甜点、工程甜点外,也强调了经济甜点的评价。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该标准针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设定了权重,当然这些权重还只是一个参考标准,由于各个盆地、各个储层等地质基础和储层条件的差异性,该标准中设定的各个地质指标和权重应会有所差异。

三、关于页岩油的定义
该术语目前在国内是最有争议的,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无论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都有所不同,但随着勘探评价工作研究的进一步进展,以及对北美页岩油的认识,国内对页岩油的定义已趋于一致。
在一次会议上,中石化提出的关于页岩油定义: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及其碳酸盐岩、砂岩薄夹层中的液态烃。含油页岩层段中,泥页岩厚度占到地层厚度的60%以上, TOC含量大于1%的页岩连续厚度大于30m,TOC小于0.5%的其它岩性夹层原则上厚度小于3m。夹层:0.6-3m(测井可识别)。
这个定义已经很接近目前国家标准委员会对页岩油的定义了,主要差别就是对夹层厚度的下限认识。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2019]22号文件)下达的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通知,于2019年7 月初步形成了《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标准草案,其中对页岩油做出了详细的定义:“页岩油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烃源岩内的粉砂岩、细砂岩、碳酸盐岩单层厚度不大于5m,累计厚度占页岩层系总厚度比例小于30%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2019]22号文件)下达的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通知,于2019年7 月初步形成了《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标准草案,其中对页岩油做出了详细的定义:“页岩油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烃源岩内的粉砂岩、细砂岩、碳酸盐岩单层厚度不大于5m,累计厚度占页岩层系总厚度比例小于30%。无自然产能或低于工业石油产量下限,需采用特殊工艺技术措施才能获得工业石油产量。”(来源:杜金虎,2019年9月,中国石油勘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