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典型事迹材料?教你三招(附319篇事迹材料)

注:文末附319篇汇编资料获取方式。
典型事迹材料尤其是经验材料,一般是“观点+例子”,因此选材就十分重要了。选材,指的就是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合理地挑选运用好材料。选材之时,我们应当注意什么、应当怎么做呢?

首先要坚持“点题之笔”

就是找到写作对象区别于同类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有理有例,写出事物的本质来。
毛主席曾经批评说:“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这是很坏的方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文章中有理有例,“理”就是道理,就是观点;“例”就是事例,但事例不是罗列,不是举几个例子凑文章。有理有例,就是使用表现全面的概括性材料和表现事物本质的个别材料(即“点题”),这一点很重要。
来看个下面这则事迹材料的例子,如:
《实施“五好五有”共建和谐项目》:……三是深化考核,提高经济待遇,充分发挥了农民工的监督权。(道理,观点)为确保农民工经济待遇得到落实,制梁场做到了“三统一”:即统一为345名农民工建立档案、统一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统一将农民工工资打入到银行帐户内。同时公示了三项承诺:保证不欠农民工一分钱、保证不要农民工一分钱、保证不吃农民工一顿饭,并设立举报电话、发放监督卡和设置举报信箱,充分发挥农民工的监督权。(表现全面的概括性材料)4月,因调度漏计工天,农民工魏天寿工资少了600元,他通过举报电话反映情况后,党支部经核实通知财务部当天就给予解决,调度也主动在点名会上向魏天寿认错道歉。许多农民工说:“在中铁四局干活,我们不愁拿不到钱!”(所选之例,是表现事物本质的具体事例,不在多,而在精)。

其次要学会“点睛之笔”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画龙点睛就是找到写作对象(即文中的主人公)最有代表性的内容,见人见心,以此来反映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
如:程克菊的事迹材料《程克菊:撑起一片蓝天》一文,之所以感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往往在关键时刻能突显出来。
在描述她爱的艰辛时,文中写道:“整日泪水洗面的程克菊,在迷茫和心碎的交织中,并没有停下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烧汤喂饭、翻身擦洗,细心护理着丈夫。”接着就有一段她内心的独白:“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丈夫虽然就半个身子半条命,依然是铁路建设的英雄,依然是家的顶梁柱,我要帮他战胜死神,要让他听到女儿叫爸爸的呼唤,要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这不能破碎的家。”
作为一名家庭女性,她之所以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岁月全部献给一个半条命的男人,是因为她可以在缺少华丽色彩的生活中拥抱铁路建设的英雄,拥有家的美好憧憬,人生的价值由此而变得厚重和美丽。接着文章依“一撑”字为立点:“这一撑就是36年!从云贵高原的工地医院,到皖南山区的万安小镇,再转芜湖市里的职工医院,在这看似平凡却漫长的岁月里,不要说辛劳磨去了青春年华,不要说寒夜里滋生了无尽寂寞,不要说艰难中流下了多少泪水,更不要说拮据带来了几多惆怅,全身心投入护理丈夫的程克菊,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日复一日,顽强、乐观地坚持着信念,呵护着丈夫,培养着女儿,支撑着家的天空。”这如珍珠般的语言,起到“点睛”之功效,提升了文章的主题,感染着读者的心灵,文章读起来,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

最后要突出“点奇之笔”

点奇,也就是要有独具特色的事迹,要找到能体现事物共性的个别材料
有的人,写材料之所以平淡无味,看起来有似曾相识之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写作对象的“奇”处。我们知道,虽同是名山,但黄山奇、泰山雄、庐山秀、华山险,这便是各山都有各山之奇的原因。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共性是处于个性之中的。例如,在程克菊的事迹材料《程克菊:撑起一片蓝天》中写生活的困苦,虽然写的是家常事,文章却不落俗套,选择了一个独特的细节来反映:
1973年8月,为了让丈夫多点营养,托关系买回猪头肉(比猪肉便宜多了)的程克菊,在医院门口突然看到女儿拣别的小朋友吐在地上的甘蔗皮吃,热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几年来,她把心思全放在丈夫身上:为增强丈夫的抵抗力,她把稍微带点油水的菜先给丈夫吃;为减少丈夫的精神郁闷,她省出钱来为抽烟的丈夫买烟,但“卡”自己的同时也委屈着女儿,长这么大孩子还不知水果是什么滋味!
这个独到的细节,一下就将程克菊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令人感动。“奇”笔之术,其实就是凸显人物个性的内容。用好“奇”笔,则会为文章增彩添色!
(来源:老秘网,特此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