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聊教育】1:关于爱的教育

  文/马路

  如果有人问我,如今的孩子缺少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回答,如今孩子最缺少的是爱的教育。那么什么是爱的教育?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费十年时间写成的一部佳作,书名就叫《爱的教育》。

  这本书采用日记形式,讲述了42个有关儿童成长的感人故事。被列为“每个孩子必读的经典名著”。

  说实话,我是不太相信什么经典阅读推荐的。甚至认为有很多所谓的经典名著,其实是不适合儿童读的,儿童也读不懂。唯独这本《爱的教育》让我发现了当代儿童教育的缺失与希望。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非常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紧紧围绕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惑用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排忧解惑。告诉孩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比如,第一篇:开学第一天。

  这一天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充满着紧张、兴奋,不知所措。作者抓住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娓娓道来。请看一段原文:“三个月的乡间生活像梦一样过去了,今天又是一个新学年的开始,我该上三年级了。

  早晨母亲送我去学校,我心里还回味着美丽的乡村,总觉得学校没意思,但一想到学校里许多久别的同学,我又兴奋起来。

  街上到处是学生,碰上同学,我们总是愉快地拥抱,家长脸上也堆满了笑容,热情地打招呼,互相谈论着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心情转折,以及简洁而优美的文字表达,无不使人感觉到亲切而温暖,想必小孩那颗忐忑不安的心也随之而安静下来。

  再看第二篇:我们的老师

“早晨我们走进教室时,波巴尼老师已经坐在那儿了。……学生经过门口时总要和他打招呼:早上好!波巴尼老师!”寥寥数语,我们是不是已经感受到师生之间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情与敬意。联想到我们平时见到老师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表达呢?如果师生之间这种最起码的礼仪(教养)都没有,我们还谈什么教育呢?

  再看一篇:有正义感的卡隆。

“奈利真是个好孩子。他学习很用功,就是身体很瘦弱,……有的学生常欺负奈利,他从来都不敢反抗,也不告诉母亲,他怕母亲知道了会难过。这天,又有人欺负奈利了。奈利正偷偷流泪,被卡隆看到了。卡隆回到班上,大声对全班同学说:记住,从现在开始,谁要是敢再欺负奈利,我就对他不客气了!”

  这时有个叫“弗兰谛的学生不相信,他故意走到奈利背后,用笔记本在他背上敲了三下。卡隆像一头小狮子朝弗兰谛冲过来,一只手抓住他的衣领,另一只手上去就是一拳。打得弗兰谛眼冒金星,连转了三个圈,差点儿摔倒。

  从此,再没有人敢动一下奈利了,老师知道这件事之后,还表扬卡隆能坚持正义,是个很善良的好孩子,并让卡隆和奈利坐在一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个叫卡隆的孩子极其善良的一面,还有正义勇敢的一面。老师对这卡隆见义勇为的精神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如今,诸如此类的校园暴力在我们身边频频发生。情节之恶劣,手段之残忍,触目惊心。而我们的校方、警方,对此事的态度往往表现得含糊其辞,是非不分,软弱无力。是可忍孰不可忍。小小年纪,内心就充满残忍暴力,如果不及时加以谒制,将来后患无穷。因此我们要向小英雄卡隆学习,敢于挑战校园暴力,面对邪恶,人人喊打。

  最后再讲一个:用爱拥抱世界的故事。

  摘录如下:

“……从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地是否善良。今天早晨,在学校回来的路上,你在我前面走着,一个穷苦的女人抱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伸手向你乞讨,可是你只看了看她,什么也没有给她就走开了。你对受苦的人太冷漠无情了,我真为你难过。当时你衣袋里应该是有钱的,虽然钱不多。”这是一位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并嘱咐:“今后若你再碰到向你乞讨的母亲,你千万不能不理不睬就走开啊!”。

  如今沿街乞讨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但偶尔还有。曾经有位思想家说过:乞丐是摆在大街上的试卷,测试的是世道人心。看一个人的内心是不是纯朴善良,乞丐心里往往是最清楚的。

  也许有人会说那都是骗子,装的。对此,我只想问一句:你上过几回这样的当!

  诚然,凡事不可以偏概全。诸如学生做好事掺扶摔倒老人反遭讹诈的事件确实发生过,但这是极端案例,不能成为我们冷漠的借口。

  所谓的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善的教育,爱的教育。只有内心善良的孩子,才会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爱自然。将来才会有责任有担当。因此,要让爱的教育走进课堂,融入教材,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小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而不是灌输一些不切实际的文学理论,只会吟风弄月,附庸风雅。长大了连找个对象都很难。

  除此以外,从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角度看,这本书的语言也很朴实流畅,非常适合编入语文教材。相比那些幼稚可笑的童话,故作姿态的文学强多了。我想凡是用心读过这本书的学生、老师、家长都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2021年4月1日于港闸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