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我和女儿读《论语》
和女儿选读了《庄子》后,我们选读了《论语》。几乎每个受过中学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论语》里的一些话,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或”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知道《论语》影响了几千年中国文化,不过能够理解《论语》,进而理解儒家的观点和处世哲学,甚或成为一个中国式的君子,则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原因很多:首先,后代人如汉儒、宋儒、明儒出于不同的理解和动因不断地注释孔子的思想,注释其实是一种改变,注释后的孔子已非原本的孔子,解读《论语》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
其次,儒家既是一种处世修身哲学,也是一种政治思想,儒家意味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三纲五常,到中国近代,不断被批判,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共产党都批过孔,但也尊过孔。我们现在还能在影视剧中看到几十年前打倒孔教的狂热言行,但在实际生活中,祭孔子拜孔庙已经盛行,不少父母去孔庙拜拜求孩子考试考高分。孔子在近代时而被打倒,时而又被尊崇,令普通人迷惑。那么《论语》里究竟哪些部分或者全部是封建落后思想,还是传统文化精华?对于我们普通人,也同样不容易理清。
并且,发源和适应于农业社会现实的《论语》是否适用于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和西方思想或哲学著作相比,是否有竞争力?也是个问题。这些年不断有民间或官方学者宣扬东方文化更加优越,才能真正改造现代社会,给与迷失在物质文明中的现代人以精神家园,但现实中西方文化也在不断更迭递进,至少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公民素质、社会文明和物质丰裕程度还是优于我国。到底怎么对待儒家传统、学习《论语》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我心里琢磨着这些问题,有一些不是很自信的想法,但好在女儿还小,《论语》第一次读不用深读,主要目的是让她知道一些孔子的主张,提高中文,浅显了解中国的一部分文化传统。我们用了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因为这本书的注解中既有前人的见解,又有钱穆自己的注释,语言简洁明了。钱穆非常推崇孔子,认为《论语》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必读书籍,我觉得他的注解中有过誉之词,但总体他的注解更适应现代人的理解方式和生活方式。另外,我们只选读了《论语》中的部分段落,一是第一次读,降低难度,保持兴趣,二是很多政治思想或关于礼的部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或者孩子不能理解。
在读《论语》之前,女儿先看了一部介绍孔子的动画片,我本来想让她看周润发演的《孔子》电影,但没找到,于是就看了一部动画片,片子的名字忘了,里面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也不是很高超,但是孩子喜欢,至少她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觉得孔子不是个空洞的古代人或者高高在上类似神佛的木偶,而是一个有家有口有感情的人。
《论语》记录孔子和其门人的话语,并没有系统的整理孔子思想,篇与篇之间会重复涉及同样的话题。我们读的时候,基本按书中原来的顺序读,没有把散落在书中的言论分类来读,不过回顾总结我们的阅读,我们大致读了《论语》中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言论:
一,世界观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是孔子的世界观,不重死后和来世,重生前和当下。所以儒家虽然成为后世人的精神支柱,甚至被称为孔教,但不是宗教。
女儿喜欢这段话,这符合她的世界观,作为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她也不相信鬼神、天堂或来世。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从这段话看,虽然儒家注重葬礼和祭祀,但不是因为相信灵魂,而是为了孝道,为了提高民众的品德修养。儒家学说其实是非常实际,注重对道德教化、修身济民产生实效的学说,一方面积极进取,另一方面因为太过实际,并非追求纯粹真理的学说,缺乏思辨。
二,人生的理想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颜渊与孔子三人叙述的人生理想,是道德方面的理想,一个比一个境界高。我问女儿,她觉得哪个更贴近她的想法,她老实的说她和子路的想法一样。按道理来说,我作为大人,应该比女儿境界高一点儿,但其实我也和女儿一样,而且还没有她那么大方。所以读《论语》时时让我汗颜,但也因为这样,读《论语》让人进益,至少让我反思自己。
三、人生的乐趣
“点,尔何如?”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是《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孔子既有济世治国的理想,也向往简单淳朴的生活乐趣,孔子能够在困境中“弦歌不辍”,也是因为这样豁达乐天的性格和兴趣。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段话反映了孔子不为物役、安贫乐道的志趣。
和这段话类似的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知足常乐是儒家的一个基本主张,这种观点产生于小农经济的古代,古代生产力低下,物质产出少,一些人的物质享受,就意味着对另一些人的剥削和压迫,在古代这种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放在今天来看,恐怕一味的知足常乐也会导致不思进取,至少科技发展的动力要大为减少。不过物欲确实妨碍内心平静和精神独立,是人生绝大部分烦恼的来源。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进取,一方面也应减少物欲。我女儿读到这段,不太能理解,她觉得她还是向往过舒适的生活,至少零食还是要有的。
四,与父母的关系
古代社会是以家族为基本生活和生产单位的农业社会,古代人基本生活在几十里内的熟人社区里,一个普通人的关系网络主要是家族内的关系,身份也是基于家族内位置的定位。而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可以跨越很远的距离,和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处在多重关系里,有多个身份,一个人是国家的公民、是另一个人的爱侣,是家庭的成员,是公司/单位的员工,也是独立的个人。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身份区别的一个重要差异是他是不是一个精神、经济、生活独立的个人。
所以孔子讲修身养性一般从与他人的关系着眼,强调一个人要孝父母,敬年长者,友善平辈,忠信友人和君主。其中,孝尤为重要,每个人都能孝,推己及人,社会总体民风就会向善。
所以孝是《论语》中反复提到的话题,我们选读了以下几段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里对于何谓孝,孔子强调尊敬长辈。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里孔子强调发自内心。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对不同人讲不同的孝,如果你父亲行事正确,德高望重,不要违反父亲就是孝,但对于其他人,父母也只是普通人,可能也会犯错,强调无违,就不对了,孝还应该合乎礼,不能做错误的事情去孝敬父母。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里,孔子强调孝就是管理好自己,别让父母担心你。这是关于孝的论述里,我女儿最能体会和认同的观点。
五,自我的修养提升
古代不是法治的社会,孔子认为道德教化才是治理社会的根本手段。道德教化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克己复礼是儒家的中心论点,《论语》中基本不谈对别人的要求,对社区或国家的要求,而反复谈自己应该怎么做。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一味克己,不谈大家共同应该遵守的责任和规则,不能或不愿被教化的人可能就会有可乘之机,破坏社会的秩序和风气。不过关注自我修养当然很重要,也很高尚,应该努力做到。无论何时,做正确的事,不放弃对自我的要求。
我们选读了《论语》中以下关于修身的话: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是孔子对于美德的总结,他没有明确定义过什么是仁。但这句话确实代表了仁的核心,就是出于一颗爱人之心来行事立身。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是讲要真诚。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段话的重点是“求仁得仁,又何怨?”,这是无数仁人志士用来自我鼓励的话,我很喜欢这句简单有力又直白的道理。人们往往所求太多,想兼得多个目标,比如爱好、梦想、金钱、舒适、名誉都想兼得,往往会患得患失,心生焦虑。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这段话讲到应当不关注贫富,不因为贫富而特别要做什么,穷了就特别注意自尊,富了就特别注意不要骄傲,都是太把贫富放在心里了。这对我们大人来说,不太容易,因为我们活在一个吃饭住房医疗教育很花钱的社会里,贫富会干扰我们的心神,不过正因为如此,读这段话尤为重要。不过对于小朋友来说,反而比较容易做到,我读到这段话,故意问女儿她们班谁家里富一点,她一点儿感觉都没有,根本没想过谁有钱谁没钱,问她,她也答不上来。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和女儿讨论这段话,觉得义和利并非完全矛盾,最好是义和利都有,但是如果两者不能兼得,就应该舍利就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段话是大家很熟悉的话。我在一个培训中说到,如果一个经理在与下属的关系中能够做到这三点,他/她就是一个好领导者了。
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也是强调自我反省。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注重自我要求,不要把重点放到对别人的要求上。知人比让人知自己更重要。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女儿不太赞同这句,她觉得沟通也很重要,也是一种“行”,讷于言,就没办法和大家一起“敏于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很美,也很形象,我由此给女儿讲了国画中常见的岁寒三友:松竹梅。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和上一句话有点类似,无论境遇如何,一个人应该保持自己的志向和品德。
六,文艺观点
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给普通人提供教育的老师,他教的内容可能包括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论语》多次提到过他对《诗经》的评论。
我们很喜欢《论语》中的这段: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弊之,曰:思无邪。”
很多作文课会强调修辞,强调写的美,但真正的美不来源于修辞,而来自真情实感。我笔写我心,发自内心的感想才能打动别人。《诗经》因其思无邪,言语出自肺腑,才能以几千年前的文字打动现代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段话不是文艺观点,但非常文艺,充分表现了古文简洁而意蕴无穷的特点,所以我们也读了这句。
七,好好学习
我让女儿这个小学生学习了孔子,这位伟大的老师,对于学习的诸多观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我们学《论语》的第一段。这三句话是不断递进的,根据钱穆的解释,反映了孔子自己的人生历程,因为“学而时习之”,才会“有朋自远方来“,才会去教导别人,“人不知而不愠”。不过我和女儿学,还是重点谈第一句,学习的知识应该经常加以运用,学习就会更加快乐。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女儿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更会犯第一种错误。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要不懂装懂,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知“。其实人比较容易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懂得越多的人越谦虚,因为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深入,他更了解自己不知道的范围。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女儿想了想,觉得她现在上的学校注重“好之”。但没有“知之”,仅仅“好之”,也达不到“乐之”的状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我们读《论语》的最后一段,强调学习和反省。女儿想了三个朋友的特点,发现每个人身上她可以学习的长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结来说,《论语》为人处世的教导到今天大部分依然适用,而且道理讲的清楚明白。女儿学完了,觉得《论语》比《庄子》容易记忆,更能联系到她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而且提醒她更好的处理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做一个更好的人,她觉得比较受益。我和她一起读,也觉得受益很多,因为常常读到某一段,发现自己也做不到,暗自提醒自己。所以虽然《论语》中有些观点已经不适宜现代社会,但依旧值得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改变行动,提高自己,朝君子的目标努力。
我和女儿现在开始读汉乐府诗,会继续写阅读心得,敬请期待。
--
进入公共号,点击底部“育儿”菜单,阅读更多育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