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蒙/出书“难产“记
出书“难产”记
苏小蒙
01
本文作者苏小蒙在写作
我不是职业作家。无论是在工厂当工人时,还是在报社当编辑时,写作一一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利用,所以写的东西大都是“豆腐块“,短的仅仅只有几百字,长的也不过四五千字。因此,无论如何写一部长篇,一直是我的夙愿。
自从到了不惑之年退休以后,沒有了工作的拖累,有了大把大把的空闲,于是,经过两三年的潜心努力,一部20多万字的长篇终于杀青。当我满怀希望送到一家出版社时,编辑看后感觉不错,还幽默地说了一句:不愧是个老写家,果然出手不凡!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下面的一句话给我满腔的热情泼了一盆冷水:我们出版社现在实行的也是市场经济,自负赢亏,你的书关键是缺乏“卖点“,所以……
言外之意,他们如果出版了,这本书很难卖出去。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出发,他们是不能做这种赔本生意的。
我不服气,又先后跑了好几家出版社,甚至用电子邮件发给了我的一位朋友一一他在首都北京一家出版社担任总编辑,结果答复如出一辙。
仔细想想,人家的拒绝不是没有道理。看看当今的文坛上,到处充斥的都是官场腐败、权色交易、婚外情、网恋、嫖娼、赌博、吸毒、凶杀等那些美其名曰的“通俗“文学,而我写的却是根据我长期在工厂工作的生活积累,以我市一家国有大型纺织企业为背景,描写的是我国纺织产业工人,特别是纺织女工一一这支纺织企业主力军如何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挑战下所经历的历史阵痛,她们转变观念、调整结构、资本重组、浴火重生,进行彻底改革和转型的故事。在当今“娱乐至死"的年代,我承认这部长篇与之似乎有点儿格格不入。
但我坚持认为,这部书出版了,还是有一定读者的。且不说全国,就拿我市来说,曾经是闻名的纺织工业基地,拥有六大纺织企业和十多万名职工,他们曾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有着辉煌的过去……虽然如今下岗的下岗,转行的转行,甚至这些工厂已不复存在,但谁的心头没有留下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记得我最初为写这部长篇采访他们时,他们都认为应该有作家为他们写下一笔,因此给予我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有位已届不惑之年的纺织女工拉住我的手说,她代表她们所有的姐妹谢谢我,如果这部书出版了,请一定不要忘记送给她一本,并再三强调,掏钱买也可以,她要留下作个纪念……
02
本文作者苏小蒙创作的长篇手稿本。
面对如此期待,我怎能辜负她们的这片心意?
这时,有家出版社的编辑给我出了个主意:不妨自费出版。所谓“自费“,这是这些年出版机构深化改革采取的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就是由作者自已掏钱出书。我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从书号费到印刷费,恐怕需要三四万元,这对于我这个"工薪阶层“,说实在的,可谓是一笔吓人的支出、天文数字。
就在我左右为难之际,有位文友告诉我,说他认识一位腰缠万贯的书商,专门做图书生意,可以资助我把这部长篇出版。我听后不由喜上心头,忙在我市一家档次较高的酒店摆了一桌,一顿饭就吃掉我近千元,几乎是我每月退休金的二分之一。我老伴省吃俭用惯了,为此还和我生了一场气,连续几天都不搭理我。
书商拿走我的书稿以后,我天天想、夜夜盼,盼望着他能尽快帮我把这部书出版出来。谁知一个多月后终于有了回音,说这部书可以是可以,但必须增添一些情节,比如……又是要求增添那些乌七八糟、低级下流的东西。一气之下,我把书稿要了回来。
怎么办呢?
一天,我同另外一位文友谈起我写这部书的遭遇。这位文友说,他可以通过一位朋友帮我搞个香港书号,香港书号便宜,花几百元就可以搞定,这样就能省下一大笔钱,足够印刷费。他还说,香港书号咋啦?香港书号和内陆各出版社书号一样,都是IsBN一一国际标准书号。
对于文友的这个建议,顿时引起了我的兴趣,不过静下心来一想,似乎觉得不妥。虽然香港早已回归,属于祖国领地,但它是一国两制的"特区“,在那里办个出版社,就像咱们这里开间杂货铺、办家小吃店一样容易。它们能赚钱就经营,亏损就关门,完全以赢利为目的。用有些人的话说,这是出版自由的体现,但我总觉得我这个号称“作家”的人,用这样的书号出书,难免显得有点儿贬值。何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明文规定,凡是用于该书号在内陆印刷或销售的图书,未经批准的,一律视为非法出版物。我当过编辑,受过党和政府教育多年,我怎能明知故犯呢?
我终于死了这条心,把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这部长篇束之高阁,只有等待时机让它重见天日。。
03
《中国青年报》发表本报记者桂杰、实习生郑家欣写的一篇题为《假书号搅了一场文学盛宴》的报道。
据说出版界有一种"马太效应”,越是出书多的名人越受到出版社的追捧,越是没有出过书的越难得到出书的机会。这就造成了更多的年轻作家、无名作者,由于沒有地位、没有名气,不仅出书难,而且是难上加难。这一现象,早已成为文坛上不争的事实。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突然想起我看过的一则消息。这是《中国青年报》发表本报记者桂杰、实习生郑家欣写的一篇题为《假书号搅了一场文学盛宴》的报道,说2008年时,由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举办的该省文学创作最高奖一一"泰山文艺奖”评选时,来自全省各市县参评的171件作品中,竟有一部长篇小说、两部诗集和四部散文集本来是完全有条件评上奖的,但因涉及假书号而名落孙山,令多少人扼腕叹息、感慨万分。我想,其中的缘由是不言而喻的。这一事件,多么值得我们的出版机构,不!整个文坛的深思!
(选自苏小蒙即将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我的似水流年》)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1964年3月参加工作。原在郑州三棉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等作品,出版有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一部。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系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现已退休,现为河南省阅读学会常务理事。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编辑部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达 林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