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和清明节,孤独不增不减
情人节如果没有伴侣,好像会感觉更加落寞;情人节有情侣却也可能黯然神伤。
清明节独在异乡,无法回家祭祖,是不是有些孤独;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会不会有些悲伤。
【孤独】这个词总让我想起朱自清的一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我曾经在和朋友的聚会中瞬间被孤独感淹没,猜测你也曾在人多的环境里遇见过孤独。
这样说来孤独似乎并不与周围的社交人数相关,而Day,Ong,和Perry在他们的论文中也提到孤独与基因和其他生物因素是有关联的(2018)。也许孤独本就是自带的生理特征,和身边有多少人无关。
可是孤独似乎还是和身边的社交人数相关。
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我们,Hawkley和Cacioppo博士提到孤独对人的健康有所影响(2010)。从远古时代,是否拥有稳定而紧密的社交关系,是生存的指标,孤独可以提醒我们要融入集体增加生存概率,于是孤独感对我们很有意义(2010)。
如果不能以“人数”来看待孤独,或许可以把孤独概括为“与他人断联”,也可能是“和世界的断联”。
孤独:与他人的断联
与人的联系,就是被看见,被听见,被接受。
情人节如果没有伴侣,而自己又希望有一位伴侣,当看到其他人成双成对,心里肯定有些难过。
可是有伴侣就确保了不会被孤独侵袭吗?
两人共进烛光晚餐,对方却目不转睛盯着手机,留自己一人默默吃饭,怎么劝对方都被敷衍了事。这种不能被看见和听见的关系,只会让人感到一丝悲凉。
清明节重阳节不能回家,可是一个电话打到家里,亲人们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七大姑八大姨凑到电话旁一个劲儿地可惜你不回家,七嘴八舌表达对你的思念,好像有些孤独又好像不孤独了。这就是因为被想念,被关注带来的温暖。
所以如果是因为与他人断联而感到孤独,我们是可以做出一些改变的:
改变思维,多做尝试。有时候我们不能与人连接,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固有观念阻拦了我们的行动。
Yoon和Zinbarg在他们的论文中提到,有社交焦虑的人,更容易把中性的表情诠释为有威胁性的表情(2008)。
或许我们以为建立连接是可怕的,可能误会了某人和自己中性的对话,所以选择减少和对方接触,关闭了与ta建立连接的可能。如果你觉得准备好了,可以尝试往前走一小步,允许自己做个实验,看看与他人连接具体有多么危险,或许实验结果会和预设的结论有所差别。
沟通,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真诚不批判,坚定不退缩地表达出来,明确地让对方知道自己的需求。
烛光晚餐中情侣一方感受到的孤独,也许有办法解决。ta可以试着这样说:
“很感谢你今天赴约,我也很高兴能和你在一起,可是你看手机不理我的时候我感到很孤独,被忽视的感觉特别不舒服。刚刚劝了你两句你也没有听进去,我再一次感到被忽视,所以更加伤心。现在我需要你的关注,你可不可以吃完饭再看手机,我们一起边吃饭边聊天,谈谈最近的生活和最近的见闻。”
适时结束让自己孤独的关系。如果一段关系一直让你感到孤独,是需要思考一下自己希望从这段关系得到什么,如果你需要的东西这段关系不能满足,有没有可能选择离开呢。
孤独:与世界的断联
与世界的联系,就是与事物和当下的连接。
仔细思考,我们并不总是需要人在身边,才感到不孤独。
我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喜欢一个人享受,在学习时也不愿意被他人打扰,冥想时更是必须确保无人近身。这些时候我注意不到孤独,甚至觉得有人在身旁会降低我美好时光的质量。
或许我们并不怕寂寞,而是不喜欢当下的状态和事物,或者忧心未来缅怀过去而忘了专注当下。
如果可以与事物建立连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专注于当下,孤独的位置就被满足感填满,只有充实饱满的感受。
与孤独相处
孤独有时候让人窒息,如果我们选择和它相处,也许可以找到呼吸的间隙。
如果暂时还没有准备好和他人建立联系,暂时还没有找到和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那允许孤独的存在并接受它,也是很温柔的方式。
就像Day,Ong,和Perry在他们的论文中提到孤独与生物因素有关联(2018),或许孤独本身就是人类的一个正常状态,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势必要经历。
如果孤独太令人崩溃,也可以尝试窥见孤独进行中的小确幸。
有一次我在大雪天一个人走回家,不想浪费钱打车,也不愿意跟别人谈起自己这没事儿找事儿的行为,即使感到很孤独落寞,还是硬着头皮前行。
且不谈当时的倔强可能促成了孤独,我想说说当时虽然落寞,但是四周安静祥和的环境,和独自欣赏雪景的浪漫,让这段回忆染上了美好。
写在最后
无论是清明节还是情人节,孤独的感受无增无减,因为节日的定义不会影响我的孤独感或不孤独感。和人的连接,和世界的连接,更能影响我的孤独感受。
孤独的定义和原因必定还有很多,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希望你能看到自己孤独的线索,也能找到自己的突破方法,或者与其相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