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斥资一千亿造汽车,为什么不用这些钱造芯片?

每日答疑又来了,这篇小文我来回答知乎网友的提问:为什么小米的一千亿不用来研发手机做芯片,而是用来造汽车?
这位朋友可能忘了,小米很早就在考虑做自己的芯片,并且真的在2017年搞出一颗澎湃S1。
再往前看,2013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上,雷军还曾发表了一番豪言壮语:“三五年之内一定会有一家新的芯片公司是按沙子价卖芯片,而且取得巨大的成功。”
很显然,雷总没能完成惊世预言。豪言中的造芯公司并未出现,手机芯片与“沙子价”也相距甚远。
更可惜的是,虽然小米2017年发布了澎湃S1,但后续芯片遥遥无期。反而是华为麒麟历经数年更迭、愈战愈勇,到麒麟9000这一代,已有足够实力与高通骁龙顶级芯片比肩。
可以说,通过澎湃S1,小米尝试了造芯,也认清了实力未到、梦想仍远的现实。
然而强如华为麒麟芯片,崛起之路也并非一路坦途。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麒麟花费数年之久完成了高度进化,却被丑国一招釜底抽薪断了供!最后华为不得不断臂求生,将荣耀独立出去,盼其继承家业。
可见造芯不但难度极高,耗资惊人,而且风险之大,实力强大的公司也难堪其重。别问一千亿人民币能不能做出“民族骄傲芯”,就算将为芯片投入的资金再翻几倍,也可能是杯水车薪。
没错。手机芯片可不像造车,研发是长期的,回报是佛系的,很难一蹴而就。给小米一千亿做芯片,很可能持续数年打磨,却鲜有回响;而换成体系成熟的造车,回报率就要高得多。这事儿无论是让小米干,还是手握重金的其他商厂来抉择,造车都比造芯更划算,也更稳妥。那么,为什么不趁对手还未扎堆,赶紧下场造车呢?
再说一条——商人的本质就是逐利。即使小米有肩负社会责任的大公司义务,也会在投资时趋利避害,做足商业考量。像某些网友怒斥的“不造芯片,就会被强敌扼住咽喉,小米属于缴械投降”,属实过分上纲。我们没道理奢求小米不求回报的造芯,就像我们不能强制富豪捐出全部家产扶贫一样,道德绑架是极端主义者的撒泼。
而且,小米也并未放弃芯片,今年的澎湃C1还是蛮让人振奋的。与S1不同的是,雷军对C1只是轻描淡写——“澎湃C1只是一款小芯片”。
术业有专攻,小米做不成的,自有另一家公司能做成。如果这家公司恰好是中国的企业,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好事。
换个角度看,造车也可以造福社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为什么非要指定小米去造芯片呢?
我是笔点酷玩,如果你也对数码、家居、手机、电脑、智能等产品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一起聊数码谈科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