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拍卖的这件5000万的玉璧 ,代表的是古玉的一个巅峰!

今年苏富比香港今年春拍,有这么一件玉璧 ,曾经被乾隆赏识把玩过 ,2015年三四百万的估价下流拍 ,这次直接估价涨了十倍多,才过去五年 ,不过我相信这件最终拍卖价会在6000万左右!

东汉/清乾隆 御赏嵌「延年」龙凤纹璧紫

当然,备受瞩目的三件玉玺估价极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值得关注的重磅玉器——《东汉/清乾隆 御赏嵌「延年」龙凤纹璧紫檀插屏》,无论在品相还是珍贵程度上都极高,单从其拍品名称中就能略窥一二。一些长期关注玉器拍卖收藏的朋友,可能早见过此件拍品。

根据官方罗列的信息可知,这件玉器也算是上拍过几次的“熟肉”,并且被收录在台北故宫玉器专家邓淑萍编著的《蓝田山房藏玉百选》中。目前网上还可查到其在2015在苏富比香港春拍中遗憾流拍,今年再度上拍,估价抬升至4500万至6000万,考虑到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因素,目前的估价其实反而有所下降。不知这一次,这件玉器能否顺利易主,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另外,本次上拍的30件玉器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两个分别叫做宽以居和熙墀的收藏机构,上拍的作品数量较多,并以高古乃至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为主,同时上拍的拍品在两者间有过流通。经笔者简单了解,两者分别属台湾和香港的古玉藏家,但此次上拍的几件拍品多数来源并不明确,还需要藏家凭本事去决断。


鉴于本次拍卖中的玉器数量并不算多,就一并罗列如下,诚邀广大网友一起品鉴围观!

「凝盈一色」‍(‍三) 本专场 玉器15件‍‍

Lot 9 东汉/清乾隆 御赏嵌「延年」龙凤纹璧紫檀插屏

《乾隆庚寅孟春月御题》、《乾隆庚寅御题》款 「古香」、「太玉」、「干」、「隆」印

估价 45,000,000 - 60,000,000 HKD

通高 30.8 公分,璧 23.8 公分

来源 香港佳士得1990年10月10日,编号1901;蓝田山房收藏,约1995年;德馨书屋收藏;香港苏富比2007年4月8日,编号603

出版 邓淑苹,《蓝田山房藏玉百选》,台北,1995年

林华田,〈Relics of an Immutable Heritage – Jades from the Lan Tien Shan Fang Collection〉,《Orientations》,1995年10月,卷26,第9期,页84-86,图8,重刊《Chinese Jade: 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3-2003》,香港,2005年,页161-163,图8

美国塞克勒博物馆 出廓玉璧 汉代

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玉璧,数量大,式样多,造型和纹饰都在战国玉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除了圆形圆孔的传统玉璧外,汉代还流行外缘有透雕饰物的玉璧。这种玉璧造型优美,纹饰流畅生动,是汉玉中的佼佼者。

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渊源于战国时期,并流行于两汉。玉璧发展到战国,由于其本身功能的变化,以及审美意识和制作技术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仅在圆形的璧体上做文章了,他们大胆地把纹样装饰扩展到了轮廓的外缘,使之更富有艺术欣赏性,这种玉璧也被称为出廓玉璧

战国时期的出廓玉璧,外缘的附饰一般是一对或两对透雕的龙纹或凤鸟纹,多作对称的形式,主要用于装饰,体积较小者则是组玉珮的组成部分。随州曾侯乙墓、平山战国中山国墓、曲阜鲁城战国墓、淮阳平粮台楚墓、洛阳金村战国墓和孟津战国墓等都曾出土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

西汉时期的这类玉璧,基本上承袭战国时期的风格,璧的外缘附饰作单个的动物形,数量为二至四个,多为对称形式。

南越王墓出土  出廓玉璧

如广州南越王赵昧墓,虽然埋葬于汉武帝时期,但墓中所出的一些玉器仍然具有明显的战国风格,有的甚至还可能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旧玉。南越王墓出土这类出廓玉璧有四件,其中两件外缘有一对透雕饰物。一件为双凤涡纹璧:在璧的下部两侧有对称的凤鸟纹附饰,凤高冠长尾,以阴线刻饰细部;另一件为龙凤涡纹璧(环):璧饰勾连涡纹,内孔雕琢一龙,龙昂首曲身卷尾,两侧各透雕一凤,凤身修长,高冠长尾,细部均以阴线刻出。

南越王墓出土  出廓玉璧

还有两件外缘有三组附饰,一件为三凤涡纹璧(环):璧饰勾连涡纹,两凤位于璧的下部两侧,凤首朝外,尾部上卷,左右对称,还有一凤在璧的上方,凤身细长,凤首朝上;另一件透雕附饰已残损。

南越王墓出土  出廓玉璧

这四件玉璧中,龙凤涡纹璧(环)两侧的透雕双凤,与鲁城战国玉璧凤鸟的风格颇为相似;三凤涡纹璧(环)的凤鸟虽为三只,但仍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保留着战国的遗风。

西汉中期的这类玉璧,其透雕附饰在造型风格上有了明显的变化,透雕附饰一般只有一组,位于玉璧的上方,附饰多由成对的动物纹组成,并以卷云纹加以点缀。

中山王刘胜墓出土  出廓玉璧

如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双龙谷纹璧,璧的上方有一组透雕的双龙卷云纹附饰,双龙昂首张口,龙身弯曲,龙首上翘,造型生动优美,是汉代玉璧中难得的珍品。这件玉璧的透雕附饰只有一组,以流畅的卷云纹衬托卷曲矫健的双龙,雕琢的工艺水平明显超过战国时期的同类玉璧,代表了西汉时新的艺术风格,与战国时外缘有多组单个动物纹透雕附饰的玉璧,在风格上迥然不同。

东汉的这类玉璧,基本上继承西汉的风格,一般只有一组透雕附饰,造型上趋于宽广而低平,纹饰较为繁缛细致,并出现了附饰中带吉祥铭文的玉璧。

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  出廓玉璧

如定县北庄中山王墓所出土的谷纹璧,上方一组透雕附饰宽广而低平,纹饰为双螭卷云纹,双螭曲身长尾,相戏与云气间。该璧纹饰繁缛,线条流畅,可见当时玉工的精湛技艺。

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  出廓玉璧

东汉的出廓玉璧中,有的还在透雕动物纹附饰中雕镂出吉祥语铭文,如“长乐”、“益寿”、“延年”、“宜子孙”等。如江苏邗江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的一枚出廓玉璧,其上便刻有铭文“宜子孙”三字。该璧上方附饰为透雕凤鸟纹,凤下有一铭文“宜”字,璧身两边各琢一螭虎,两螭虎之间上下有篆体“子”、“孙”各一字。该璧小巧玲珑,透雕纹饰活泼流畅,是一件精美的玉雕艺术品。

老虎墩东汉墓出土  “宜子孙”玉璧

将自远古以来承负礼天、通天职能的玉璧,赋予新的、世俗的祈福、祝愿寓意,表现出汉代玉璧已开始逐渐摆脱意识形态中的神秘色彩,向世俗化转变的趋势。透雕出廓吉祥文字玉璧,以书法作装饰,并结合其他神兽纹饰,注意形象的处理与章法布局,浑圆沈着,秀丽古雅,使玉璧本身的器型、纹饰等更加协调一致,同时也富于变化,产生了更好的艺术效果。

黄泥岗1号墓  “宜子孙日益昌”玉璧

汉代的出廓玉璧,几乎囊括了当时最高的设计和雕刻水平,有透雕、圆雕和线雕等,多数饰以排列整齐的谷纹,透雕的附饰造型优美,纹饰流畅生动,工艺技术远远超过圆形圆孔的传统玉璧,其社会功能与作为礼玉的传统玉璧也不相同,主要用于装饰、佩戴。

从古时到现代,出廓玉璧几乎得到上至帝王贵胄,下至普通民众的共同推崇和喜爱,成为国之瑰宝。正是它精致的纹饰、精湛的工艺,以及它美好的寓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爱玉人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