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这首诗,说尽了男女相思之情,短短4句,扣人心弦
相思,是我国古诗词中最为古老,也极为重要的抒情主题。从《诗经》开始,就有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等诸多相思名句。相思,它就像是月下澄澈的湖水,倒映着男女缱绻不尽的情意。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望驿台》,便是一首与相思有关的诗作。它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值得一提的是,《望驿台》创作于元和四年(809年)三月,是白居易为好友元稹《使东川》组诗而创作的十二首和诗中的一首。
所以《望驿台》中的相思,实际上是与白居易无关的。而是白居易借助于好友元稹与其妻子韦丛之间的相思,所写的一首表达男女相思之情的诗作。另外,为了将相思表达得更为缠绵,白居易在诗中还采取了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即先写闺中绮思,再写驿旅苦思,然后转入刻骨相思。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首先,诗的开篇“靖安宅里当窗柳”,即在靖安宅里,元稹的妻子韦丛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远望。“靖安宅里”,指的就是元稹在长安的住宅,而当时元稹正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所以与妻子自然就分开了。再结合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我们从韦丛“当窗柳”的动作来看,便可知她对元稹的相思之情很深。同时,这也就是所谓的闺中绮思。
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即在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是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由此可见,这句诗写的是元稹羁旅在外对家中妻子的相思之情。值得注意的是,“扑地花”与“当窗柳”都是春天里典型的风光。所以这里大有睹物思人之意,即见柳树而念远行之人,见落花而念闺中之人。
然后,结尾两句“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则是从闺中绮思、驿旅苦思,写到刻骨相思中。它的意思是说,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里消尽,家中人思念着远行之人,远行之人思念着家中之人。如果用李清照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处相思,两处闲愁”啊。
而春光的消尽,说明相思的日子,是持续了许久的,但最终还是未能看到彼此。所以这里的相思,多少有了点失望的意味。即与元稹妻子而言,它盼丈夫回归却终日未归;与元稹而言,则如他在《使东川》一诗中所说:“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可见无法实现的团聚,让双方之间的相思之情变得怅惘、缠绵了起来。
纵观白居易的这首《望驿台》,虽然不及他的《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诗有名,但是却说尽了男女相思之情的苦。如果把白居易诗中的情形放到今天,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异地念之苦啊。所以白居易的这首诗,短短4句,却扣人心弦。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