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81~

​八一:

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 ,干姜一两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我们从这个方剂的搭配来看,在古时候,张仲景就知道了新陈代谢,茯苓在利出旧水的时候,这些旧水就是寒湿之邪,这些寒湿之邪在干姜和附子温阳的作用下,从小便利掉,当寒湿之邪也就是旧水利掉以后,又用人参来补元气,补新水,这些新水还得要脾土来制,当人参和茯苓配伍的时候,就可以益气健脾胃,当然甘草除和中缓急解毒之外,他的味是甜的,甜入脾,所以,甘草也有健脾胃的作用,这样脾土就可以把新水固住。

附子、炙甘草、干姜这三味药,是四逆汤,四逆汤加茯苓、人参就是“茯苓四逆汤”,什么时候用到茯苓四逆汤?发汗或汗下,有使其阴虚者,有使其阳虚者,有使其阴阳两虚者。

阴虚者可任其自复,阳虚者用“干姜附子汤”,阴阳两虚者,用人参四逆汤。

发汗以后,表阳很足,而里面津液不足的时候,就要慢慢等他恢复,伤寒家开的是阳药,很少用补阴的药,如果阴虚阳足的,就是肠胃功能很好,就慢慢等它恢复就好了。如果是阳虚了,用干姜附子汤。如果是阴阳两虚,人参四逆汤。

发汗了以后,手脚冰冷脉微弱的,就用四逆汤,如果病人有烦躁的现象,为什么会烦躁?就是水气往上冲了,人身体虚了,虚热在上面,上焦太热了,津液没有了,下焦的水往上冒,身体又不受,所以就用人参四逆汤加茯苓,把水往下消导,小便排掉就可以了。

经方中用药常常补泻兼施,例如金匮肾气丸也是如此;所以,张仲景在用四逆汤救逆的时候,病人只要阳在,就不会有事,阳足代表身体肠胃功能还好。吃一吃就补回来了,阳虚了就很危险,阳不足就代表脏腑的吸收功能不行了,这时候就要用药去控制他,阴阳两虚的时候,也需要用,阴阳两虚开四逆汤加人参,也是壮里阳的药,阴的部份用人参去补。

茯苓四逆汤在临床上上对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之证的患者效果也不错。慢性心力衰竭这是西医的病名,其实可以归属于中医的“怔忡”、“心悸”、“胸痹”、“水肿”的范畴,慢性心力衰竭其实就是心阳虚衰,心阳虚衰我们就用四逆汤来提升阳气,当然,如果病人真是有心衰,单用四逆汤是可以把心阳振奋起来,但是还需要加上真武汤,真武汤我们后面会讲,它主要就是补肾利水,降低心脏的负荷,所以,这两个汤加在一起用对心衰的病人,效果确实不错。

如果心衰的病人还兼有其他的症状,那就还要做一下加减,例如兼有胸闷疼,可以加瓜蒌薤白半夏汤,这个瓜蒌薤白半夏汤主要是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中医的方剂就是这样来的。关于瓜蒌薤白半夏汤是《金匮要略》里的方剂。

如果兼有心悸,可加桂枝甘草汤;如果还有气滞血瘀,例如像胸闷,胃脘胀,可以加丹参饮;如果兼有气阴两虚的,可加生脉饮或者是百合地黄汤;如果还兼有咳嗽,吐白痰,咽部不舒服,可加小青龙汤;如果兼有失眠,惊悸,加桂枝龙骨牡蛎汤。

这个茯苓四逆汤用的是生附子,为什么要用生附子而不用炮附子,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生附子有走里的作用,而炮附子更多的是具有走表的作用。因为四逆汤是要恢复脾肾功能,主要就是用它走里的功能,所以,茯苓四逆汤就用生附子。而桂枝加附子汤,主要就是振奋表阳,所以,在桂桂枝加附子汤中用的就是炮附子。

最后,我们来看看茯苓四逆汤方剂:茯苓六两,人参一两,生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这是伤寒论原方,现代用量,换成比例的话,把两去掉就可以了,简单记忆法:生附一枚两半姜,二甘六茯一参尝。用五碗水煮成三碗水,温服一碗。方歌: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八二:

伤寒论第70条辨: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解释: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可给予调胃承气汤治疗。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汗发太多后,身体虚掉了,这恶寒是表的恶寒,人身体虚掉了就有怕冷的现象,这种人用温药,桂枝加附子都可以。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了以后,如果不恶寒,很热,这是实证。所以,如果发了汗以后,身体怕冷,代表是虚证。发了汗以后,寒还在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寒没有发透,一种是人虚掉了,人虚掉时看得出来的,人会没有力气讲话,就不可以再发汗,还有一种是身体素壮的人,发了汗以后津液没了,但热不寒的,这就进入了阳明证,阳明证是看不到寒证的,阳明证的时候,看到病人两眼很亮,因为阳气很旺,这就是实证。“实”,就是东西堵到,因为桂枝汤发汗了以后,胃的津液没了,堵在胃里面,所以当和胃气,这时候用调胃承气汤。

发汗以后,病人有恶寒怕冷,这是病人有里虚,结合起来主是虚寒的症状,这就要用芍药附子甘草汤来温之。如果没有恶寒怕冷,反而还热,这是表示有实,应当调和胃气,这就是调胃承气汤证,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中医的慨念:只要是但热不寒,那就是阳明证。所谓的阳明证,阳明无寒证,全部都是热证。不管是白虎汤也好还是承气汤证也好,统统都是热证。

但热不恶寒者,产热机能亢进也。见烦渴者,为“白虎汤证”;见腹满者,为“小承气汤证”,见腹满而谵语者,为“大承气汤”;只见热而不烦,那就是“调胃承气汤证”。

以病虽在阳明、尚不为重,故不曰下而曰和。阳明指肠胃:仲师言胃,肠亦包括在内。人的胃,平常都有囤积食物在里面,在胃和十二指肠这一段,在下脘穴与建里穴有压痛,这就是所谓的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是承气汤里面最轻的一种,如果食物堵在小肠里面的时候,会少腹满。压压小肠募穴关元穴,会感到很痛。平常大便很少,屁放得很多,就是堵在小肠里面,这就是小承气汤证,小肠是经九转后出来,大肠很宽的,从升结肠到横结肠到降结肠到直肠。

如果堵在大肠,就不会放屁了,天枢穴会有压痛。这时候就用大承气汤。 临床上看到所谓的艾滋病,在西药治疗之前,都是阳明证,阳明无死证,是很好治疗的。西药治疗了之后,就会出现厥阴证,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病人是死在西药的副作用上,,不是死在 HIV 病毒上。

八三:

我们辩证虚实,阳虚的人,汗后亡阳,阴虚的人,汗后亡阴,发汗以后,恶寒怕冷为虚,恶热怕燥为实。虚寒当温,实热当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基本概念了以后,就知道该如何来调理了,是用附子来温阳还是用大黄来泻热,这样心中就有数了。

调胃承气汤证是有东西堵在了胃的下方,不会有胀满的现象。调胃承气汤很好辩证,就是在建里和下脘这个地方有压痛。我们知道,承气汤有三个,我们前面提到过,除了调胃承气汤,还有两个,一个是小承气,一个是大承气,这两个大小承气汤辩证当然也不一样。

所谓承气,就是承顺胃肠六腑这气机,胃肠六腑气机不顺,一定是内有邪气凝滞,三承气汤都能攻胃肠六腑凝滞之邪,所以,都能承顺气机下行。不但能治大便硬结,又能治疗大便下利,但是三承气汤用药不同,剂量不同,煎服方法也各有特点。

如果下利后重,腹胀疼痛厉害,急迫较重,用大承气汤。下利后重,以腹胀为主,用小承气汤。下利后重,虽有腹胀,但是很轻,基本上感觉不到,用调胃承气汤。

我们前面讲过,最简单的讲就是,调胃承气汤堵在了胃的下口,十二指肠这一段,小承气汤堵在了小肠这一段,大承气汤堵在了大肠这一段,(见下图)。由此可见承气汤的主要作用就是祛邪通腑。

我们在伤寒论第29条辨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讲了调胃承气汤,是讲病人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自汗出,而误用了桂枝汤去解表,造成了胃里的津液大量丢失,从而胃里的食物堵在了胃的下方,十二指汤。

现在第70条辨讲的调胃承气汤是发汗以后,但热不寒。我们一开始就讲了,但热不寒都是阳明证,里实,也就是说病人喝了桂枝汤以,发汗以后,由于津液耗伤,胃中干燥,虽然表已经解了,邪热却转入阳明胃腑,化热化燥,却造成了里不和,所以,就用调胃承气汤来调和胃气。

我们现在知道了,发汗,既可伤阳,也可伤津,伤了阳,阳虚则寒,伤了津,津枯则燥。根据这些原因,人生病就会有寒热之分,有阴阳之别。所以说中医治病是因人而异,辩证施治,只要辩证对了,方药下去,除非你的剂量开得太轻,效果不明显,一般来说都能有较好的疗效。当然如果能很清楚的辩证到哪条经络,先在这条经络上去做针灸,进行补泻,再用对证的中药,针灸把经络疏通,中药的药性顺着经络直达病灶,那效果不用说,你也知道。

调胃承气汤主要是针对阳明病,胃家燥热,有发热汗出,心烦,谵语,胃中烦热,建里到下脘这过地方有痛拒按,大便干燥,脉沉有力。

调胃承气汤一共只有三味药,一个是大黄,一个是芒硝,一个是炙甘草,大黄是泻下攻大便的,大黄是苦寒的药,也有清热泻火,解毒消痈,利湿退黄。所以,大黄在主调胃承气汤里是君药,芒硝是咸的,咸能软坚,所以,芒硝是软坚润燥的。在调胃承气汤里就是把硬的大便软化掉,帮助大黄泻热通便,所以为臣药,甘草我们讲得太多了,就是和中的,缓和中气养胃,其实就是怕芒硝和大黄太峻烈了,所以用甘草来缓和一下,使药力缓慢下行,为佐药。

综上所述,调胃承气汤就是软坚通便,泻热和胃。燥热得解,胃气自和。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道血液循环,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调胃承气汤对有表证的,脘腹喜温喜按,脉象虚弱的病人忌用,至于为什么?我们前面讲过,有表证的应该先解表再攻里。调胃承气汤本身就是攻里实的,虚证的当然就不能使用了。对大便不通兼有腹胀的症状不适合使用,因为有腹胀的,那应该是另外两个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在临床上治疗实而不满,腹中转矢气,什么是矢气?其实就是喜欢放屁,这个矢气是在胃的下口,也就是建里和下脘这一段,这个矢气很容易上充到头,有燥屎,不大便而引起谵语,所以,对燥、实、坚三证同见的可以用。

调胃承气汤的用量我们前面讲过,这里就不重述,但是对它的煮法和用法再说一下,先煮大黄和甘草,煮好以后把滓去掉,再放入芒硝,稍微的加火,只要水一开马上关火,如果还有余热,不用加火都可以,温服。方歌:调胃承气用甘草,安中缓急调胃好,芒硝软坚大黄下,阳明里实无晚早。

八四:

伤寒论第71条辨: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到损伤,致胃中津液不足,出现烦躁不安、不能安静睡眠,口干想要喝水的,可以给予少量的水,使胃津恢复,胃气调和,就可痊愈。若出现脉象浮、轻微发热、怕冷、小便不通畅、口干饮水而不止,是太阳蓄水症,用五苓散主治。

张仲景在讲胃的时候就是指的肠,汗的来源就是肠胃的津液,为什么烦躁不得眠?因为胃中干只是胃里面比较干燥而已,并没有大便结实到,喝一点点水就好了。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如果过大量灌水下去,就成水饮了,因为了发汗,肠胃的力量没有那么大了。如果只喝一点点水刚好蒸发掉,这样胃气就会慢慢恢复。如果大量的水下去,在肠胃的功能很衰弱的时候,热力不够把水气化掉,会梗在中间就变成水饮。变成了水饮就会出现头晕眩,就变成“苓桂朮甘汤证”了。

平常针灸在治疗便秘的时候,下支沟和照海。支沟、照海是通便的,奇穴用肠关,肠关,不管是大便不通或下利,都可以用。如果病人没有下利,用葛根汤就可以去掉了。如果有下利就用葛芩连汤,葛根汤证没有治好,化热转到里面去就变成葛芩连汤证。

下利的时候,肚脐上灸一灸也可以。如果是寒实,肠胃功能没有蠕动,如果舌头里面津液很多,舌苔白白的,这时候可以灸天枢,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如果舌头干燥,舌苔黄黄的,就是热实,这时候就不能灸,用下针的。一般来说大约下针后,三到四个小时,大便就出来了。

当病人吃下发汗剂,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发汗的时候,汗一发到表面,就是我们的白血球、免疫系统把病毒排到表面,这废水在中医来讲是“病邪”邪已经出表了,邪出表后,好的津液自然会顺着三焦油网回到身体里面来,这是正常的。

如果病人的身体不是很好,结果药一下去以后,水跑掉了,而感冒也去掉了。结果病人产生了一种现象,脉浮,小便不利。照理说,痲黄汤吃下去,有的发汗,有的小便会比较多。都是一种排解的功能。

浮脉并不是真正有表邪,而是这水到表面以后,没有力量回来了。会遇到这种情形就是这是本来体虚之人,这身体就是讲肠胃,消化系统比较虚弱的人,就会有这种现象。水停在皮肤表面以后,病人感觉肠胃的元气还是没有恢复,病人自然口渴。

所谓消渴,就是喝水喝很多,还是不能止渴。脾胃功能差, 胃里面化水的力量不够,喝再多的水,还是口渴。喝下去的只是水,并没有经过脾胃的经脉,水经过经脉会从舌的下方慢慢生出津液。

所以水喝下去并没有变成津液,因此,水喝下去消渴不能止渴。实际上是肠胃的津液没有回头。没有回头的时候,水就停在皮肤表面上,其它的水停在中焦,如果喝得太多,会从大肠排掉,并没有完全吸收,所以小便量自然减少了。

这个条辨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用汗剂发完汗以后,胃里很干燥,出现了口渴,这个时候喝水不能喝得太快,慢慢地少少地喝,使胃气和,病就会慢慢的好,但是,有的人口渴,巴不得一瓶水直接倒进去,由于喝水喝得太快,我们胃里的热度有一定的量,当你喝水太快,胃不能马上适应,所以,张仲景在这个条辨中特别提出了,太阳病,发汗以后,口渴,要慢慢地,少少的喝水,胃气和病则愈。

如果太阳病,发汗以后,出现了脉浮,小便不利,还有一点微热,还有消渴的症状,这里的“消渴”并不是指的西医的糖尿病,只是说太阳病,发汗太过,,阴液亏损,还有一点烦热,一直喝水,喝了半天还不能止渴,脉浮,这表示表证还未解尽,病邪还没有完全祛除,这个时候,用五苓散这个方剂就可以。

为什么病人会有微热的感觉?因为全身上下肠胃的地方是最热的,跟炭炉一样,所以水喝下去,马上就气化掉了,当胃热不够的时候,这热跑到哪去了?前面发汗的药把它都带到皮肤表面上去了, 胃的热跑到皮肤表面上去了以后,所以病人感觉到微热,所以开了发汗药后,病人发汗发到表后,水回头的力量没有了,这现象就是「五苓散」证。散就是用粉剂。如果用汤剂,速度太快了,皮肤的水会来不及被带走。

八五:

小便不利,张仲景是想把皮肤表面的水拉回来,让它从小便排掉。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皮肤水肿,上半身水肿的时候,有些妈妈们早上起来手脚都肿,这就是五苓散证。如果摸他的脉很虚弱,五苓散吃下去,让表面的水从小便排掉。五苓散证就退了。

还有一种是很扎实的,脉很强很足的,把水肿去掉的是用汗法。肚脐以上的用发汗;如果身体虚得津液不够的,就不可以用发汗。这时候就要把津液带回到胃里面,然后气化出来,由小便出来,所以五苓散也是利尿剂。

五苓散在经方里面广泛的应用,这个方剂里没有甘草,以桂枝为主,三个利小便的泽泻、猪苓、茯苓,还有白术和桂枝。这个方剂治疗瘟疫的效果不错,它能把皮肤表面的病毒导引到小便里面,从小便排掉,中医的三法:汗法、下法和吐法。五苓散与汗法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当病人需要利小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五苓散

泽泻本身是很苦寒的药,最主要的功能是利尿利水。全身上下的水都可以用泽泻去利,泽泻本身入肝经,所以它通利的力量很强。临床上有病人光吃一味药泽泻,西医叫脂肪肝,就好了。都清利出来了。

所以在处理肝病的时候,像肝积水,用泽泻把小便利出来,全身上、中、下、表面都可以用泽泻来利。所有苦寒的药,就是消炎的药。所以,肝炎可以用泽泻,小便黄黄的,很粘稠的,都可以用泽泻。泽泻不但可以清汗,除了把肝里面的病毒清出来以外,同时把脏的排掉,把新的留在里面。

茯苓利中焦,猪苓利下焦,猪苓专门利下焦的水,中药一般的利尿剂有五苓散和猪苓汤。下焦的用猪苓汤,会用到猪苓汤的,大多是膀胱结石、肾结石。

茯苓利中焦的水,茯苓和白朮并用的时候,可以健脾整肠。让肠胃的功能马上恢复,最后加桂枝,桂枝不要加太多,因为不是用来发表,因为这几味药做成散剂,吃到肚子的时候,靠桂枝的力量把泽泻带到皮肤表面上去。泽泻和麻黄刚好相反,麻黄往外走,泽泻是往里带,把所有的表水都带回来。带回到中焦以后,再带回到肠胃,回到肠胃后,靠茯苓把它利到下焦,再靠猪苓把它从小便排出去。

五苓散用剂量的时候,猪苓三钱,泽泻六钱,茯苓三钱,桂枝二钱,白朮三钱。所以猪苓、茯苓、白朮的剂量是一样的。为什么重用泽泻?因为其它的药,都没有办法把皮肤表面最高的水清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病人素体虚,最重要的是他的脾脏是虚的。且湿也很重,如果病人是桂枝汤证,在开发表药的时候,要再看舌苔,如果是白白厚厚的,湿的,就知道脾脏是素湿的。这时候如果桂枝汤下去没有加茯苓白朮的话,一发就会变成五苓散证。

一般来说白朮是等量的,所以糖尿病、虚眫、有水肿现象的病人。五苓散就可以解决掉;泽泻苦寒能生津止渴利小便,猪苓可以利下焦的水,茯苓可以除烦利中焦的水,桂枝能把泽泻带到表面上。所以五苓散如果没有桂枝,利尿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小便可以解,但是皮肤水肿还是会在里面;所以如果年纪大的人,早上起来,脸手都肿,问他有没有口渴?他说有,不能止渴,就是五苓散证。

肚脐以上有水肿的时候,上半身有水肿,一般用汗法,以汗解,下半身有积水,一般采用利尿的方法,不同地方的水,我们用不同的处方。五苓散,差不多就是一个利尿的方剂。

当病人得了太阳病,用汗法,病毒没有办法不能完全从皮肤表面排掉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想到五苓散,表证没有解就不要用了汗法,因为已经用了汗法,津液已经亏掉了。脉又浮,小便不利,口渴,喝水又不止渴,这就是太阳蓄水证,所以,就要用五苓散来利水,把病毒邪气从小便利掉。

八六: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胃气润则愈。若脉浮者, 表未解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热甚实也,微热成实,上焦燥也,与五苓散生津液,和表里。

五苓散证的消渴还算不严重,如果口很渴,并没有小便不利,皮肤上并没有肿,五苓散就去不掉了,大部份是白虎汤或承气汤。五苓散没那么强。 五苓散在过去是出门在外随身携带的药,用来预防疫病,也就是瘟疫;如果遇到病人有表证,但是又不能用发汗来解的时候,病人已经胃中干、烦躁不得眠了,这种不能发汗的情况,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从小便排出。五苓散的主证是小便不利而且口渴。

五苓散中的猪苓,茯苓,泽泻这三味药主要就是利水的,用量:猪苓三,茯苓三,泽泻六,白术三,桂枝二,泽泻的功能利全身的水,不管水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泽泻,泽泻本身是很苦寒的药,所有苦寒的药都有消炎的作用,泽泻它还入肝经,所以,有肝炎的病人可以用泽泻。泽泻通利的力量很强,有的人得了脂肪肝,就坚持吃一味泽泻,就把脂肪肝吃好了,所以,在处理肝病的时候,像肝积水,用泽泻把水从小便利出来,泽泻不但可以清肝,把肝里的病毒清出来,还可以把脏的东西排掉,把新的东西留下。

茯苓专门是利中焦的水,也就是鸠尾至肚脐这个地方,猪苓是利下焦的水,也就是肚脐以下有积水,我们都会开猪苓,后面,我们会讲到猪苓汤,有好多的处方也会开到猪苓,什么时候用猪苓,我们知道猪苓是利下焦的水,例如,有的病人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肾脏有问题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膀胱结石或者是肾结石堵到了,这种情况,我们都应该想到会用猪苓。

那么,当猪苓,茯苓,泽泻这三味药加在一起,就可以利全身的表水,我们怎么知道是排表水,我们看这个五苓散的搭配,桂枝的量是最少的,不用太多,如果桂枝用得多,那就是发表了,所以,用少量的桂枝,把泽泻推到皮肤表面,就相当于桂枝是马,泽泻骑在桂枝上,所以,桂枝就能把泽泻带到皮肤表面,把皮肤表面的水利掉。中焦有湿,那么白术就是专门去湿的,茯苓再把水导到下焦,到了下焦以后,这个时候猪苓就把下焦的水从小便利掉。所以,五苓散这五味药就可以把皮肤表面的水从小便利掉。

打个比方,有一个人吃了麻黄汤或者是桂枝汤,没有得汗,没有流汗,由于汗没有透发,皮肤身上会发痒,这种情况就可以用五苓散把皮肤表面的水利掉,把水利掉,皮肤就不会痒了。

关于这个五苓散,为什么是五苓,这个李阳波老师解释得很清楚,他说五苓散通四时之气,所谓“苓”就是“令”也,白术性温,行东方春令之气,桂枝性热,行南方夏令之气,茯苓性平,淡渗利湿,湿属于中央土,因此行长夏之气,兑为泽,兑位在西方,所以,泽泻行秋令之气,北方坎水,其畜,猪为水畜,因此猪苓行北方冬令之气,五味药行东南西北中五令之气,“令”命令,发号司令的意思,这五味药都草本植物,于是在“令”字头上加草头就是苓,所以叫五苓。大家对此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刘力红老师,也就是李阳波老师的弟子,整理的《李阳波五运六气讲记》和《李阳波伤寒论坛讲记》,这两本书值得一读。

五苓散,为什么要用散而不是汤?所谓散就是粉剂,粉剂的速度会慢一些,那么“汤”字加一个草头就是扫荡的“荡”,用汤剂的话速度会很快,皮肤表面的水会来不及被带走,就没有办法把表水从小便利掉。所以,要用散剂,慢慢吸收,把皮肤表水或者是病毒从小便利掉。

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这五味药做成粉剂,每次用白开水服一勺,这一勺原文是写“方寸匕”,也就是长宽高都是一寸的小匕。每天服三次,多喝热水,只要汗一出来,病就好了。

五苓散主要是利尿,临床上有好多皮肤病常会用到五苓散,还有在三因方卷六《料简诸疫证治》里,温疫用五苓散,原文是这样说的:“如己未年,京师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无他,湿疫也。”平常我们到外地去旅游,水土不服,适合带一点五苓散。还有像是晕车,晕车一般横膈膜有积水,苓桂术甘汤都好用,五苓散与苓桂术甘汤的差异就是苓桂术甘汤中多了一味甘草。

病人有口渴,脉浮数,都可以用五苓散,有的人早上起来,脸和手都肿,只要问他有没有口渴,他说有,而且喝水还不能止渴,这种就是五苓散证。如果口很渴,小便还正常,皮肤也没有肿,这种就不是五苓散证了,有可能是白虎汤证或者是承气汤证。如果病人有表证,但是又不能用发汗来解,病人胃中已经很干,烦躁,这种情况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从小便排掉。

五苓散方剂组成简单记忆法:猪苓茯苓白术三,泽泻用六桂二煎。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八七:

《内经》里面说:“胃者仓癝之官,五味出焉”,我们前面讲五行,酸味入肝经,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的入肺,咸味的入肾,这个是五味,例如我们喝茶的时候,放一点柠檬进去,这是天然的酸,所有天然的酸都是碱性的。

食物坏掉也是酸味,这种酸就是毒,吃进我们身体,我们身体是不受纳的,所以,坏掉的食物吃进去,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是拉肚子,我们人体就是这么智能,不好的,它就会想办法把它排掉。

青、赤、黄、白、黑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黄色对应脾胃,所以,胃,中医又把它叫做黄肠,白色对应的肺与大肠,我们前面讲的手阳明大肠经,大肠也叫白肠。甜味的东西都入脾胃,这里所指的甜味不包括人工糖。例如像甘蔗的甜味,麦芽糖,蜂蜜,这一类似的天然甜味,它就入脾胃。

我们吃东西,第一个就是进入胃。正常人的脉息是一息四至到五至,比如说,我们吸气,一吸胃就动两下,吐气,胃又动两下,这就是四至到五至的观念。

我们从五行知道,土克水,水为肾,当肾有问题的时候,水太大了,把土淹没了,这叫反侮。中医有句话叫:“胃为肾之关”,也就是说胃是肾的门,关门的地方。

肾脏病,如尿毒症,在还没有完全衰竭之前,病人除了严重的眩晕以外,就是恶心,不断的吐,那就是因为肾反侮到了胃。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说是胃病,胃本身没有问题,是肾脏功能出了问题。

胃的本身是黄土,所有的食物,吃进去以后,就像大地施了肥,吸收营养的东西,土地就很肥沃。所以,我们胃里有东西,才会有体力,没有东西就没有体力。所以,五脏六腑的气统统出自于胃。

足阳明胃经的五输穴:井→历兑,荥→内庭,俞→陷谷,经→冲阳,原→解溪,合→足三里。阳经多一个原穴,阴经也有原穴,只不过是用俞穴来代替。我们前面讲过,阴经原穴以俞代,阳经原穴在俞外。

足阳明胃经,是多血多气的经,辰时流注于胃,也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当班的时间,所以说,早上五点到七点是大肠经在管,这个时候应该起床上厕所,七点到九点就应该吃早餐了。

胃经的气脉是在右手的关部,右手的寸部是肺和大肠,关部就是脾和胃,尺部就是肾脏和子宫胞户。左手的寸部是心和小肠,关部是肝和胆,尺部是肾和膀胱。

胃脉实则实,所谓的实脉就是按得越重,脉弹得越强,这叫实脉。虚脉,摸上去很大,按下去就没有脉,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观念,参考一下就好。

八八:

伤寒论第74条辨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经过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发热、畏寒、头痛等表症,又有心烦、小便不利等症,若出现口渴想喝水,而喝水即呕吐,这就叫水逆,用五苓散主治。

伤寒论的第71、72、73条辨都讲到了五苓散,现在第74条辨又讲到了五苓散。连续几个条辨都是讲五苓散,看来这个五苓散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子。

这74条辨是指胃里面的水,发表发到表面以后,阳往上冲,阳被发到皮肤上去,阳就居上居外,下面的水就往上吸。下焦的水应该小便小掉的,结果虹吸原理被往回头走,这样就有间隙,有表里证,喝水就吐出来了。

下面的水往上走,胃又没有办法蒸发掉,喝进来的水,就不能受,所以用猪苓、茯苓、泽泻,把下焦的水利掉,又健脾整胃,恢复脾胃的功能,所以用五苓散。临床上常看到有些病人因为喝水喝得太多太快,结果水停在中膈,也变成五苓散证。

太阳中风的基本表现是恶寒或者恶风,发热,汗出。如果是单纯的太阳中风,只要治疗正确,一般在两三天之内就会好。如果是六七天都不好,这就很有可能是治疗不当,用了桂枝汤以后,身上不是微微的有一点汗,而是大汗淋漓,我们前面第七节桂枝加附子汤讲过与这个条辨有一点相同,我们来看看桂枝加附子汤的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在这里做一下区分,只要是太阳病,发汗以后,六七天不好,你用发汗的药,不管是桂枝,麻黄,葛根,病人得汗以后,病并没有去掉,身体还有不舒适的感觉,当病人给你陈述的时候,说他口很渴,很想喝水,但是一喝水下去就吐,这就是五苓散证,在临床上,常常病人会说,好奇怪,我喝水都会吐出来,病人只要说出这一条,我们心里就应该明白是五苓散证了。如果是大汗淋漓,恶风,小便难,四肢屈伸不利就用桂枝加附子汤。

五苓散证,不一定是中风,用了发表的药病没有除。其实,就是中膈被水堵到了,有的人口渴,喝水太快,造成了水隔在了中焦,当水隔在了中焦以后,所以,喝水下去就会吐,只要是喝水则吐,一样是五苓散证。五苓散证的特征就是发热,烦、渴,没有阳明里热炽盛的特征,造成这些的原因就是发汗过多,如果有小便不利,那就更加确定是五苓散证,没有小便不利,也不影响五苓散证的成立。

五苓散里面用了少量的桂枝,桂枝在五苓散中用得比较轻,用重了就发表了。少量的桂枝有温阳化水的功能,这种温化的功能是专门温胃的,如果说五苓散中没有桂枝,那这个方剂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八九:

伤寒论第75条辨: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伤寒论第64条辨:“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两条都有叉手自冒心,我们从64条辨得知,叉手自冒心,是因为发汗太多。

消化系统里,平常食物里面的水,被胃吸收了以后,进入脾脏,水一部份进入上焦,一部份进入肾脏的下焦黏膜,一部份进入脑,一部份再进入肺到全身四肢上去。

重发汗,医生发汗太过了,津液伤到了。到脑部去的津液就伤到了,结果脑没有收到营养,病人就耳聋了,耳聋是因为肾脏虚掉了。所以肾主脑,脑为髓海,所以重发汗。虚,故也。

津虚即阴虚,阴虚则为脑转耳鸣或耳聋矣。所以津液虚掉就是阴虚,阴虚就要把津液补足,所以,常常用人参、红枣、茯苓、炙甘草、生姜来把津液补回去,临床上作加减。

张仲景在补虚的时候,如果是轻补用生姜、炙甘草、大枣;中补用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重补时用人参、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如此而已,不会滥用厚腻滋阴的补药来补虚。

在《内经》里有这一句话:“精脱者耳聋”,这个“精”是“精血”的“精”,与“津液”的“津”不一样。但是当津液伤得太厉害以后,会造成成严重的阴虚,因为我们人体70%是水,水在我们身体里面也叫津液,所以,当津液伤得太厉害的时候,造成了严重的阴虚,也会出现耳聋。

总观此条,叉手自冒心。为阳虚水停心下作悸,,与64条同,可以桂枝甘草汤治之;耳聋无闻为重汗阴虚,宜附子汤或苓桂朮甘汤治之。加附子就能把肾阳壮起来,让肾的功能很快恢复,所以年纪大的人,耳背就是肾阳不足了,这就是附子证。

九零:

伤寒论第76条辨“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这大多是发汗发太过了,所以喝水少少与之就好了;喝太多了,胃没有办法把水消化掉:水会停在中焦,肺气就没有办法下降。正常的津液应该要自肺下到五脏六腑,但是中焦堵到了,水气下不去,就会喘,如果遇到这种情形用“五苓散”来解。

所以,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口渴,我们做为医生,一定要给病人讲,喝水不要渴得太快,慢慢的喝,一次喝一小口,少少的喝,也不要喝得太多,喝得太多了也不行,胃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把水消化掉,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五苓散证。

当病人因为发汗以后出现口渴,最好就是喝一点米汤或者煮一点很稀的稀饭吃,让胃气慢慢的恢复,这样津液就会慢慢的补回来。

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里说:未发汗因风寒而喘,是“麻黄证”。下后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仁证”。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证”,此汗后津液不足,饮水多而喘者,是“五苓散”。

我们心里有一个概念,当我们要用麻黄汤的时候,我们知道麻黄汤是把肺里的津液发散掉,那么我们就可以多吃一点杏仁,或者是豆腐,水梨之类的东西,把肺里的肺液补回去,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快。桂枝汤是把肠胃里的津液发散掉,所以,补肠胃的津液就吃一点不是很浓的稀粥。

平常感冒用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剂量开得很好的时候,也就是恰到好处,刚好把病毒完全从汗液里去掉,但是,又不会伤到津液,如果开的剂量不足,汗发得不透,当汗一发出去,病毒没有完全被汗液带走,还有一小部分的病毒会与津液回到胃中,进入到肠胃,结果引起下利,也就是是西医所说的肠胃炎,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去解利,葛根还可以补津液。

伤寒论第76条辨“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这个条辨说的是发汗太过以后,肠胃里的津液都被完全发散掉,整个肠胃都虚掉了,胃阳不足,胃的功能也虚弱到了极点,不管是喝药喝水或者是喝汤,这个胃都不能受纳,吃了以后就吐,如果是再用发汗,会吐得更严重,像这种情况,如果是身体素质从来就很好,那他可以自己恢复,如果是素体很差的人,我们可以用五苓散来调理。

这个条辨就是提醒我们,发汗的药不要开的太过,开得太过了,就会留下一点后遗症。

伤寒论这第75,76这两个条辨就是对发汗以后,出现一些问题,进行一个弥补,当然,在原条文中,没有说弥补的措施,只是对发汗以后,出现了一些症状进行了一个慨述,我们把弥补的措施加进去,以便于加深理解。

九一:

伤寒论第76条辨:“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原文解释:发汗过后,或者是用吐法,泻下以后,出现了虚烦不得眠,胸中烦热不舒服,有热郁在胸膈,气机受到了阻滞,用栀子豉汤来治就可以了。如果出现气短,就用栀子甘草豉汤。如果出现呕逆,就用栀子生姜豉汤。

其实,这76条辨就是说病人用了汗、吐、下三法以后,病已经全愈了,就是不好睡觉,所以,栀子豆豉汤就是去虚烦的时候用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很多的方剂都是在补救,就像这76条,我们在用经方治病的时候,病治好了,但是还留下了一些后遗症,那么这些后遗症该如何来收尾,因为病已经好了,所以张仲景在处理病好了以后所留下来的后遗症,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处方。

栀子,这药专门能去上焦的热,上焦就是讲肺、心。栀子去上焦的热和石膏不同,石膏去的是实热,栀子去的是虚热。实热和虚热病人都会感觉烦躁,但是虚热的人舌苔是淡黄,实热的舌苔黄而且干燥。

脉的力量如果是比较无力,重按就不见了,就是虚热。临床上看到病人有黄疸的时候,看到的是虚热,现代说的急性肝炎也可能用到栀子,豆豉这药本身也会发汗,但是没有桂枝和麻黄那么强,是介于补药和发表中间的药。

豆豉我们大家都知道,平常我们用餐的时候也拿来做下饭菜,目前市场最有名的就是老干妈了,说实在的,我吃了老干妈豆豉,也没觉得好到哪里,除了味精特重以外,就没有感觉有什么特色,我还喜欢自己做的豆豉,我们家叫做腊八豆豉,晒得黑黑的,干干的,放一点油渣,放一点辣椒,什么花椒粉,胡椒粉一样放一点,感觉那个味道比老干妈好吃得多。当然我们拿来做药的豆豉那是原汁原味的豆豉,没有经过二次加工的,就是把黄豆煮熟了以后进行发酵,发酵以后再晒干的那种。

发汗吐下,会给病人发汗,一定是有表证,汗、吐、下,就是水已经去掉了,水去掉的同时,病人身体是很虚弱的,因为津液伤到了,如果半夜津液慢慢回来,胃口开了,吃东西就好了,就不用管他了。

有的人没有办法恢复,就变成虚烦不得眠,如果严重的时候,就会反复颠倒,就是在床上睡不着,翻来覆去。心中很懊恼,就是心中很烦闷,胃里面怪怪的。所以,栀子豉汤,这个药是病后调理的药。

少气就是四肢没有力量,手脚的力量不够、加甘草进去。甘草能健脾胃,能解百毒,除去胃中坏死的食物。若呕者,加生姜,生姜本来就是除烦止呕的。为什么不加半夏?因为这剂药是调理的,半夏是治病的。不需要用半夏那么强的药,因为胃中没有停水,发汗、吐下后,津液才刚回来,还下是很足,用了半夏又会把津液去掉,所以只用生姜;金匮中治疗妊娠、呕吐不止的干姜人参半夏丸,孕妇吐水不止,就一定要用到生半夏。

临床上用这栀子豉汤一个礼拜,急性肝炎的指数就退掉了。还有更好的药在后面,这只是最初期的。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小便黄黄的、吃东西吃不下去、手脚没有力、恶心、想吐,都是肝炎的症状。所以一般身体虚的时候,一发表,发完后才会有这种现象。就用这方,所以这方是病后调理的汤剂。

九二:

豆豉的药性是苦,辛,凉的,归肺经和胃经,主要功效就是解表除烦,但是豆豉的解表比起桂枝要弱得多了,只是说它有发表这功效而已,还有宣发郁热,临床上常会用到外感表证,由于豆豉发汗解表的力量比较平稳,所以,不管是风寒或者风热表证都可以用。在临床上还会在一些热病,烦闷的病人身上也会用到豆豉,这个与它的药性有关,因为豆豉是辛散苦泄性凉,不但能够发散外邪,又能定散邪热,除烦,所以,经常与栀子同时配伍使用。

豆豉归胃经,所以,它还能生胃的津液,张仲景在所有讲到的心中或者是心下,大部分都是指胃的地方,当他讲到胃的时候,大部分都指的肠的地方。“心中懊恼”指的就是胃里怪怪的。

栀子是果,质比较轻,黄连,黄芩是根,质很重,质很重的药入里,栀子质比较轻,所以栀子这味药是去虚烦的药,去上焦的热,上焦就是心和肺,栀子去上焦的热和石膏不同,石膏是去实热,而栀子是去虚热,实热和虚热的病人都会感觉烦躁,但是,虚热的人舌苔是淡黄色的,实热的病人舌苔不但是黄的而且还很干燥,还有就是看脉的力量,如果是比较有力的那就是实热,无力的而且重按就摸不到脉了,这就是虚热。

因为血虚,常常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灸灸“三毛”,睡不着、虚烦的时候,魂在眼睛上面,“三毛”刚好在肝经脾经交会的地方,因为脾是生血的,肝是藏血的。灸它的时候,血马上就进入肝,魂就归肝,自然就睡了。 栀子豆豉两者皆属苦寒之品,苦可清心除烦,寒可消炎退热,而且“栀子”能降血压,使脑神经宁静。“豆豉”能生水液,以滋胃阴,两者合用,成为清心宁神之良方。虚烦不眠,大多起于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正气未复之时,“栀子豉汤”实有特效。

“栀子豉汤”为温病汗吐下后余热未尽之佳方。凡温病最容易耗散阴液。阴液既伤,虽经汗或吐或下后,病邪虽解,残余之热毒往往不净,成为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失眠、心烦等证;所以这个证是发汗吐下以后才会有的,没有发汗吐下的话,就看不到这个证。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服用发表药以后,如果吃肉类食物所产生的虚热,也会出现这种症状。

栀子豉汤的配方:栀子十四枚劈,香豉四合绵囊,这是古时候用的剂量,现在的剂量,我们一般栀子用15克,豆豉用15克,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有的用9克,有的用6克,我感觉这个剂量还是轻了一点,古时候用十四枚栀子,你现在就拿十四枚栀子来称也不只9克,而且古时候的栀子都纯天然的,那药性肯定比现在的要好得多,所以,我都用的是15克,有时候还会用到20克,根据情况而定。这两味药用四碗水先煮栀子,栀子一定要用刀劈开,差不多煮去了三分之一的水时候再把豆豉放进去,煮到差不多剩两碗水的时候就可以了,把滓去掉,每次温服一碗,两次服完。

栀子豉汤方原文

桅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绵裹。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于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原文

栀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

栀子用五钱,甘草二钱,豆豉也是五钱。 这汤剂是用在病人食物中毒,吃坏肚子了以后,造成的胃肠不适,造成吐,如果因为食物引起的问题,只有吐没有下利的时候,就用栀子甘草豉汤。如果有下利,这汤剂就没有效了,就应该用葛芩连汤。一般来说上吐下泻,一定是热证,也就发炎了。

【千金方】本方条曰:「栀子甘草豉汤方」,治食宿饭、陈羹、臭肉、宿菜而发者。

九三:

伤寒论第77条辨: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被攻了以后,感觉烦热,胸中窒者就是呼吸呼不过来,就是栀子豉汤。

病人如果有表证,不管他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或者是太阳温病,给他发汗以后,我们按照原则来做,都没有错,结果病人出现了烦热,胸中感到闭阻不通,有窒息的感觉,也就是说呼吸不过来,这个烦热和胸中感到闭阻不能有窒息的感觉,也是与前面讲的一样,病好了,虚热还在里面。一般来说,体质很好的人,特别是肠胃很好的人,他会自己恢复,所以,我们平常一定要把肠胃保护很好,一但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肠胃不好的人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所以,你看我们前面讲的桂枝汤,里面有生姜,红枣,炙甘草,这些都是健脾振胃的,如果有中湿的话,加一点白术,茯苓,都是健脾振胃的,张仲景一直都很注重肠胃。所以,我奉劝大家吃饭最好是在家里面自己做,不要到外面去吃,因为你不知道饭馆里是做的什么,加了什么,特别是那些调味品,什么色素防腐剂,你都不知道,特别是那些小饭店,为了节约成本,为了食物不腐坏,或者是已经腐坏的食物,他们都有办法把味道做得很好,让你根本就吃不出来是坏了的食物,你想想,这些东西长期这样去吃,你的肠胃能好吗?所以,如果公司有食堂最好是在公司食堂里吃。食堂的味道虽然不如饭馆里的味道好,但是,他养命,饭店里的味道好,他要命,你是要命还是养命,自己选择吧!

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的肠胃都不是很好,休息天在家里也懒得做饭,一个电话一去,外卖就送上门来了,多方便啊,现在的外卖比小饭店更糟糕,凡是肠胃不好的人,都喜欢在外面吃的人,凡是长时间在外面吃的人肠胃肯定不好,所以,现在好多老板企业家,应酬多,天天在酒店吃,所以,现在好多的老板患癌症的越来越多,痛风的,糖尿病的,中风至残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如果你的肠胃不好,得了太阳病,发汗或者是攻下,肠胃里的津液就没了,肠胃里没有了津液,津液在中医业讲就是阴,阴虚则生热,所以就出现了烦热,所以像这种就用栀子豆豉汤就好了。

伤寒论78条辨,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外感病经过五六日,用了大剂泻下药以后,身热未退,且感觉心胸部结塞而痛,这是病未解除,可用栀子豉汤主治。

这个条辨说就是麻黄汤证,五六天大下以后,身上的热还是不去,心中结痛,这里的心中指的是胃,我们前面讲过,张仲景不管是在伤寒还是金匮里面,说心中或者是心下,指的就是胃,他讲到胃,指的就是肠,所以,这里心中结痛是指的胃里还很难过,表示病还没有完全解除,所以,不管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发汗以后,病人病好了,但是还有一点后遗症,都是一样,用栀子豉汤来治就好了。

都是余热未去,攻下了以后造成的,心中结痛者,不是心脏痛,是胃里面难过,也就是胃痛,伤寒论里面讲心就是胃,讲胃就是肠。前面讲的汤剂都是病后调理用的,不是用来治病的。

九四:

只要出现了一个心烦,腹满,还有卧起不安,腹满的时候,有实证和虚证。如果是实证,就是我们前面学的承气汤证,前面讲得不够详细,后面进入阳明篇,就会详细介绍承气汤。虚证,那就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实证有厚朴,虚证也有厚朴,厚朴是专门对腹部胀满用的,不管是肝硬化腹水还是什么造成的腹胀满,都可以用厚朴,在经方里面,实证和虚证都有厚朴在里面。那中因为厚朴这味药很特殊,厚朴除了降气以外,最主要是能治湿,我们都知道白术是祛湿,厚朴是把脾脏的湿移到小肠,当我们有了这个观念以后,那我们就会用厚朴了。

中医的观念认为脾脏主少腹,脾喜燥恶湿,厚朴就是能够把脾脏里的湿移到小肠里面来,如果开承气汤,没有开厚朴,开了大黄,芒硝,虽然大便下了,但是,在大便的时候会感到肚子很痛。

我们会用厚朴和枳实,厚朴是治腹满,腹满有的是大便堵到了或者是气堵到了,都是得用厚朴,厚朴能够增润津液。枳实在经方里面,张仲景在用的时候,只要是胸满,胸痛,胸闷,张仲景一律不用白芍,把白芍去掉,一律用枳实。卧起不安,那就是心里不安,所以用枳实。

枳实与厚朴在承气汤里面,我们会合并在一起使用。如果加了大黄,就变成了小承气汤。这里没有大黄而是用了栀子,栀子是祛虚热。枳实能够宽肠。所谓宽肠,假如说大便粘到了大肠的肠壁上,大便很干燥,一个礼拜大便一次,干燥的大便粘得很紧,当我我们开大黄和芒硝下去,没有开枳实,大便也会下,大黄和芒硝硬把大便拉下来,肚子会绞痛,所以,我们会加枳实。

我们在治心脏病的时候,会用枳实,枳实能够治疗心烦。心与小肠互为表里,枳实可以帮助小肠和大肠,枳实可以宽肠的意思,就是枳实能让东西变大,比如说胆管堵到了,我们就可以用枳实把胆管撑开来,小肠也可以用枳实撑大,枳实也可以把大肠撑大,这就是枳实功能。

中医为什么能治疗胆结石?原因在哪里?如果是让西医做手术,把胆拿掉,会切三刀,总胆管不能切,因为总胆管与肝藏连在一起。(见图)总胆管一切掉的话会大出血。

中医对这一部分的生化过程是这样的,如果说每天只吃两餐,吃的东西比较少,比如说晚餐六点钟吃好,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早上又不吃早餐,到了中午才吃,十几个小时才吃第二餐,胆汁在里面没有作用,因为胃里没有东西,时间一长,慢慢的胆汁会越来越粘,还有就是吃的东西比较油腻,结果造成了胆结石。

胆汁因为心脏的作用,出来的时候喷射状的,心脏不断的搏动,心脏产生的热直接下移到小肠,心脏的搏动的力量会进入到胆的上方,使胆也跟着心脏的搏动而搏动,所以,胆汁出来的时候就会出现喷射状。

我们知道如何强心脏,要把心脏加强,重用炙甘草,心脏跳的力量会加强,疏肝胆加上柴胡,里面有湿热,加入黄芩,然后再加上枳实来宽胆,那么治疗胆结石的处方就这样出来了。在从本草里面取几味药,五倍子,海金沙,这两味药可以消除结石,这样,治疗胆结石的处方就开好了。

枳实功能很重要,可以把缩小的变大,所以,胆管,小肠,大肠。尤其是大肠有宿便堵到了以后,枳实一下去就可以撑开。枳实长的就象心脏,心脏不断的搏动,会造成大肠小肠的蠕动增加,中药是取它的药性。

当我们知道药性以后,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它,当我们读伤寒论或者金匮的时候,一看就知道这是四逆散,张仲景设计处方,就是这样来的。

当我们有腹满的时候,不管是实满还是虚满,都会加厚朴,卧起不安,我们会加枳实,心烦,加栀子,这样,病人就会很睡觉,这些都是事后的补救。

九五:

伤寒论第79条辨: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使用泻下药以后,有心烦不宁、腹部胀闷、坐卧不安症状出现的,是热郁胸膈、气滞于腹,用栀子厚朴汤主治。

这个条辨和66条辨: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作比较,厚朴可以宽肠,生姜、半夏、甘草、人参都能健脾整胃,吃了病人会一直放屁,这只是发汗了以后造成的腹脈胀证,只是胀满;通常大便堵到的时候有承气汤,虚满的时候有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这79条是伤寒攻下以后的心烦,腹满不一样,除了心烦,腹满,还有卧起不安,心中躁烦,就是上焦心肺的地方,用栀子来除烦,去虚烦产生的虚热。腹胀满的时候用厚朴,厚朴把脾脏的湿移到肠间,可以排气,把所有的肠气通通排出来。

枳实这药可以去结实,结实就是东西结成一块,实际上,枳实并不是把它打散,也不是把它排出来,因为肠子里面已经有干燥的大便,大便干了跟肠壁黏在一起了,遇到这种情形要靠枳实,枳实可以把肠子打开来,肠一宽起来,让肠壁的黏液增加,燥屎就会离开来。枳实的功能在这里。

所以,大小承气汤都有用到枳实,枳实除了可以把肠的结毒去掉以外,连胸腔的结毒也可以去,所以枳实不单单是打开肠壁,枳实这药一片一片的、一圈一圈的,切出来像肠壁一样,连血管、胆管也可以扩张起来,所以心脏病的时候,会用到枳实,枳实专门打开通道、去除“管子”里面的脏东西。

《本草》写枳实去结毒,结就是有东西:在胸闷、胸痛、胸满的时候,张仲景一律去白芍用枳实。枳实也长得像心脏,把心脏通到小肠的血管打开,如此大肠小肠的蠕动就会增加,所以承气汤会用到枳实。栀子厚朴枳实汤没有用到大黄。因为并不是大便结到,它只是一部份结到,小小的一点点结到,所以吃了这药也是从大便排出来,因为没有大黄,所以不会拉肚子,只是大便很好排而已。

栀子厚朴枳实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    厚朴四两炙  枳实四合。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枳实是四,厚朴是四,可以用等量的方式,栀子用五六钱,枳实用四钱,厚朴也用四钱。本方的主证是虚烦腹满。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和承气汤是表里,一个是虚满,一个是实满;这条还有卧起不安的现象,这是属于病后调理的药,会用到这药都是生完病或生的中间,因为肠胃的吸收力不是很强,造成有虚但是又看到部份的实的状况下用的汤剂。

九六:

伤寒论第80条辨: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豉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伤寒症,医生误用泻下丸药峻猛攻下,出现身热不退,轻度心烦不安,并见腹满痛便溏等中寒症的,用栀子干姜汤主治。

用到干姜,就代表里虚掉了,这个虚是寒的虚,在中焦和上焦出现寒的时候,也就是胃和肺出现寒的时候,我们会使用干姜,例如像干姜附子汤,干姜管中焦和上焦,不管下焦,下焦,炮附子在管,所以,干姜附子汤就是这样来的。

伤寒大下以后,攻下以后,攻下的药大部分都是寒凉的药,例如大黄,芒硝,这些都是寒凉的。用大下以后,身上的热还是不去,也就是表是热的,有一点微烦,其实里是寒的,所以,我们用干姜来温中,用栀子来除虚烦。

有的时候要用干姜,有的时候要用生姜,有恶心的时候加生姜,没有恶心,微烦的时候加干姜。

栀子干姜汤是治疗虚证,病后虚烦主要的处方。医生一定是看到病人有承气汤证,譬如午后潮热或大便不通的情形,才会用攻下的药;攻下了以后,把大便都清掉,病人的身热并没有完全去掉,反而造成微烦,代表里面虚掉了。

通大便的药都是寒凉的药,寒凉的药一下去,排东西以后,身热还没有去,代表里面寒很盛,本来就是寒,再用寒药下去,虚寒就更严重了。这寒一定在肠子里面,所以在病后要让他恢复加干姜就好了。

干姜这药完全是温中的,所谓的“中”就是肠胃消化系统,干姜的温就是让肠胃的热度恢复,所以肠胃的蠕动功能恢复就是靠干姜;生姜是散寒,把寒散掉,但是没有温的力量。

所以干姜的热力比生姜大很多,开这处方的时候,病人的舌苔一定是很薄白,脉一定是很微很弱的,平常摸脉不管是浮中沉,摸到跳一息四至的时候,代表是胃的脉,结果摸虽然是四至,脉形很细,很弱,弹起来没有力量,就知道胃寒很盛了。

这时候知道寒在胃上面,单纯是胃寒而己,所以加干姜在里面。当上焦与中焦有虚寒的时候,我们会用到干姜;如果是下焦虚寒。就会用到附子。

栀子干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干姜二两,香栀四合,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九七:

伤寒论第81条辨:凡用栀子豉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什么叫旧微溏?就是病人平素大便都有一点点溏薄的意思。

【原文解释】:凡是使用栀子豉汤,若平素病人大便稀溏的,应禁止使用。

这个病人本来常常下利,大便比较溏,也就是说,这个病人肠胃本来就虚寒,就不要给病人吃栀子豉汤。栀子和豆豉本来就偏寒凉,病人本来就是寒凉的体质,这个时候就不要给他吃这个栀子豉汤,吃下去的话,可能下利会更厉害。

遇到这种寒湿的病人,再开寒凉的药,寒湿会下陷下去,跑到更深的地方。病人就会越来越虚。大部份这种症状的时候,加点干姜进去,或加白朮去里湿,加茯苓让湿从小便排掉,加在栀子豆豉汤里面无所谓。

所以中医在看病的时候,是以寒热为主,后面还有一些情形很特殊,有的病人上焦很热,,摸脉又很细很沉,下面是冷的,小便是白的,处方的开法,如何让热药往下走,寒药往上走,这就是开处方的技巧。

伤寒论第90条辨: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向润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振振欲擗地:身体震颤,站立不稳,欲扑倒于地。

【原文解释】:太阳病,经用发汗,汗出而病未除,病人仍然发热,心慌,头晕目眩,全身肌肉跳动,身体震颤摇晃,站立不稳,像要跌倒,这是肾阳虚弱、水饮泛滥而致,用真武汤主治。

这条辨讲的是病人本身就是素虚,医生不知道,桂枝汤一下去,发了汗,病没有好,造成病人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润动。发汗的药吃到胃里面去的时候,所有发出来的力量,肠胃脏腑都会动,动的时候,肾脏和三焦的水全部往外走去发汗,这是很好正常人的体格。

但是如果病人素虚的,里面寒湿很盛的人,汗一发掉以后,病证没有解,成为寒湿兼有发热,这发热不是伤风感冒的热,是虚热。发汗就是刺激免疫系统让它发出来。所以,一发汗的时候,脏腑的能源通通跑到外面了,里面是空的。

但是,还有一部份的水在底下,没有完全发掉,这时候就会出现心下悸,水要往上走,就是寒在里面。发汗后胃阳功能没有了,水没有办法化掉,水就动悸在这边。

头眩,为什么会昏眩?因为水在中膈,就像苓桂朮甘汤证一样昏眩。振振欲擗地者,就是头重脚轻的现象。为什么?人身上有阴有阳,阳虚就是比正常的阳少很多的时候,“阳”本身性很轻,“阴”比较重。

阴阳混在一起才能停在中膈下膈,一发汗,阴阳分开来,阳就往上冲,冲上去的阳,中医就叫作浮阳。头会很重,阳气在上面下不来了,这种症状大多是少阴证。

少阴讲的是肾,肾虚的人就可以看到,平常如果不注意到肾虚,或者不知道,一发汗就有这现象。万一吃了发表的药,吃完以后病人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又心下悸。常常昏昏沉沉的,这是真武汤证。

为什么身润动?本来身体虚就是津液不足的现象,筋和肌肉是靠津液来滋养的,津液不够就会润动跳动。

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这两个汤剂,都可以治疗晕眩,那么,这两个汤剂的差异在哪里?

苓桂术甘汤是治疗中焦的水饮,也就是胸膈这个地方被水饮堵到了。桂枝是通冲脉,还能降逆,所以,奔豚的时候,会用桂枝加桂。气往上冲,桂枝可以把上冲的气压下来,再加上白术,茯苓,把湿排掉。苓桂术甘汤是治疗中膈的水饮。

九八:

真武汤也是治疗头晕眩,上重下轻,好象要摔倒在地上一样。真武汤是温中除寒的,所以,真武汤会用到附子,附子属热药。

我们来看真武汤这个方剂组成: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朮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炙二两

开苓桂术甘汤的时候,茯苓是四,白术是二,比真武汤多一点点。真武汤茯苓比白术多一点,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是白术的一倍。白术是祛湿,茯苓是这个湿消导到小便里去。如果我们只开白术,不开茯苓,白术是可以祛湿,但是,湿还在身体里面,湿出不来。开了茯苓,我们就知道这个白术祛的湿要从小便排出来。

那么,这个人本身就是下焦虚寒,肾阳不够的时候,所以,我们用炮附子,炮附子很热,一下去,就把水汽化掉了,一方面是要利水,一方面是要把水的温度增加,这样,小便才会导出来。

小便导出来,又怕里虚掉,所以,用芍药和生姜来补。张仲景就是用芍药和生姜来当补药的。真武汤就是这样来的。

还有一种人会用到真武汤,平常看到一个人胖胖的,有事无事,不管天热还是天冷都在一直流汗不止,这种在中医称之为“中湿之人”。

《伤寒论》里有中风,伤寒,温病,还有就是湿热。平常湿很盛的人,我们知道,湿伤于下。什么叫湿伤于下?就是说,居住的地方比较潮湿,久坐湿地,所以,湿从下面开始伤到人的身体。平素湿气很盛的人,一喝水,一喝汤,一动就开始不断的流汗,一天要换好几次衣服,这种人就是中湿之人。

湿很盛的人,水没有办法温化,光是用苓桂术甘汤是清不出去的。湿在身体里面太久就会变成寒湿,这种湿很盛的时候,会头晕眼花。象这种也是真武汤证。

肌肉润动也是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差异就在这里。

所以,遇到寒湿的人,头昏就是真武汤证,遇到中膈有水的时候就是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就是没有寒湿,寒湿的人一摸脉就知道,脉比较细,比较小,比较慢,还有脚是冷的,有寒湿的人,不口渴,还有湿很盛的人,没有什么胃口,吃不下饭。因为湿伤于下,所以,脚没有力。比如说风湿关节炎,踝关节,膝关节。

为什么会伤了膝关节,我们有三个阴骨,中医叫骨三阴论,这个是出自《黄帝外经》。一个是头顶,小孩两三岁以后收合的骨头,也就是囟会的位置,另外一个就是耳朵后面的骨头,还有一个就是膝盖的骨头,这三个骨头是骨的三阴所在。

湿伤于下,会伤到下面的阴骨,也就是膝盖骨。临床治证的时候,耳朵后面的骨头,头顶囟会这里的骨头,在中医辨证上的帮助都是很大的。

当我们用炮附子的时候,一定是温阳化水,因为湿在里面,用炮附子下去加温。白术去湿,茯苓去水,所以,张仲景开的处方,开得非常的精致,面面具到。

张仲景在利水的时候,他很少用甘草,不管是生甘草还是炙甘草,因为甘草有蓄水的功能,所以,津液不够的时候,我们会用到甘草。那么我们要排水,就不要用甘草,所以,五苓散没有甘草,真武汤也没有甘草。

所以,我们在治水肿的时候,尽量不用甘草。

九九:

白朮和附子和桂枝汤的关系,桂枝汤喝下去,能够壮脾阳,加上白朮能够健脾去湿,附子能够收阳,能够壮阳同时,收它的浮阳。阳浮在表面上,要收它的浮阳靠附子,让阳归根,所以在用四逆汤的时候用到了附子。

一般会用到四逆汤的时候,都是很危急的,人都冰冷掉了,快绝了,身体的动能快没了。附子一下去,能把它全收回来。附子就是这功能,所以脑中风、头部、脑出血的时候,常常用到附子。白朮能够收敛,让血跑回血管里面,附子一下去能把血降下来。有的时候,白朮附子单两味在用,这是发脓疡,如果脓疮生在皮肤表面上,把脓挤掉就好了。

脓疮如果生在很里面,在淋巴结的下方很深的地方,如果不把脓去掉,它可能会扩散或烂上来,这时候的汤剂,看它在那个位置上,都会加白朮和附子在里面,这两味药能把很深的脓发到表面上来。

所以,过去治疗癌症初期硬块,加白朮和附子在里面,因为附子的力量很强。一吃下去,我们的体能就会变得很强,把不干净的往皮肤表面上推。怕里面化脓发炎,所以,利用白朮把湿去掉,露出来的只是一个头而已,不会扩散。伤口黏黏稠稠的会化脓,所以要加去湿的药,因此癌症的时候,常常用到白朮和附子。

真武汤为什么用白芍?因为身润动的时候,肌肉组织四肢上面的血的力量已经不够了,循环力量不够了,没有办法完全滋润四肢肌肉。所以,用白芍把血流拉回到心脏,靠白芍把全身的血脉打通。

“本草”里面说白芍能通血痹,什么叫通血痹?

也就是血液循环不好,靠白芍把它加强,例如像妇人的腹痛、月经痛都是用白芍,当归芍药散在经方里面很有名的。子宫瘀血,西医叫子宫内膜异位。其实,中医认为不过是血块在里面而已。

芍药能通血痹,就是血瘀积到的地方。芍药能够破瘀,救逆的时候用芍药甘草附子汤,靠附子发散的力量,让芍药把它往回收来。

为什么加生姜?因为有心下悸,中间有水饮在里面,加生姜和茯苓让它散开来,然后利小便出来。真武汤是镇水用的,为什么叫真武?是个神明的名字,玄武就是真武。是镇水的名称。

真武汤平常用在老人利尿,年龄大的人晚上小便次数多,给西医检查说前列腺肥大。所以老人夜尿多,肾脏功能不足的时候,可以用真武汤方。 茯苓用的比白朮多,所以真武汤是利尿剂,加重茯苓的量。茯苓要比白朮多,才能把水排出去,平常茯苓和白朮等量在用。

附子用炮附子,炮附子可以温阳化水。用来把水的温度增加,然后用芍药生姜来补虚,如此就能利尿。这里因为要排水,所以不用甘草。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所谓发汗则动经,身振振而摇。是治疗中焦胸膈间的水饮。是表里上下俱虚之候,故与真武汤以复其阳,以行其水。

这是上下表里通通虚掉了,所以真武汤证,一般在人很虚弱,年纪大的人可以看到。 仲师心法,阳虚者必先救阳。所以,以附子回阳,则振振欲擗地者可已。以茯苓化水,则心下悸、头眩可已。以白朮助吸收水饮,协同茯苓化水气,协同附子以温中达四肢。以芍药、生姜温通血痹,则身润可已。

脑中风瘀血的时候,常常桂枝用三,芍药用到六,因为血离开了血脉,加重芍药的量让血马上回到心脏。所谓附子能收阳,就是附子能把血管的破洞愈合得很快。

《伤寒绪论》:凡不得眠者,皆为阳盛,切忌温药。惟汗吐下后,虚烦、脉浮弱者,因津液内竭,则当从权,用真武汤温之。平常不得眠都不用热药,用寒凉的药,有的人是津液虚掉了,才可以用真武汤。

《易简方》:真武汤不惟阴证“伤寒”为当服,若虚劳之人,憎寒壮热,咳嗽下利,皆宜服之。

长期在湿气很重的地方工作,久坐湿地,容易得真武汤证,体能好的不会得到真武汤证,体虚的人早上起来,头很重,就是得到真武汤证了。这时候阳虚掉了,真武汤本身很热,所以开真武汤吃。

大部份的年轻人得到真武汤证,都是行房事太多。特别是在暑热季节,行完房事之后,洗冷水澡,又喝冷饮,又吹冷气,第二天就变成真武汤证。桂枝汤都来不及,马上变成少阴证。平常看到的多是老年人,男女都可以用。

一00:

伤寒论第83条辨: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原文解释:病人咽喉干燥的时候,不可以用辛温发汗的方法。

咽喉在《黄帝内经》里面,是三阴之会。我们人体有三阴,太阴,少阴,厥阴。病人咽喉干燥,代表阴津不够,我们讲阴的时候,就是讲的血,这个时候,不可以发汗,中医的观念是汗血同源。这就是做为医生,在发汗的时候要忌讳的事情。

我们在用处方用汗剂的时候,要问病人喉咙有没有很干燥,只是干燥,没有喉咙痛。我们常常问小孩的感冒发烧,有没有喉咙痛,小孩子回答喉咙痛,这就是葛根汤。

葛根汤是在太阳温病,什么叫太阳温病?小孩子好运动,在运动之下得了感冒,由于在运动的时候流汗,流汗的时候受到风邪,这就是温病。因为伤寒,伤于寒,所以发出来的就是温病。

发生温病的时候,病人会有喉咙痛,因为他流汗伤于寒,津液没有办法回复,到达喉咙,所以,我们在看葛根汤证的时候,小孩子只要有发烧,有喉咙痛,一律用葛根汤。

在这83条辨,讲的喉咙是干燥的,干燥与葛根汤没有关系,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发汗。

咽喉平常就是很干操的人,不可发汗。所以喉咙常常觉得口渴的,就是阴虚了,这种人不可以发汗,一发汗就变成真武汤证了。这种人需要补足他的阴虚,可常喝麦门冬汤。

喉咙是三阴所会,肺的上口,所以要开润肺的药。这麦门冬汤专门是润肺的。麦门冬汤单纯润肺而已,常吃麦门冬汤的人,肺的津液一定很足。肺的功能会很好,只是咽喉干燥的,喝麦门冬汤就很好。

而阳明证的大烦渴,就要用白虎汤了。感冒的时候,病人若喉咙痛,属于太阳温病,就要想到葛根汤。这里的咽喉干燥,不是葛根汤证不要搞混淆了。

这个咽喉干燥的问题,先从传统中医的角度看,这个咽喉干燥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很简单,就是这个人常常觉得喉咙干。

广义的咽喉干燥就要包含感冒之后会喉咙痛。

而这里的咽喉干燥取哪种解释好呢?

以正确度来说,狭义的是比较正确的。因为一个人咽喉会干,如果以中医古方派伤寒论的逻辑角度去分析理解,咽喉干燥的第一个理由就会指向少阴不足。

虽然我们的三阴经都支撑喉咙,但是少阴是最关系到少阴的。常常喉咙干的人,少阴一定很弱,少阴弱,你一发汗还能好么?想想少阴篇开始就强调少阴病不可汗,而且足少阴是肾经,少阴不足就是肾不足。

麻黄是什么药?发越肾气的药物,能发汗么?当然不可以。所以这个就是咽喉干燥不可汗的最狭义的解释。

而范围稍稍扩大一些,如果一个人肺阴虚,胃阴虚,那么也是可以引起喉咙干的。而肺胃阴虚,当然也是不适合发汗,因为发汗伤津液,本来阴虚还伤津液,那么肯定是不可以的。所以喉咙干燥不可发汗,这件事情,在这些角度看,都是通的。

如果说到广义的喉咙干呢?就是喉咙在发炎的情况下的那种。那这种就要分成两路,一个是太阳风热导致的发炎,一个是少阴病导致的扁桃腺发炎。而少阴病,前面刚说不可汗,所以也通。

而一般太阳表证,导致喉咙发炎上火,这时候可以发汗么?那就有商量的余地了,比如说一个人是葛根汤证,而这个人喉咙这里刚好有一些发炎,而且可以确定不是少阴病导致的喉咙痛,那么当然,葛根汤加一些桔梗之类的,或者加上一些银翘散桑菊饮疏风散热,那是相当正常的用法,这个就不存在发汗的禁忌了。

所以这一条要这么拆开看,不是喉咙痛一定不能发汗,而是要分情况来看,说到底还是辩证的问题啊。所以伤寒学习,就是一个辩证贯穿始末。

比如说熬夜的人,会喉咙干,熬夜是怎么回事?你想人不好好睡,中医认为这个是最容易损肾的,肾阳会不足,两者参看,道理相同。再来,贫血血糖不足的人,会口干,而这种人也可以算到中医的血虚中。

再比如,病人处在大上火大发热的情况下,这个可以看做中医的阳明病,而阳明病的人,那当然不是用太阳法来发汗,必须要用阳明治法,所以也可以算成是不可发汗。

如果病人长期鼻塞,长期用嘴巴呼吸,这个人也会喉咙干。而这个中医中就没有很明确的不能发汗的看法了,这个要具体情况看,但是很多常年鼻炎的患者,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说到底,鼻炎的根源还是肾虚,所以也可以勉强说不可发汗吧。

再来,气候太闷热,人被暑气伤到了,也会喉咙干。而这种情况就只能另外算了。最后,老人家身体太虚,唾腺分泌减少而喉咙干,这个仍然属于中医的肾虚中,这也是不能发汗的,这也说得通。

一0一:

后面的几条是发汗的禁忌,开发表药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些禁忌,张仲景立下了法则。

伤寒论第84条辨: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原文解释:这里提到一个词“淋家”,就是平素患有小便淋漓,尿道疼痛的病人。患淋病很久的病人,多阴虚下焦有热,不能用发汗的方法。如果医生误用了发汗,则会引起尿血的变症。

中医讲的淋家,不单单是包含了西医的淋病、性病在内,小便有石淋,下消有石头在里面也算。石淋,西医可能讲成膀胱结石或肾脏结石;还有膏淋,小便浓浓的,浓浊白白的。可能膀胱里面有发炎。

其实“淋家”也是一种炎症,是亡阴于下,再发汗就会伤了津液,汗血同源,所以,必定会伤阴血。所以发汗汗出之后,这个“便血”指的小便便血。

膀胱经就是太阳经,一发汗,膀胱里的水液就会没有,小便就会变得很浓稠。可能是把精液都小出来了。因为禁不住了;还有血淋,小便出来带很多血。

淋家,现在这个病少见了,原来在旧社会这个病多得很,是前阴发炎,一般都是排的脓状物,也有淋血的,淋家也有出血的,总而言之是伤阴,就是伤阴血了。

小便有问题的人,大部份平常血就素虚了。这时候不可以发汗,一发汗的时候,一定会便血。因为汗会使水没有了,只剩下血了。血里面的水不够了,单纯只有血的时候,体温会升高、温度一升高,血管就破掉了,血就出来,,所以这种病常常用猪苓汤来进行治疗。

伤寒论第85条辨: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痓。

原文解释:这里的疮家就是长期患有疮疡的人。还有这个“痓”,在《集韵》里面说是风病。在《正字通》里说:五痓之总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张而瘼疚。也作“痉”。平素患有疮疡的病人,虽然有表症身体疼痛,也不可以用发汗的方法,如果误用了发汗,就会出现角弓反张,筋脉拘急这些症状。

什么叫疮家?一个是未化脓,一个是已化脓。

病人有皮肤病,有化脓的疮,已化脓的,虽然是有身体痛,不要开发表的药。

未化脓的疮家,必须用解表,就是疮家反而要用表药来让他好,指的是没有化脓的时候。化脓就不可以用发表的药。化脓的定义是脓疮已经破掉了,脓水流出来了,这时候就不要发汗。

但是平常在还没有破的时候,就要用发表药。比如说,病人的皮肤表面,一块一块的脓疮,但是都没有化脓,用桂枝汤发表?这一发,让药到皮肤表面上来。这时候用白朮和附子,白朮和附子在皮肤表面上消炎的力量很强。把脓逼出来,反而是最好的药。

【内经】说疮家要发汗,这里面的定义是还没有化脓。即使虽身疼痛,就是疮家有表热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汗。 “疮家”有二说:一个是受金疮流血过多的贫血症,一个是长久患有溃疡性脓血过多的血虚症或淋巴外漏之液亏症。总之,属于血虚、液虚。发汗则阴亏,致组织干燥,造成血不养筋的窒病,所以,不可发汗。这时候用小建中汤来温补取微汗。或者用小柴胡汤来和解。

一0二: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原文解释:衄血许久的病人,多阴虚火旺,不能用发汗法。若误发其汗,就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变症。

“衄家”就是经常容易流鼻血的的人,称为衄家,也不可以发汗。额上就是指两条眉尾的上方,这两个地方叫天仓。我们看人看到天仓的位置凹陷,先天不足,还有一个是地库,地库在嘴角两边。

天仓的位置,就是讲气血的地方,由于三阳经聚会于额上,如果这个地方凹陷,已经告诉我们,三阳经血俱虚。这患者本来就气虚,由于发汗药物的药性都是向上向外发散的,中医认为汗血同源,再发汗,天仓的位置会凹陷下去。代表此人本已失血,血亏了。

我们在望诊的时候,一看这个人的天仓没有,就知道他已经是气血两虚了。这个时候,如果给予发汗的药物,必然加重亡阴。额上天仓的位置会下陷的更厉害。

脉急紧,为什么会直视不能眴?那是阳往上亢。是因为阳气受到发汗药物的激发,因为我们发汗的药都是阳药,从而产生阳亢的现象。这种阳亢的现象是阳虚产生。因为发汗亡阴所导致的阳虚而阳亢,造成脉急紧。阳一上亢,眼睛就闭不起来了,眼睛直视。

人的眼睛受血滋润,原本血不足之人,因为误受汗药,使血更伤,因此血下贯目,造成双目无法闭起来。阳亢其实就是阳虚了,阴虚以后,会造成阳虚。本来是阴虚,再用发汗的药下去,最后阳也虚。阳亢实际上就是虚证,阳停在上面,没有什么去支援他。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阴阳要平衡,互相搭配,有阳才有阴,有阴才有阳。

阳和阴本来是相互搭配得很好的,当阴一伤到了以后,阴亏损,阳就往上冲,一冲到头上,就变成了眼睛直视,不能合起来。

在《伤寒》和《金匮》里面,最能协调阴阳的就是桂枝汤。

因为阳虚而血少,使得卫气不行于阴,阴阳不相合作,于是失眠不寐。

伤寒论第87条辨: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原文解释:平素有失血疾患的病人,不可使用发汗的方法,误发其汗,就会发生寒栗震颤。

86条辨是衄家,就是平常流鼻血的人,87条辨是亡血家,所谓亡血家就是指贫血的人。因此遇到平素有咳血、便血、贫血,或是有内出血的病人时,我们是不用发表的药物的。

简单说就是如果遇到已经贫血的人,看上去脸色苍白,嘴唇血色不足,就是亡血家,血不够。在《内经》里面说芤脉,芤脉就是脉象葱一样,摸到那个脉很大,但是,中间是空的,这就是失血,所以,芤脉就是亡血。这些都不可以发汗,因为汗血同源。

所以,我们发汗有发汗的条件,不要随便乱开汗药。

误服用发表的中药时,病人就会出现怕冷而全身战栗的现象。亡血的人呈现的症状就是所谓的阴虚,这时可以用人参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来进行治疗。如果亡血家遇到表证时又非用发汗药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像小建中汤加葱豉之类,或用小柴胡汤来和解这表证,一定要避免使用辛温发散的药物。

一般如果时常流鼻血之人得到表证需要发汗时,可以用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上葱豉 来微发汗,利用黄连苦寒来降虚热,使热血不升。阿胶鸡子黄滋阴补血,柔和血管,令血不外溢,葱豉稍微汗。就可以解或小柴胡汤也可以。

一0三:

伤寒论第88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原文解释:平素常常出汗的人,再用发汗方法,就会发生心神恍惚、慌乱不宁,小便以后尿道疼痛等变症,可治以禹余粮丸。

本来汗多,津液不足,再发汗,津液大亏,上不养心,下不养溺道。小便也不会多,排尿后尿道疼,类似淋病。

什么叫汗家,就是平常没事就流汗很多的人,这个时候,再去重发汗,水分会伤失更多,会出现恍惚,神志没有办法集中。小便已,阴疼,不是说膀胱有问题,而是因为津液太少,太干了。津液太干了,小便的地方就会痛。

禹余粮丸这个方剂本来是没有的,倪海厦老师从别地地方把它找回来了。禹余粮和赤石脂都是涩剂,涩剂是止利用的。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即使不用禹余粮丸,我们从条文中汗家重发汗,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就知道是津液伤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用人参,用甘草,用生姜,红枣下去,就可以把津液补回来了。不一定要用禹余粮丸。

当你知道伤寒论经方的精神以后,随时可以处方出来。

禹余粮丸: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右六味,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这条就是遇到很容易出汗的人时,又必须使用发汗药时,可以仿照桂枝汤法,在服完汤药后,喝点稀饭以助发汗就可以,不需要使用大剂的发汗药。以免伤到正常人的津液。

伤寒论第89条辨: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原文解释:素有内寒的病人,不能用发汗法。若反发其汗,就会使胃中虚寒更甚,出现吐蛔的症状。

病人本身有寒证,再用发汗的药一下去,胃中冷,不动。我们胃的下方永远有一点食物在里面,这个食物足够七天养命,七天不吃东西,只喝水,不会死,就是因为胃的下方保存了那么一点食物。上帝造人很奇妙,让你在七天的时候里找食物吃。

如果病人有里寒,再给他发汗,一发汗,胃里的那点食物不动了,我们用的汗剂是解表用的,病人有里寒,有里寒不能用汗剂,用去里寒的药,结果误用了发汗的药。我们一开始介绍伤寒论的时候,说到脉浮,也就是浮脉,就知道病在表,我们要问病人,有没有汗,有汗的话用桂枝汤,没有汗,身痛用麻黄汤,喉咙痛,用葛根汤。

这个人没有问他,本来是里寒,一开就开发汗的药,其实是里寒,里寒的人可以看出来,身体很瘦的都是里寒。所以,反过来,一个胖子,你要帮他减肥,你开寒凉的药,他就受掉了。形胖的人都是有湿热的。

这个人是里寒,你开发表的药,寒掉以后,胃中冷,胃里的水是冷水,冷水泡在胃里保存的那点食物里面,那点食物就坏掉了。食物坏掉才会生虫,虫就是这么来的。

而是人身上有虫的时候,有虫的人大多胃中寒。胃里面寒冷的人,虫才会生。这虫的体温跟人的体温一起动,如果体温很冷的是时候,虫、虫卵就开始发了。如果体温很热的时候,它还不会发,如果病人是肠胃虚寒、素体虚寒的人、肠胃比较冷的人,开桂枝汤的时候,生姜要改成干姜。结果没换,一发掉了以后,胃的津液就更少了,里寒会更盛。

这时候胃里面冷掉了,一段时间后虫就出来了。所以,张仲景在桂枝汤里面要用甘草,因为甘草可以解百毒,把肠胃里面不好的东西清掉。因为感冒一段时间后,肠胃里面的东西会坏死掉,变成虫跑出来了。

病人有胃寒的时候,用干姜,白术。

一0四:

伤寒论第92条辨: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原文解释:病人发热头痛,脉不浮而反沉,如果症状不解,身体依然疼痛的,也应当先治其里虚,可用四逆汤方。

这条就是看到病人有表证的时候,病发热,头痛,身体疼痛,这看起来病人有表证,处方开错了或误用了,或是剂量开太重,结果解表以后,病人没有好,病人脉反沉,就表示表证没有了,身体里面虚掉了,即免疫系统不行了,发表了以后,肠胃功能马上虚弱下来,脉摸到越细越沉,就代表身体越虚弱,虚弱就是免疫系统太差了,救里的时用四逆汤,四逆汤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手脚冰冷,有时里面寒到吐出来的气都是冷的。

这个沉啊,《金匮要略》上有,脉得诸沉,当责之于水,里有水,脉就现沉。那么少阴病这个病啊,又里有水,这个少阴病为之在表的期间最短,就是两三天,他如果里头有水,这水传里,非传到太阴不可,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去水饮。

去水饮可以用细辛,细辛也是主水饮的一个药,所以小青龙汤里头有细辛,“病发热头痛,脉反沉,” 就指着这个“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就指着这段。”若不差”,就是服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而病还不好。”

“身体疼痛”,身体疼痛还可以有表证啊。可是有表证,已经吃过麻黄附子细辛汤,而脉沉,不愈,那么说明不能再发汗了。少阴病更不像太阳病,那么这就需要救里。由于这个少阴病要转入太阴,这个死亡率相当地高啊,所以近来,大家留心老年人得感冒死亡的非常地多啊。这个要得少阴病这种感冒,传里而并发太阴病的时候,死亡率相当地多。

所以这个时候,得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而脉沉,还主为里,虽然有表证,这个里头阴寒太盛了,赶紧舍表救里,救里就是用四逆汤。

这里一般注家都搞错了,他没前后看,他觉得若不差,你看这个书上的不解呀不差呀,都有用意的,不是随便写这么两个字。象这个头痛发热,脉反沉,若不差,什么意思啊?若不好,在这就讲不通了。

他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不应该脉沉,它是表证啊,由于里头有停水,里头停水有时候胃虚才停水,也就是虚寒,一方面要解表,依法呀,根据那一条,同时要用细辛去其寒饮。那么吃这个药还不行,这个阴寒太深,得赶紧舍表救里,它是这么一个意思。

四逆汤前面讲过了,就是甘草、干姜、附子,甘草干姜汤加附子,这是温里最有力量的药了,后头说的温里回阳啊,其实就是温里。

一0五

伤寒论第93条辨: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注释: ①冒家:头目昏冒的患者。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先使用泻下法治疗而未痊愈,再用发汗法治疗,因而导致内外皆虚,有昏冒的症状出现。昏冒的病人若正能胜邪,得到汗出,汗解邪散,则可自行痊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汗出邪散表气得以调和的缘故。若里气尚未调和,然后再用泻下法治其里。

因冒症,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冒,就是头昏眩或者是头上冒汗。如果病人发汗和攻下,把这两个弄错了。

应该先发汗的时候结果开成了攻下的药,攻下以后马上再发汗,这样把这个次序弄反了,结果病人头昏还有点流汗,就是胃的津液回来了,人头上流的汗就是胃肠的津液而来。这是阳明经的热证。所以汗出表和故,如果里面还有再去攻下,所以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这是说方子开错的时候,如果病人有这种现象,就下用再去开方,让他自愈。

这个太阳病,按道理来讲应该用汗解。这都根据这头一条,就是“本发汗,而复下之”,“本先下之,而复发汗”,就根据这一条,所以,这就是医治反了。

太阳病依法当汗解,当发汗,结果医生先用下法,那么这个病是不会好的,“而不愈”,医生一看,这病不好,又给病人发汗,这是就是错上加错了。

太阳病误下,表不解,不能再发汗,只能用桂枝汤。所以桂枝汤要特别记住,桂枝本为解肌,汗下之后表不解,只能用桂枝汤。他说多发汗,指的是麻黄汤。那么这个医生就是在猜病,先吃泻药本来就错了,而表不解应该用桂枝汤以解肌,不应该用麻黄汤来发汗。

”因复发汗”,他又用麻黄汤来复发汗了,一错再错,这个下之虚其里,发汗虚其表,这样就造成了表里都虚,表也虚了,里也虚了。

”其人因致冒”,”发汗,若吐、若下,” 这都能够亡津液、亡血液。这个就是由于表里俱虚,人丧失了大量的体液,就是贫血了,这个”冒”,就是昏冒,就是现在咱们说脑贫血,这是一时的,不是素日贫血了。由于治疗的关系,一时他脑贫血而昏冒。

“冒家汗出自愈”,那么没有其他的毛病,他一时的现象,津液恢复就好了。津液恢复,表和了就要出汗,这个就是自愈的现象。

冒家汗出自愈,不是让你发汗,这个汗出说明津液已和了,营卫已调了,恢复了,津液恢复,血液也不贫了,这冒就好了。

那么底下这有个解释,为什么呢?就是”汗出表和故也” 。这个汗出,由于这个汗下失法,一时津液血液都虚,一时地眩冒发作。

如果他要是出汗了,津液已恢复了,表和了。表一和,津液也恢复了。他这个冒就自然好了,就这么个道理。如果这时候你看还没和,丧失体液太多了,那么大便也干,那么你再”然后复下之”,再和其胃。

(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五苓散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3)

    七茯苓 茯苓,甘平之性,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安悸动,消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痢之中用,崩漏遗带之需备,气鼓者通,水胀者灵. {真武汤}  ...

  • 方剂学祛湿剂利水渗湿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五苓散 <伤寒论>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又: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 膀胱化气添官桂,利便消暑烦渴清. [组成 ...

  • 化气利水消肿名方(收藏)

    ​现在常见这样的"水货" 尿多, 脸肿, 看起来人还胖,水胖水胖的: 这是什么问题呢? 这是中医言的水湿偏重. 当然还会有以下这些不适 小便不利,小便次数较多,少腹胀满: 口渴,渴 ...

  • 76-78(太阳篇中)

    76.茯苓四逆汤 大家看,七十四条,如果是发汗,发汗,若下,我们用正常的经方的处理这个病人,比如伤寒.中风,都没有关系,汗.下,病都没有解,病人出现烦躁的时候,四逆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要处方了.哈.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六)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五)

    小便不利,张仲景是想把皮肤表面的水拉回来,让它从小便排掉.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皮肤水肿,上半身水肿的时候,有些妈妈们早上起来手脚都肿,这就是五苓散证.如果摸他的脉很虚弱,五苓散吃下去,让表面的水从小便排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四)

    伤寒论第71条辨: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三)

    我们辩证虚实,阳虚的人,汗后亡阳,阴虚的人,汗后亡阴,发汗以后,恶寒怕冷为虚,恶热怕燥为实.虚寒当温,实热当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基本概念了以后,就知道该如何来调理了,是用附子来温阳还是用大黄来泻热,这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二)

    伤寒论第70条辨: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解释: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 ...

  • 【中医】倪海厦伤寒论全解析

    温馨提示 今日是大众医学助手陪伴您的第512天 截止今日已收录医学笔记 共计1452篇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 今日别忘记阅读收藏哟! 十一月-十二月阅读排行榜 [中医]中医千首方剂歌诀最全版本 [中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七)

    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八)

    伤寒论第74条辨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经过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发热.畏寒.头痛等表症,又有心烦.小便不利等症,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九)

    伤寒论第75条辨: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伤寒论第64条辨:"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