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群/阳山古村,历史的活化石(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阳山古村,历史的活化石
赵超群
在有着“千年古郡”、“楚南名区”之称的湖南郴州市桂阳县,有一个有着民俗文化与古民居建筑“活化石”之称的古村落,这就是位列中国十大古村之一的阳山古村。
桂阳县阳山古村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存古建筑80栋。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古典建筑的完美结合。以其古朴的民居建筑与和谐的民俗民风,展现给人们一幅简朴和谐的图画。
整个村子坐北朝南,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小溪流贯全村,谓之“金带环抱”。我们徜徉其中,时不时穿梭在民居古建之中,仿佛回到明清时期。
阳山与其他古村最大的不同的是,阳山既不是官人建村,也不是商人建村,而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村落。现存古建筑60余栋。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古典建筑的完美结合。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里,每一脚踏上去都能踏出古老的故事,站立许久,很希望邂逅那个撑着油纸伞走过的丁香姑娘,时空里,飘着淡淡的略带哀伤的一缕诗意。
古村青山环绕,秀水萦回,颇似《桃花源记》所述的境界。特别是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这里,房屋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采光、通风、排水处理凸显了古人的智慧。史料记载,阳山村自发设立的“宗源会”、“救婴会”、“禁戒会”、“重九会”、“义学会”、“女儿会”等六会治村,形成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百年家风。
阳村建于明朝弘治年客家人以何姓为主,,以其古朴的民居建筑与和谐的民俗民风,展现给人们一幅简朴和谐的图画。
民居东边,两层楼的何氏宗祠威严挺立,房屋错落有致,天井、走廊、巷道四通八达,建筑的巧妙设计让水灾、火患在阳山村化于无形。“阳山先人崇文尚武,求和睦、明礼义事农桑,涌现出进士、举人十余人,育至将军,入翰林者多人。”在何氏宗祠内挂着多位古代名人简介。
但使何氏一族安然度过五百多年漫长时光,使阳山古村独立于喧嚣之外获得真正宁静的,还是族规家法的不断完善带来的强大的自我约束、自我优化能力。古老的历史、古老的文化浓浓的韵味沉淀了阳山村的厚重,形成了独有的气质与灵魂。
阳山冲地势南高北低,高处狭窄低处宽阔,像一只仰靠在崇山峻岭间的大瓢。四周层峦叠嶂草木繁茂终年郁郁葱葱。一条条山涧溪流在树林岩石间迂回跌宕,到了谷地汇聚成河。小河垂柳夹岸,山谷溪流潺潺,向沟渠纵横梯田间。村庄映掩在树丛中。有诗曰:“烟笼层林山无形,柳黄已绿桃花明,穿雨归来双飞燕,田下扶犁是新人”。夏日清晨,碧野青山薄雾横流,村舍如在云中。鸡鸣嘹亮,炊烟缕缕。深秋时节,野菊花恣意绽放,黄灿灿蔓延开来,田野里弥漫着芬芳的气息。
在阳山古村有一间比较特殊的楼房,这里曾是一些风雅之士云集吟唱的地方。楼下楼上的墙上不但有精致的绘画,还有诗文题字,行、楷、草、隶四书,笔迹各不相同,落款处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士杰、何绍基等清朝的达官贵人。他们为什么要来这偏僻的小村呢?又为什么要在墙上题诗文呢?这个谜,还得从晚清重臣曾国藩说起。
曾国藩给咸丰皇帝上了两道奏折:《敬陈圣德之端预防流弊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咸丰皇帝看后,十分愤怒:“大清不关心百姓疾苦,一派胡言。”于是,曾国藩被革职回家。公元1853年,湖南巡抚张亮基叫曾国藩去办团练,补兵应付太平天国起义。为了办团练,曾国藩遍访湘籍名宿。
阳山村何富诗因协助其父把桂阳州防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道光皇帝命安徽学政刘彬士给何家题写了“声振骠骑”的御赐匾额,并加赐九品官,钦加何富诗蓝领即补阃府。随后,何氏门中的富莲中举,又名何魁,道光皇帝命湖南学政梁同新题写了“学海渊源”的匾额以示褒奖。
只因曾国藩、左宗棠与何氏兄弟都是道光年间的举人。他早就听说何氏兄弟大名,而且桂阳州防务办得不错,于是,他领着左宗棠、李鸿章一行人骑马飞奔阳山村,去拜访何氏兄弟。恰陈士杰也在何家探亲。何氏兄弟一一介绍,并招呼他们入座喝酒,耳酣酒热之际,各自并挥笔在墙上写下的诗句,表明心迹。最后大家决定各自回乡办团练以招募乡勇平定太平天国起义。陈士杰回泗洲办团练,左宗棠回湘乡办团练,何氏兄弟在老家阳山办团练,团练合并称为湘军,由曾国藩坐镇衡阳指挥。因此,阳山古村所留下的诗文,有曾国藩、左宗棠、何绍基、李鸿章、陈士杰等人的题咏。
这里的宴席也很有特色:有三道佳肴,扣肉、馅豆腐、肉丸子,尤其喜爱肉丸子。可吃肉丸子也有讲究,席面上摆的肉丸子每人最多两个。亲戚回家,主人要给亲戚带菜回家,叫“倒菜”,家里有几个人就倒几份,每份三块扣肉、三个馅豆腐、三个肉丸子。
千百年了,沧海桑田。多少飞檐峭壁在歌舞升平中坍塌,多少雕梁画栋在纸醉金迷中腐烂,唯有阳山朴素的色颜,朴素的村落始终就像一幅水墨画,安然镶嵌在骨气兼蓄,气势溢秀的宣纸中,驻扎在郴州这一方山明水秀的厚土上,凸显着一种穿透人们内心的情怀,矗立着一种岁月不可战胜的力量!这不仅仅是一种风格,一种淡然,还需要一种执着、坚毅和勇气。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家族是这样,一座村庄是这样,这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厚度,不随时间而削减,不随时尚而泯灭,质地绵韧、风雨不腐、神采飞扬!
我们记住了,这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全国十大古村落之一的桂阳阳山古村。
作者简介
赵超群,笔名赵群,大学文化。现任湖南邵东县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党支部书记、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文邵阳》主编,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有小说、散文、诗歌、电视剧本、曲艺和新闻作品、论文一百多万字散见于《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当代矿工》《煤炭企业管理》等几十种刊物上。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达 琳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