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感知到的“元气”【道家养生气功修炼者和内丹家对“元气”的论述】
家养生文献中的元精,元气,元神是一个专用名词,专指先天精气神。
道家养生气功修炼者和内丹家对“元气”的论述很多,就其主要,有 三 点:
一是,“元气”是生命的动力。
“元气”亦称先天之气,祖气,真气,正气,它禀受于先天,主藏之处在肾及命门,具有生命活动原始动力的作用。
二是,人体内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之分,
后天之气包括用于维持人体物质方面需要的呼吸之气,水谷之气;包括用于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功能需要的宗气,营气,卫气还有肝气,肺气,心气,脾气,肾气等。
先人们认为,在体内用于各组织,器官生理活动需要的后天之气,都是先天之气的分体。清徐灵胎说,“五脏有五脏之精,此元气之分体也,而其根本所在,既“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
依据道家养生气功“精气神学说”,当婴儿降生,九窍顿通,身体各组织,器官渐成并正常工作后,元气既完成它的原始动力的作用,在享受后天滋养的同时,以主藏肾和命门,分藏各组织器官中,静待不动。当一旦被修炼者有效激活后,随着修炼者不断修炼,其体内的元气就不断充盈,它将会同体内被激活的“元精”,“元神”重新号令体内的后天之气,为修复身体,延年益寿而大展身手。
三是,“养气”和“炼气”的两大分类,
中国气功的实践者,经过几千年的修炼,在不断总结提高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了使这些成功的经验得以传承,逐渐编撰成各种功法,据有关典籍称,在我国气功道,儒,释,医,武五大流派,各种功法共有万种之多。
后经有真实修养并贯通典籍的人士总结认为:中国气功真正有益的功法,其要旨都在于气脉通畅,气血和融上,而全部功法都在围绕着一个“气”字上,故把中国气功分成两大类,既:
炼气类: 这一类功法多以修炼后天之气的之呼,之吸为主旨,如吐纳功夫等。
养气类: 这类功法以修炼先天之气并以激活先天精气神使其相合相融,复归先天状态为主旨。如道家气功“精气神学说”。
那么这两类的差别在那呢?
明朝张三丰说:“虚心养气,虚心养神,气慧神清,广觅药材。”又说:“神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之养重,世上凡金凡宝,虽百两不换一分。”因此,“养气”和“炼气”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养气之道,除了能培本固根外,还能激活元精,元气,元神,并使其内含的各种功能态有效地迸发出来,因此,“养气”之道所积之气十分深厚。而“炼气”只做后天之气,它不能激活体内三宝,所以对培本固根的功力自然也就有限了。
我对“元气”的感知
“元气”在我身上的表现是真实存在的。我在打坐修炼24年小结时,前两句是“松去腑脏积滞”和“静散筋痹骨寒”,这就是说: 元气用它的两大主力之一的“松”治愈了困扰我多年的十二支肠球部溃疡,胆囊炎,低血糖,高血脂等“积滞”,元气还用它的两大主力之一的“静”,治愈了我因锻练过度,又受风,湿,寒三邪成痹的“筋痹骨寒,”要知道这些都是难以治愈的顽疾,尤其“痹在筋骨,难以为功”。因此,我对元气的“静”和“松”两种功能态的认知是十分深刻的。在我查找它们在现代医学中的依据时,发现做好身心的放松,“能够通过协调内分泌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做到使体内减少耗氧,进而达到疗伤治病的目的”。在打坐修炼时能够真正入静,“可以使体内生物序的有序度得到提高,进而达到治疗病痛的目的。”有了现代医学的根据和真实的实践,使我对修炼“元气”更加自觉和自信。
随着我体内元精,元气,元神的全面激活,并且不断优化它们的团聚和融,“神乘气而行,精者在其中”的态势进一步稳固,这种稳固的态势在元气中的表现,就是它的功力更加强大,它可以使“疗伤治病功能”更具游走窜透力,它可以伸到病灶的最深处,如筋,骨,肌腱,甚至骨髓中,它还可以为了疏通经络到最远端,如脚趾。至于,玉液泉涌,白发变黑,牙齿坚固,双腿坚定有力这些“小事”当然也能体现出元气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