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向美军阵地冲锋,为何不能喊“杀”?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众所周知,上世纪50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需要独自面对17国联军,综合战斗力没有任何优势,武器装备差距很大,所以像美国都不以为然,觉得自己仍旧可以轻松取得胜利。前期的交锋中,志愿军因为出其不意,再加上善于利用游击战杀敌,使得美军频频吃亏,紧接着他们通过先进武器找回场子。
再后来志愿军使用战略纵然再次赢得进攻主动权,一来二去之下就把美联军赶出三八线外,为胜利奠定基础。虽然这场战争,并不是以一方投降结束,但签订停战协议对于美国来说,显然已经是莫大的耻辱,毕竟他们打仗基本都是胜利居多,再加上面对的是一个比自己弱的对手,内心难免不平衡。
期间志愿军在冲锋的时候,有个细节问题需要贯彻,那就是不可以随便喊“杀”,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嘴里高喊着口号,能壮大自己的气势,同时也能够将情绪传给战友以及敌人,受到情绪的带动,士兵们会更加的无所畏惧,而敌人要是被吓住的话,那么心里就会感到恐惧,反抗的决心动摇。
所以有时候别小看这么一句话,能让作战事半功倍,具备极高的辅助性效果。不过这个习惯被美军摸透了,他们知道,每当志愿军在高呼的时候,那就意味着冲锋,届时针对性的把火力朝着声音响起的位置覆盖,必定能造成一定的伤亡。果不其然,有不少部队因为这点损失惨重,后续的进攻也只能作罢。
在那个阶段,志愿军并不知道美军的如何精准对自己实施打击的,所以仍旧继续保持原有的作战模式,直到有人发现细节,自此之后再也不让士兵们喊出来,除非在即将完全取得胜利时,才让士兵们这么做。一般冲锋都是以枪声代表,且在不同的位置连续开枪,以此来迷惑敌人。
贯彻如此的战斗体系之后,伤亡明显少了很多,直到今天解放军仍旧沿用这一招,还是非常有意义的。由此可见,战场上虽然看似非常的随意,没有那么多规矩,事实上非常考验军队指挥官以及士兵,他们需要有极高的应变能力,随时进行有效的反击,坐以待毙只会让失败的更快,且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故而打仗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