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散文)
前几天,参加一个文友的新书分享会,和其他与会者一样,入场时,先买了一本将要分享的书,找了个位置,把书粗粗地浏览一遍。
想了想,自己上一次买书是在什么时候,似乎真的想不起来了,或者说,相隔的时间太久远了。
在别人眼里,我算是个读书人,毕竟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读书类的文章。在自己的心里,我也把自己看作读书人,尽管还有很多其它爱好,可读书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换句话说,读书是我生活的主要部分,很难设想,离开了书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似乎从记事起,就把特别的爱给了书,那是一个啥都贫乏的年代,难得有的零花钱,也会积起来贡献给书店,换成一本一本的小人书(连环画)。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文革”刚结束时,上初中的我,竟用父亲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镇上唯一能买到的一套上海出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如此大手笔,在小镇上轰动一时。
去县城读高中,尔后进城市读师范,打开了眼界的我,酣畅淋漓地沉浸在五彩缤纷的书的世界,读书,买书,以至于毕业时,带回家的行李是两大箱子沉沉的书。
虽说在一个偏僻闭塞的小镇,虽说收入菲薄得可怜,到底是能够自由支配自己做主的,深感学养不足的我,把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来买了书,在旁人看来几乎是疯狂的行为。在短短的几年里,我的个人藏书量飞速增长,成为小镇上个人藏书无可争议的第一人,至今仍可为傲的中外经典著作,大多是那个时期买的。
读书的过程中,渐渐有了一些感悟,也就有了倾诉和表达的欲望,拿起笔来,把那些思绪的火花与片断,写在笔记本上。慢慢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写成清洁的文字,自然也是水到渠成,就有了在报刊上一篇又一篇文章的发表。
可能是读书类的文章多了,认识的文友也多了,不光是文友们出的书会赠上一本,有些出版社出的新书也会赠上一本,我当然知道,他们希望我能为这些书写一点文字,书出版了,有人读才算是实现了出书的目的,也体现出书的价值,没人读的书出来干吗呢?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买书的热情有所减退。一年里边,总会有几十本书送来,赠送的书尚且读不完,何况读书的方式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买书了,图书馆日益方便的借书,网上的阅读,也就弄不清,啥时起不再买书了。
那日的分享会上,坐在旁边的一位书友,轻声地向我嘀咕,都是熟悉的文友,出了书该送一本才是,给他捧场,还要买书,真不够意思。
一向温和不批评人的我,立即作了回应,那是你并不真的喜欢读书,或者说不喜欢他的书,真正爱书喜欢书的,就应该去买,那才是对作者的尊重。越是熟悉的文友,就越要去买,才是对他的支持。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