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卡夫卡文学奖名单(3)
Franz Kafka Prize
卡夫卡文学奖名单(3)
2006年-2010年
- 2010年 -
瓦茨拉夫·哈维尔
(捷克)
主要成就:
1968年,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
自1989年起,哈维尔多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1990年,德国书业和平奖。
1994年,美国“费城自由勋章”。
1996年10月4日,表演艺术奖(布拉格)。
2010年10月28日,弗朗茨-卡夫卡奖。
主要作品:
瓦茨拉夫·哈维尔(捷克语:Václav Havel ,1936年10月5日—2011年12月18日),一译瓦茨拉夫·哈韦尔,捷克剧作家、政治家、导演、编剧、演员。
哈维尔出生贵族企业主家庭。1957年毕业于捷克工业高等学校经济科。1959年后从事戏剧创作,进入ABC剧院、扎勃拉德利剧院,先后担任舞台技术人员、编剧、助理导演、剧作家,其间曾在音乐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1960年开始为巴鲁斯特拉德剧院工作。1968年成为无党派人士俱乐部成员,任独立作家俱乐部主席。
1968年之后,由于发表时议、加入反对派组织并参加“七七宪章”运动,被禁止从事艺术活动,三次入狱。1983年因肺病出狱,继续担任七七宪章的发言人,并不断发表剧作与批判文章,多次被拘留。
1988年发表《公民自由权运动宣言》。1989年作为“公民论坛”的主要领导人物,在“天鹅绒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12月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总统。
1990年至1992年间担任捷克斯洛伐克联邦最后一任总统,1993年至2003年担任捷克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卸任后继续投身文学创作。2011年,哈维尔去世,享年76岁 。
作为一国领袖,哈维尔因出色的思想和高尚的实践,被誉为现代“哲学王”及“捷克革命的灵魂” 。著有《乞丐的歌舞剧》《无权力者的权力》《给奥尔嘉的信》《哈维尔自传》《反符码》等.
- 2009年 -
彼得·汉德克
(奥地利)
主要成就:
主要作品:
1942年12月6日,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
1945年,战争结束后,母亲带着汉德克前往柏林,寻找从战争返回后生活在那里的丈夫。
1959年6月, 汉德克在《克恩滕大众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无名的人》。学期中间离开坦岑贝格天主教寄宿中学,进入克拉根福特联邦高级中学就读。
1961年,汉德克中学毕业。秋天在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
1966年,汉德克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说《大黄蜂》,开始放弃法律专事文学创作。同年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轰动。
1966年8月,汉德克从格拉茨移居杜塞尔多夫。从此长达7年之久生活在联邦德国和柏林。
1967年,汉德克的剧作《卡斯帕》发表,次年《卡斯帕》在德国法兰克福和奥本豪森同时首演。
1973年,汉德克获得毕希纳文学奖。同年移居巴黎。
1979年,汉德克在巴黎居住了几年之后回到奥地利,在萨尔茨堡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期间创作《缓慢的归乡》四部曲,创作风格开始转变。
1990年,汉德克搬到巴黎西南边缘的沙维勒。
1996年,汉德克发表了游记《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批评媒体语言和信息政治,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1999 年,在北约空袭的日子里,他两次穿越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旅行。同年,他的南斯拉夫题材戏剧《独木舟之行或者关于战争电影的戏剧》在维也纳皇家剧院首演。为了抗议德国军队轰炸这两个国家和地区,汉德克退回了1973年颁发给他的毕希纳奖。
2009年,汉德克获得了卡夫卡文学奖,并成为获得塞尔维亚文学勋章“拉扎尔国王金质十字勋章”的作为首位外国人。
2019年10月10日,彼得·汉德克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 2008年 -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
(捷克)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ArnoštLustig,1926年12月21日-2011年2月26日),捷克犹太作家,写有多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其作品往往涉及犹太人大屠杀。
主要作品有《卡捷琳娜·霍洛维佐娃的祈祷》(出版于1974年,同年获国家图书奖提名)、《迪塔·萨克索娃》(1962)、《夜与希望》(1957),以及《迷人的绿眼睛》(2004)。
卢斯蒂格生于布拉格,上完中学后,于1941年因为犹太血统被开除,被拘禁在不同的集中营,1945年成功逃脱。大屠杀中他失去了母亲和妹妹,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创作。战后就读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后去以色列。回国后,他曾在捷克斯洛伐克电台、捷克斯洛伐克电视台任职。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在1968年8月他离开了这个国家。他首先去南斯拉夫,供职于萨格勒布电影制片厂。
1973年至2003年任数所美国大学教授。2002年获卡夫卡奖。2003年退休后回到布拉格。
- 2007年 -
伊夫·博纳富瓦
(法国)
主要成就:
2007年卡夫卡文学奖
2015年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主要作品:
《论杜弗的动与静》
《弯曲的船板》
《隐匿的国度》
《红云》
《兰波评传:履风的通灵人与盗火者》
《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
伊夫·博纳富瓦(1923 - 2016)法国著名现代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
1923年生于法国西部,在大学里攻读哲学,后曾研究考古。
1946年起发表诗作,195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论杜弗的动与静》,一举成名,被公认为杰作。后来又陆续出版了诗集《昨天的空寂的王国》《写字石》《门槛的诱惑》和《在影子的光芒中》等多卷,均为传世杰作。
他先后获得过多种国际国内诗歌大奖,他的创作宗于波特莱尔、瓦雷里、马拉美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以现代艺术的创新活力,颇能代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法国诗的主流。
风格上他力求古典法国诗中字句的严谨,题旨及组织上都深广繁复,时见玄秘,另一方面诗的拍击力直接而强烈。他的诗可以说是经验的一种特别的结构,使人从无中把握着有,从否定中把握着生命的不可言传处。
在他看来,世界的真象必须是“隐而不见的”诗的意趣不在现实本身的形象,而在这天地演变成的境界,诗人只有通过语言的创造才可经验到这种空的、无形的境界。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在整个二十世纪法国诗坛上独树一帜,可以说在古今法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 2006年 -
村上春树
(日本)
主要成就:
主要作品:
(以上不包括译作和合作作品)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日本当代作家 。
1975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
1979年,凭借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第23届群像新人文学奖。1980年,发表长篇小说《1973年的弹子球》,后入围第83届芥川奖。1982年,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出版单行本,并获第4届野间文艺新人奖。
1985年,凭借长篇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得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至2009年发行逾1000万册,该书打破了日本文坛的沉寂,出现了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 。
1991年,出版长篇小说《舞!舞!舞!》。1996年,凭借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获得第47届读卖文学奖。
1999年,凭借纪实文学《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获第2届桑原武夫文学奖。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
2006年,获得捷克设立的弗朗茨·卡夫卡奖;同年,凭借短篇小说《盲柳与睡美人》获得爱尔兰第2届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2007年,获得第1届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文学奖;同年,发行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集》。
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同年,《1Q84》第一部与第二部印行,发行量达到200万册。2010年,发行第三部《1Q84》。2011年,获得西班牙卡塔洛尼亚国际奖。2013年,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印行。2015年,获得安徒生文学奖。2017年,推出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
1982年秋,时年33岁的村上春树在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就开始练习长跑。为此,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此后,村上在夏威夷的考艾岛、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都留下了自己的跑步痕迹,并于1996年6月23日在日本北海道参加了全程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