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井
我永远记得这样的场景:凌晨两三点,月亮还挂在枝头,星星还眨着眼睛,父老乡亲就挑着水桶、拿着水瓢、排着长队,等候在村里唯一的水井旁。
我家住在山区,地势较高,所以吃水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虽然村里发动群众打了多口井,但唯一能够使用的还是老祖宗留下的那口。而那口井,也许是“年龄”大了,也许是环境变了,到了夏天,尤其显得“力不从心”,不能满足大家的用水要求。
其实大家也挺珍惜那口水井的。一年四季,他们从来没有浪费过一滴水,他们洗脸时只用一点点水,用完后还要留着洗衣服,洗完衣服也舍不得倒掉,还要饮牲畜。刚开始,我强烈反对,认为牲畜喝了肥皂水会生病,但老人的一句话就把我呛住了:“沙漠里,人还喝自己的尿呢!”说着,老人的眼睛里就有泪花闪烁。“只要不渴死,牲畜也就知足了。再说,动物也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谁让它们命中注定要跟着我们吃苦受累呢!”
我很无奈。我知道,人只要有口水吃就是上天的恩赐了。夏天,井里的水每次只能打上来少半桶,遇到大旱甚至要以水瓢为单位计数。打上来的水还混有大量的泥土,回到家后需要沉淀很长时间,上面的用来做饭,下面的用来洗衣、喂牛。人和牲畜尚且如此,庄稼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大旱季节,老百姓真的有可能颗粒无收。
盼星星盼月亮,全村人盼来了自来水。虽然一年四季自来水都不间断,但已经习惯节约用水的人们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用水习惯。
节约用水,我们省下来的是水,传承给下一代的是节俭精神和环保理念。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