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真的救妈妈了吗

文:周楚  聂传安


有关“考证《七根火柴》是否必要”的讨论早已结束,但在整理文章之时,又发现若干写得比较精彩的文章,其一是18班周楚的,其二就是考证者刘勇琳的。

为了不遗漏佳作,也为了让争论的发端者刘勇琳来做个完美收尾,所以今明两天,分别将二文推出。

今天是周楚的作品。

学语文,到底需不需要“较真”?(这个问题,又拿出来了)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讲述在爱迪生7岁时,母亲夜间突发阑尾炎。当时社会并无电灯,而爱迪生却通过镜子反射烛光,最终手术顺利进行,爱迪生妈妈得救了的故事。(这个故事,相信许多朋友都有印象。不过现在应该被拿下来了吧)

听上去是不是很令人感动?你可能会在心里惊叹一句:“哇,爱迪生好厉害哦!”(小爱同学当然厉害啊)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不。(结论干脆)

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时世上还不存在阑尾炎手术,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出现于1866年。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任何事实科学论据的故事,几经辗转,最后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成为每个孩子成长必听的故事。(这就是在“较真”,而个较真非常必要。既然是真人,就必须是真事。周楚这是从阑尾炎手术出现年代的角度去较真,其实也可以去从反射烛光是否能增加亮度去较真)

滑不滑稽?

有些人认为,文学作品本应该容得下虚构。的确,正如《七根火柴》,作者王愿坚本是灵机一动,灵感上来了,自然便写了下来。可他为了写这篇小说,经过了长期艰苦的准备工作:他自己沿长征道路完完整整走了一遍,并访问了三百多个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士,从搜集、选择材料到构思,是下了狠功夫的。(虚构是建立在求实的狠功夫之上的)

耗时吗?耗。相对比于那些粗制滥造的口水文,这样的行为显然吃力不讨好。(的确如此)

正如我前面所讲的爱迪生的故事。从逻辑角度分析,如果教材选文不承担考据责任,那么则难以担负思想教育的义务。就像你在网络上听到道听途说的恶劣信息后你又去传播,这不就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吗?(文章有写实类有虚构类。写实类情节、细节必须真实;而文学作品,情节可以虚构,细节也必须要真实)

不去考证,又如何消散谣言?(这是针对写实类文章而言)

所以,学语文,的确需要去“较真”。(结论,回答第一段问题)

(要么鸡蛋硬如铁,要么小爱轻如燕)

受多方面的局限,这些孩子一时还难以界定许多概念,如“语文”、“文章”、“文学”,所以在论证时这些概念可能在不断变换,从而显得不够严谨。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随着孩子学养的不断丰富而慢慢解决。

而周楚之文,观点明确,论据有力,论证过程也清晰。假以时日,她一定能写出更严谨的文章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