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哀莫大于心死 一切全在精神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哀莫大于心死  一切全在精神

楚水

这是城市某一角落,被人遗弃的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偶然被我发现,也破天荒的被我利用了。颇有点茅盾先生《白杨礼赞》里的那种感觉,分明是普普通通的白杨树,但和昂扬向上的人在一起,也就有了昂扬的精神与斗志。这空间也是一样,多少还有点情趣吧?䄂珍的可人。

曾经几时回,拥有这样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梦想。记得30年前,刚来北京时,住黄亭子某一小区的地下室。地下二层的地下室,那是相当绝对的地下室。最典型的就是潮和湿、黑和窒息。现在怎么个形容和比喻,比如三伏天艳阳高照,地面温度可达40多度,而地下室如果不穿夹克,就觉得湿冷,让人无呆过半个小时。最典型的就是被子需要每天晾晒,头一天晩上抱进去暖烘烘的被子,第二天早上湿澛澛的。如果第二天赶上下雨或阴天,地板上都会渗出水珠,而被子都能拧出水来。那时候唯一烘干的办法,就是私自安装一电炉,地面上太阳晒的冒烟,地下电炉烤的窒息。还有一次地下室里裸露电线的地方,突然冒出了火苗--这大概是自己在北京近30年来际遇的最危险的一次,谢天谢地,老天爷保佑,没有发生火灾,否则,早已经呜呼哀哉了,还能活到今天。

后来,搬到了别人家的阳台,房东是位残疾人。大概我算是最早与人合租的人之一。那时候还设有完全实行房改,单位分给你的房子,如果出租属于违法。见到人只能说是亲戚。而大冬天的睡阳台,半夜里被冻醒是经常的事。记得那年夏天大雨,我挂在阳台一角,也是唯一值点钱的两件西装,被彻底淋湿的不能再穿了,为此,自己暗自伤心了很长时间⋯⋯

后来的后来,又有那么一段时间,工作室就卧室,卧室就是工作室。比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从门到窗子是7步,从窗子到门也是7步略好些,从沙发到办公桌是8步,从办公桌到沙发也是8步。不大的空间,却大有乾坤,充满梦想。那时候,精神充沛地很,坚持每天6点半起床,到8点之前,一定将房间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决不含糊。好的是,这个习惯差不多一直坚持到了今天,唯一的区别,就是不用自己亲自动手了,而且,还拥有了自己的别墅。

哀莫大于心死,一切全在精神。差不多30年了,有时候真的不敢回首,如果当时真的有一天撑不住了呢?该是什么样子呢?难道现在不是吗?其实,自己现在选择文化,则是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而且未必一定能有什么结果,但是,却生活的充实,感觉踏实。难道这不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么?如伏契克或保尔.柯察金,其实,某种程度上讲,坚持某种信念,就是超渡自己,难道不是么?。

作者简介

楚水,河北阜平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代会长,《神州》杂志社编委会主任,著有诗集心《情的风景》《缪斯眼睛》,散文集《梦爨随笔》等多部,季羡林先生说:"我认识楚水多年,他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并为《缪斯眼睛》作序。

《悦读时代》杂志是由河南省阅读学会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月刊,每月6日出版。以打造书香社会为主旨,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报道阅读热点,推介新书、好书,并刊发优秀文学作品,为读者、作者打造一个互联网、传统媒体联动的全方位立体交流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