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009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父母的言行是子女耳濡目染的对象,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谨慎。
「曾仕强每日箴言」
身为父母,不可否认,谁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最好子成龙,女成凤。为此,也是用尽浑身解数,各类法宝。其实父母再了不起,也不可能改变子女。教育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要太相信教育的力量,如果教育是万能的,世界上就没有坏人了。子女会学好还是学坏,是否优秀,其实跟怎么教没有太大的关系,父母自己的品行如何才是关键。子女的学习生涯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最早模仿的对象便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是子女耳濡目染的对象,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谨慎。我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什么叫做身教?就是以身作则,给子女树立好榜样。如果只和子女空谈理论,讨论原则,父母的实际行动不能配合,恐怕很难收到效果。父母告诉子女不要睡懒觉,自己却蒙头大睡,日上三竿还不起床,那么父母即使费尽口舌,大概也不能使子女信服。希望子女用心读书,父母先示范喜爱读书,自己每天晚上读书给子女看,子女也会觉得读书实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效法。凡是不希望子女学的做的,父母都不要做,以免孩子看惯了父母的做法,很快就会模仿。比如看见爸爸抽烟,孩子就开始偷偷拿一支,趁爸爸没有看到的时候也学着试试看。妈妈上街看到心仪的衣服马上就买,下次女儿看到喜欢的玩具,怎么会不死缠烂打地要呢?虽然这些父母都没有要教他的意思,但是子女无意中都学习到了。有的父母本身都有问题,就算很重视教育,甚至花钱请家教,千方百计也难有太大的作用。而有的父母忙得不得了,但是孩子照样很成才,就是因为父母存好心、做好事、积善德,子女自然就学会了。能够做好的就以身作则,实在做不好的也要跟孩子说明白,最起码也应该以身为例。比如母亲可以对子女说:“爸爸就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没能管住自己,养成了抽烟的坏习惯。他一直想戒烟,可是真的是很难戒。我们要一起鼓励和监督他,帮他尽快把烟戒掉。”由另外一方来解释,是为了避免使子女认为父母在寻找理由为自己辩解,更加利于子女接受意见。以身作则教养子女,虽然不要求父母做圣人,但是品德必须过关。子女这一辈子是来做人的,父母教养最大的责任是要把子女培养成万物之灵的人。
品德是做人的基础,才能是做事的本领,通过好好做事来把人做好,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
但是,人的品德并非生来就圆满,必须妥善教导,才能改善原来的缺陷。而且品德的培养必须趁早为之,子女愈大愈不容易培养,因为做人的基础已经不稳固。家庭,就是渲染孩子品德的最佳场所,可以说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基本上都在是家庭中耳濡目染奠定的。而父母品行恶劣,分不清善恶对错的家庭,孩子也会有样学样,长大后很容易害人害己,这样的前车之鉴实在太多。所以,父母要在品德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让他们有好的学习对象,养成一些好的习惯,终生受用。再有一点,就是现在的人非常重视孝道,但是又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孝道上面走错了路。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既是子女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子女。
如果不能在孝道上面以身作则,反而迷失了方向,在父母面前,对自己的子女百依百顺,岂不是直接伤害了父母的感情?我们经常看到,年轻的父母把自己的子女当宝贝似的,眉开眼笑。可是对自己的父母,却有很多意见,不但语气不好,态度也相当轻率,处处显得自己比父母高明。难怪今天的父母,也希望子女长大了干脆搬出去住,免得整天看那种脸色,心里既烦又冷。反过来说,在子女面前,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做子女的典范,其实是最好的教育。子女的眼睛是雪亮的,父母怎样对待祖父母,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来长大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父母。另外,做父母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要跟小孩说“今天养你,你以后要养我”之类的话。虽说养儿是要防老的,但是你希望养儿防老就不对,你拒绝养儿防老也不对,听起来好像很奇怪,实际上很简单。儿子、女儿长大以后能不能养父母,不是预先的计谋,而是自然的结果,就差这点而已。父母一开始就有这种养儿防老的想法,就表示你把养育子女当做生意看了,也就是“投资放债”。那他就变成了你的生产下游、你的供应厂商,或者销售渠道了,这样还算什么子女呢?比如你今天给小孩五十块,告诉他将来要赚一百块还你,这哪里像家人呢?根本就是在做生意。投在女儿上面回收比较差,投在儿子身上回收比较高,所以就把钱都投资到儿子身上了,这怎么能将子女教导好呢?父母的责任就是把他们教养成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再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生生世世,那就了不起。身为父母,一定要明了,是你出色,孩子才出色;是你优秀,孩子才优秀。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是身教重于言教,苦口婆心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而孩子,也只有在家里打好品行的基础,将来进入社会,才会更受欢迎,更有出息。
运用易经思维构建和美家园
易经思维课程部·学易老师
6月1日(周二)晚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