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蒋贵聪/尘世之美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尘世之美
蒋贵聪
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工作和备考,以至心力交瘁。文字断更,已有许久。不过,庆幸的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想它终归是和大家见面了。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啊!心怀慈悲,才会看见最美的烟火。人生就是一次次温情与爱意的相聚又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怆恨和悔意。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在我们心中总有一份慈悲点亮你的生命,照耀着每一缕袅袅炊烟。
几点人间烟火事,天涯碧草话斜阳。落日余晖下,掬一米阳光,沏一杯清茶,在宁静的傍晚,让思绪慢慢在心间流淌,于灵魂深处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作为一个书写者,我很喜欢两种体验。写字和生活,它们是我所有灵感的来源,是我观察这个城市和乡村的两个界面。写字上,我喜欢清幽淡雅的环境和书写时面对自我的诚实;生活里,我既喜欢不被搅扰的温柔,又喜欢穿行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像个孩子一样,为了某种期待与欣喜从人头攒动里东奔西跑。莫尔说:“为了寻找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找遍全世界”。每一条乡间的小路,每一片篱落下的灯火通明,它们在我眼里,是那样的陌生与熟悉。我祈盼着,所到之处都会悄然之间于人间烟火处遇见慈悲。
我沉醉那清风絮语,我痴迷那夜色阑珊,我热爱那几点烟火,我眷恋那份……
曾几何时,我伫立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远处传来的一声'滴答’ 瞬间把聒噪的闹市揉碎在黄昏里。在别处,我还是习惯用笔记录每一段青葱岁月的美好,和这座城市与乡村的人情冷暖。我关注自己所在城,城里城外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底层,在他们的身上有对生活最直接的呐喊与忍受。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烙印,是人间烟火的写照,更是慈悲的代表。
每一个经历过艰难与困苦抉择的人,内心是闭塞的,生活是苦涩的,正如《在人间》这首歌那样唱到,“在人间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念及此,我是落泪的。他们对于我来说,不管是漂泊在外,还是沿河而居,那种生而为人的恻隐,会在不经意间让我隐隐作痛。我对他们是怀有无比同情的,我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可我还是想竭尽全力用尽一生去书写他们,书写属于这座城市与乡村烟火的慈悲。
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只萤火虫,在每一个夜晚都会有光明。如果可以,我想用这份微弱的光扫去这座城市与乡村的阴霾,如果可以,我想奋笔疾书去见证每一张皮囊背后的人生,如果可以,我想用仅有的慈悲去温暖每一个黑暗征程的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写过《生活让我学会慈悲》而后,我逐渐意识到,当下的生活,其实是成长的炼金术,那里有人文关怀,有最大的慈悲。
生活是一首孤独的诗,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沿途中我们会遇见无数道风景,它们有的是匆匆过客,与你擦肩而过,有的是不期而遇,蓦然相逢,但也有的是志同道合,高山流水。有人说,看过的风景越美,你疼痛的次数越多,同行的人就越多。醉在尘世,车水马龙,越是过眼云烟,越是念念不忘。是啊!清风絮语送温情,人间烟火遇慈悲。
写到这时,我心里泛起了五味杂陈。和以前相比,我还是那样喜欢乡村的如烟生活。我向往着,有朝一日可以走遍每一个贫瘠村落。因为我相信,在那里,生活的真谛就是让你学会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在远方,我看过一张悲苦的脸。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一根破旧的竹杖、一头风霜的花白,面对夕阳西下时,她总佝偻着背,倚靠在一口老井旁,嘴角处时而喃喃自语,恰似等待一人的归来。我每次回家经过时,遥远的地方看见那道背影,总要刻意回避。因为我知道,在那种难以言说的苦痛面前,我是无能为力的。无能为力,这不是躲避,而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以及对生活的敬畏。
现在回想,之所以那么热爱乡村气息,其实是喜欢在人间烟火处感受慈悲的力量。喧嚣浮世里,每个生命个体是极其艰难与渺小的,可我还是愿意去纷繁复杂里找寻慈悲。我很喜欢现代一位散文作家,他叫傅菲,是地地道道的江西人。这十年来,他始终坚持用文字书写自己的故乡——饶北河 从不倦怠。看过他文字的人,一定会在字里行间里找到“乐此不疲” 这四个字在他身上的印证。因为他笔下所记录的饶北河流域文化和百年风物人情,我看到了一个良心作家的情怀与悲悯。我想,对于他而言那既是一种生命丰盛的成长,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慈悲。
院子里不时传来蛙叫虫鸣,寒蝉凄切的声音。看了看手表,才恍知夜已经很深了。可我睡意全无,好像这辈子有写不完的字,非要在这一刻,挑灯夜战,把积蓄在内心多年的衷肠,一 一诉之。这或许就是一种矫情,但我很享受这种感觉。享受每一次与文字对话的时光,享受独自漫步在田野乡间,享受听取街头闹市的吆喝。一个人,可以在这样的时间里,做着这样子的一件事情,我真心感觉踏实无比,寂静欢喜。奶茶刘若英曾说,“文字是人最好的表达方式。”也正因为如此,我想用它多去记录点人间烟火里所遇见的慈悲。
“隐隐烟村闻犬吠,夜半人静稻花香”。玻璃窗外飘进的风丝丝微凉,惊醒了摇曳在房间里的台灯,忽明忽暗。我所在的城市已入深秋。故乡的秋,故乡的夜,披上露珠弥漫在天空之城上,好像整座城,被幽密的清泉淘洗了一番,那样明澈。我上了楼,站在阁楼顶守着烟村的一席夜色,一排排的房屋,在昏暗的盏盏路灯下,映出慵懒,透明、静谧、恬淡,惹人醉也。我感慨道,村子熟睡的样子,很迷人也很慈悲。因为它,我爱上了烟火里的生活,因为它,我懂得了慈悲。
文字是有温度的,不知道你信不信。在我所有的过往人生里,每一次寻找或遇见生命的原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甚至是一处潮湿的水洼,都在热烈充满着我的心灵,带给我巨大的感动。感激遇见它们,因为那些经历,2018年,我写下了《清风絮语》这本散文集子,文章里涉及的大多都是这些年的看见与思考。有寂寞玩耍的往事收留,有颠沛流离的所见所闻,有人间烟火的泪流满面或是与世无争的无可奈何。我,可能不是一个成熟的写字人,但我想尽最大的努力,留最小的遗憾去记录细碎的乡村,去温存烟火里的慈悲。
转眼间,寒来暑往,四季更迭。有些戛然而止的生命已经渐行渐远,可留给这座城市与乡村的人情冷暖,从未远去。身为怀旧的人,我依然热爱脚下的这片故土,如此,才不觉得有流落他乡的味道。”也许你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在某个寂静的夜里,蓦然回首曾来时走过的路,看旧时的老屋、烂泥沏成的土墙、残垣的青砖瓦块,那一切仿佛都在呼唤着你心间的一份慈悲,婆娑着灯影里的流年。一面是风景,一路是故事,愿笔下的拳拳盛意化作人间烟火里的温柔,慈悲。
末了,合上电脑。临睡时,戴上耳机,听着一首阿桑《温柔的慈悲》,在这个寒风瑟瑟的深夜,我再次留下了泪。半轮明月挂在苍穹,我坚信所有的慈悲,终将遇见烟火。在细无声处,我远远听见苍穹正为我吹奏一首悠扬的乡间月夜曲。
当人间烟火遇见慈悲,一切恰逢其时,愿笔下的尘世之美,如清风絮语般缓缓流淌……
河南文学杂志作者文库之
《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
由本刊策划的《关于加入中国作协那点事》7月14日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阅读过万,在读者引起强烈反响。
应众多读者要求,杂志社决定以《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为题征稿,将写作者撰写的关于加入各级作协的经历。先在河南文学杂志纸媒和公众平台陆续刊登,最后结集出版。欢迎各位作家朋友直抒胸臆,不吝赐稿!愿《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一书中能够有您的大作出现!
征文要求:来稿3000字以内。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投稿时请注明“加入作协那点亊儿”征稿字样,并附200字以内个人简介及彩色高像素生活照。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蒋贵聪,江西鄱阳人 著有书籍《我们终将长大》其大量文稿曾发表于《景德镇日报》 《青年文摘》等媒体。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