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中国近代哲学(下)
中国近代哲学(下)
知行观
中国近代哲学的认识论思想比较丰富,魏源虽曾提倡“彻悟心源”,但也主张“及之而后知”,强调“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谭嗣同在解决名实关系问题时认为,名决定于实,概念决定于客观实际,但在知行问题上却主张“贵知不贵行”。严复则宣传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主张读宇宙“无字之书”。章太炎早年肯定人们通过感官可以认识客观事物,后来接受了佛学的影响,宣扬“现量感觉,一切唯心”,陷入了唯心主义。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学说,以大量实例论证了行先知后、知行转化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哲学在认识论上的最高成就,但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知行统一问题。
知难行易
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学说。中国古代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历来为人们所遵奉。然而孙中山深感这种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为了破除这种旧的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孙中山提出了相反的命题:“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并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作为论证,说明人们在求得某一种科学知识以前,早就在那里实际地行动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运用。李达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学大纲》中写到:人类的认识是物质世界在人类意识中的反映。人类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过程,由实践出发,而复归于实践,其中包括着由物质到感觉及由感觉到思维的认识发展过程。他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动因。实践不但证明认识的真理性,并且依据认识的真理性,积极地变革客观世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撰写了《实践论》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提出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的认识论学说,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他认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后来,他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定义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这些论述,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概括,是对中国哲学史中知行问题的科学总结。他的认识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