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师必备手法——神经张力手法(神经松动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原理
1、当人的躯干、四肢进行屈曲、伸展等活动时,相应的中枢和周围神经会随着躯干或肢体的活动方向出现延展
2、神经组织本身的弹性很小,其可延展性的原因在于正常的神经组织长度较肢体长
3、利用肢体的运动,使神经组织在神经外周的软组织中进行滑动、张力的变化,改善神经间的微循环、轴向传输和脉冲频率等并促进血液进入神经组织,以达到减轻疼痛以及促进组织复原的目的。
4、神经结构的舒展、松弛。在神经外膜、神经根处硬膜存在褶皱,构成延长的基础
5、神经结构的滑动
6、张力的产生或神经结构和组织内压力增加以及他们的形状改变。
松动形式
滑动松动。特点:在MID-RANGE的大幅度动作。单向滑动,主要产生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相对活动,避免粘连。
张力松动。特点:在end-range牵拉。双向牵伸,内部张力作用明显,主要产生神经组织内的变化而改善症状。
(注意:治疗2-5min,每治疗10-15S休息一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注:
滑动松动:适应症在急性症状,特点是单向滑动(头侧向尾侧或者尾侧向头侧)
张力松动:双向牵伸,内部张力作用明显,作用主要是减轻神经肿胀增加循环,以慢性期为主。
手法分级
1级:终末感前松动(用于急性期亚急性期)
2级:终末感之前松动(活动范围随着治疗时间增加)
3级:突破终末感后松动(通常不超过3次/组)
张力状态分级
急性期:原有神经症状在未出现活动度终末感(阻力感)时已经诱发或者加重。
亚急性期:出现终末感的同时,出现或者加重原有神经症状。
慢性期:已经出现终末感(阻力感)后,继续牵伸后才出现紧张或者疼痛等神经症状。
(注:使用神经张力技术时,还需做症状激发测试。)
手法适应症和禁忌症
手法操作
上肢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下肢坐骨神经、股神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自我松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来源:康复小南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