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风采——当代大写意花鸟界的三驾马车

写意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特殊画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早在唐代花鸟画就已独立成科;到宋元时,花鸟画的用笔虽日趋简率,但并未摆脱写实之风;到明清两代,花鸟画中的“文人画”风气渐浓,逐渐达到了写意画的高峰。尤其到了清代,写意花鸟画已经非常成熟,写意之风完全形成。青藤白阳、八大山人、虚谷等都强调“神似”和“物超象外”。他们不守绳墨,率性挥写,画风豪放奇肆、苍劲高古,对后世影响很大。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又将写意花鸟画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到了当代,写意花鸟画的继承与发扬者央美三杰张立辰,雷甲寿与潘晓云,三位大写意花鸟画家以老辣凝练的笔墨技法,被画坛并称为“当代大写意花鸟界的三驾马车”。

张  立  辰

张立辰:1939年生江苏沛县人。1960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5年毕业后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年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花鸟画室主任,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顾问;全国政协委员。擅大写意花鸟画,长于指画,偶作山水。

张立辰作品

作品有指画《奇香不老》、《芭蕉竹鸡》等;《粒粒芳甜》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雪蕉》获1980年北京优秀美术作品甲级奖;《绿葡萄》于日本举办的水墨画展中获优秀奖;《霜》获北京国际水墨画展优秀作品奖。先后在长沙、北京、哈尔滨、天津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先后访问巴基斯坦并举办展览和讲学、赴伊拉克参加巴格达国际造型艺术节、赴日本东洋美术学校讲学。出版有《张立辰画集》。发表《中国画的笔墨结构》等文。

张立辰作品

张立辰不仅善于用笔,善于用墨,更善于用水。他有坚实的书法功底,以笔线为造型的基础,在笔墨的点擦皴染之间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想象力,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这说明张立辰并不为传统笔墨的陈规所束缚,敢于创新,在有法与无法之间寻找有个性的表现方法。他的画以写为主,兼用水的冲刷,造成特殊的墨色、水色的效果。

张立辰作品

读张立辰的画,感到他近取潘天寿,远及明清古人,但不步前人后路,有自己的章法,作品中既有理性思虑的严谨,又有激情张扬的活力,画面不拘形似,在写意中又不失形的表现,具有艺术感染力。

作品欣赏

潘  晓  云

潘晓云,1958年出生于湖北荆州,198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专业研究生班,导师卢坤峰先生;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导师张立辰先生、姜宝林先生、邱振中先生。现任北京人文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美术研究院中国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中国画高研班花鸟画专业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大学生艺术节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湖北省画院特聘画家、北京朝阳画院画家。

潘晓云与导师张立辰

作品入选中国首届写意画展、中国花鸟画学术邀请展、全球华人精英艺术家作品展、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京奥运精神·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上海世博会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美国林肯中心绘画作品展、日本东京都艺术节优秀作品展等国内外大型学术展览。不少作品已经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文化部、民革中央、亚足联、全国妇联,联合国总部、美国花旗银行、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中国台湾省政府、澳大利亚BHP集团、德国政府机构收藏。

潘晓云作品《封花》

潘晓云先生的花鸟画作继承中国传统南北花鸟绘画的特点,在绘画题材、图式、色彩及其绘画情趣表达上又做了诸多的实验性创作,突破了传统花鸟在题材上的限制,在图式、色彩上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使画面的意趣呈现上更趋于当代性,展现了时代繁盛昌盛、昂扬向上的风尚。

潘晓云作品

赏读潘晓云的花鸟画作品,不仅可以感受到传统水墨的无穷魅力,又能深刻体会到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同时执著创新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当站在潘晓云的花鸟画作品前时,一股淡淡的人文气息沁入心田,这种空灵之感,源自画家洞察人生之后的返璞归真,以及对待生活的乐观、洒脱、质朴、平和。他的作品源于生活而多有宁静野逸之态,清绝妙造,自得天趣。其虚和飘逸之情,诚可与山水画中的“可游、可居”媲美,给人以拂拭心灵的感悟。

潘晓云作品《一枝红艳露凝香》

潘晓云注重师法自然,能把在笔墨间流露的人文情怀融入到大自然的微妙流转之中,随物宛转,与心徘徊,通过其笔下的鸟语花香,描绘出浓郁的自然风情,营造精神栖息的港湾。画家潘晓云在他的花鸟画中,倾注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继往开来追求,他的创作是真情流露和对生活的讴歌与礼赞。真情融入,赋予作品以生命,才能与时代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品欣赏

雷  甲  寿

雷甲寿,1955年出生,青年时期进入董寿平先生画室学习,九十年代末入北京画院深造,学习期间并得到诸多名家面授指点。先后毕业于山西大学、中央美院、北京画院硕士研究生班。师承董寿平、王明明、石齐、张立辰、邱振中等诸多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北京石齐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省文史馆馆员,中美协国展评委,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专家艺委会委员,教育学院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清华美院、北京人文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张立辰紫苑书院教学导师团成员。山西临汾政府为其建有雷甲寿美术馆。

山西省临汾市斥资八千万为雷甲寿修建美术馆

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齐白石艺术馆、张大千艺术馆、八大山人艺术馆、扬州八怪艺术馆等机构以及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西欧六国等国家收藏。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收藏》《今日中华》等杂志报刊。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雷甲寿》《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雷甲寿作品精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年鉴》《国画名家经典·雷甲寿》《雷甲寿画集》《中国美术家·雷甲寿》《中国艺术大家》《全国著名画家学术邀请展·雷甲寿印象》《雷甲寿·润》;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发行《中国美术家·雷甲寿》;河北教育出版社发行《写意精神·雷甲寿》《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市场潜力的画家·雷甲寿》等。

雷甲寿作品《何物不是花朵》

雷甲寿的绘画敢于用色,特别讲气势,重境界,求变化。虽逸笔草草但形体结实色彩微妙,淡墨简笔却浑厚沉着。他吸取中国画笔墨传统的营养,上至徐渭、八大、石涛笔意,下到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的艺术养分,用水墨的叠加、推陈、转换、组构,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中充斥着的万丈激情;他以农人的口吻、农人的视角、农人的情绪描绘在民间释放力量的野稻谷红高粱,从而营造出一种俗而有趣,雅而近人的艺术境界;他融入西洋画的色彩元素,画面斑斓,以色寄情,使色彩与笔墨相映生辉,和谐统一,在黑色和彩色的调配中各尽其妙。

雷甲寿作品

观赏雷甲寿先生的野稻谷与红高粱没有花的芬芳、没有树的挺拔,甚至没有令人讨喜的美好形象,但并不能掩盖其内在的顽强与倔强。笔墨挥洒之处,野稻谷与红高粱的体态夸张、造型生动、以拙见真。画中多用原色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浓烈而不失沉稳,豁达而不显草率。虽色墨并用,然色墨各行其道,墨为主体,色以缀饰,互不抢夺,相得益彰。

雷甲寿作品

雷甲寿的作品无论笔墨和意境都带有一种文人化的气韵,植以传统笔墨翻出新意,尤其是在意境上具有一种内敛和乡土化的探求。避开前人已成定式的路子,在传统程式和生活感受之间寻找融合方式,走在千军万马的航道上,摆脱“千人一面”的雷同,自成面貌,脱颖而出,雷甲寿赋予了笔墨不同以往的时代色彩和现代精神。

作品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