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如何内转
作者/翁心诚 ⊙ 编辑/张宏婉
导读:丹田内转不是新话题,但确实重要,它决定大极拳修炼的成败,故有必要重申几句。
—、丹田部位的确定及重要性
丹田之说有好几种,比如三丹田、五丹田、十八丹田等,都有具体部位,本文所指丹田按普遍说法,在下腹。如果从百会穴至会阴穴画一竖线,再从神阙穴至命门穴画一横线,两线十字交叉点则是丹田中心所在,以此为圆心,以人食指为半径,画一个圆球,圆球体范围即是丹田所在部位关涉两肾、肝脏、膀胱,下连生殖系统与排泄系统,上连血液循环与消化系统。人体处母腹时的十个月,靠肚脐与母体连接吸收营养获得生长发育条件,人出生后,呼吸通道与营养通道发生了改变,但肚脐这个部位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它是五气、三脉、奇经八脉聚会所在。以五气言,认为人体元气分为五种,一为命根气;二为下行气,三为上行气,四为平行气,五为遍行气。其作用分别为维持生命,推动排泄,维护饮食、语言、思维等活动:这五种气除后两种住于心轮,前三种均住于丹田部位:三脉分布于人体左中右三条脉,中脉最重要(相当于从百会穴至会阴六这一中线,粗如笔管,左右二脉粗细如麦秆,发于耳际,经鼻下行经颈、肩、腋,左右行至丹田部位与中脉会合),中脉管命,左脉管精,右脉管血。中医理论所讲任督二脉聚会之所亦在丹田部位。现代医学认为腹是第二大脑,这和中国古语“满腹经纶'、“腹有良谋”不谋而合可见,训练丹田,不仅练了五脏六腑,练了气血精,还练了大脑,练了神经与经络。我们平时所言,重内炼,炼内气、内劲,用意练,可以得到统一落实。
太极拳训练必须重视丹田内转。丹田核心、腰脊主宰这八个字决定太极训练的成败得失,就训练健身效果言,无论怎么训练,也无论何派何式,能逃脱这八个字就不是太极拳了经典拳论以不同语言表述过比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腹内松静气腾然,意气君来骨肉臣及常言内外三合、内旋外旋等。太极拳是活动拳,活活泼泼,玲玲珑珑,离了八卦无太极太极图是活的,不是死的,它是转动的,不是僵硬的。太极拳是圆形运动,半圆、平圆、立圆、椭圆,弧,环等,随曲就伸之曲就是指圆的活动,“得趣环中味无穷”(赵斌语) ,“浑元一气中和通”(钱惕明语),“手捧太极镇寰宇,太极浑元乃一体”(清末大学士赞杨露禅)。 太极功夫向何方求?向内求,向丹田求,故练、丹田就练了元气,元气壮必内壮。这是不容置疑的。
二、训练丹田内转的原则、途径与形式
主要原则四点:心静(净)与念力结合,心净为首用意与用内劲结合,用意为主。虚实、刚柔、阴阳 结合,以虚、柔、阴为主。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结合,分散为主。略加说明:心净拳道基,念力法中王。用意不执着,用劲不刻意,处处虚实,时时刚柔,招招阴阳。以虚带实,以柔寓刚,抱阳走阴。所言分散训练,指行止坐卧,不离太极态,太极势,不忘丹田内转。不练而练,谓之真练。二六时中,没有巳时。相对言,集中训练是为分散训练服务的。反过来,分散训练作用于集中训练。
训练途径为:单纯性丹田内转与太极套路中运用结合。先练好单纯性,待十分熟练其运作程序后,可迁移至任一套路中,化被动为自觉,化带强制性为自然。
训练形式为:丹田左右转、上下转、斜向转,每种形式可分二种,比如由左向右转圈(即顺时针)后,可练由右向左转圈(逆时针),如此类推上下转与左右斜向转,初练,转圈幅度大(开展),熟练后,幅度适中乃至变小(紧凑)。
三、训练丹田内转的技艺
(一)进七阻三训练。任一招式(下含大动作、小动作、微动作)不离开合、进退、动静。当招式取进势时,似乎其前进之劲力为七分,阻挡前进外力为三分,这是一种用意指挥身形手势。比如背催双肩双肘双腕向前走上弧线前按时,前行力为七分,阻止前行力为三分,这叫进七阻三,即李经梧言“陆地游泳”似的打拳,亦王壮弘言在水中打拳,打出水性,打出飘浮与沉落,亦李雅轩言,脚下打出踩劲,手上打出沉劲。亦魏树人言,手上小气球,三捋三挤两按。久练则丹田内转与进退相应合,有节奏,有起伏,有旋转,有环研。打到一定境界,一动没有不动,一静没有不静;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虚引领劲,气沉丹田;力从脊发,形于手指等拳论要旨,均可落实。
(二)抱七撑三训练。从外向内抱,如两手与肩平,合抱混元球于前胸,似于抱一气球,劲力过则气球破,劲力小,则气球不能缩于前胸,只有抱力七分,胸前撑力三分,才能完成此种训练。久之,手上会有东西乃至会真有气球出现,随着气球一张一缩,丹田一鼓一荡,一揉一搓,一按一摩,其味无穷,其乐无穷。
(三)争七裹三训练。如果内部劲力向外挣脱劲力七分,无论是螺旋式或环研式,或平行波动式,而外部的缠裹之劲力是三分,这叫争七裹三。在这种训练中,丹田内转处于上下翻动,或伸缩,或旋转,或环研,它必带动肾、肝、肠等部位蠕动,促使五脏六腑和谐调适,随着深沉、匀缓呼吸,细胞深处的废秽得挤排于表,易于排放,而从体外吸入的清纯的英气便较易进入细胞内核而滋养脏器,这便是练太极能够诒疗很多慢性病的根源所在。
(四)玉液还丹的艺术。关于人体的口水的营养价值,许多典籍有明确说明。我们从甘露琼浆、金津玉液、天河水这些词语中可知一二。现代科学已检测出口液中活性酶对消化的功能,最新检测证明,口水的球蛋白对于增强人体免疫抗病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讲,玉液还丹,这个内涵非常丰富。一般训练没有达此高妙境界。先须明白,玉液何意,还丹何意?我们没训太极或其他内功,口水的涌动从胃上部经食管入口腔,这种口水清纯度较小,夹杂食物废气污染,轻浊相间,如果嗜烟酒者,清纯度更低,从哪里出回哪里,它只能返回胃上部再渗入食物,协助消化。练太极者心静,如训练有素,其口水可从胃底部涌入胃再进入食管入口腔。而丹田内转有内功者,其丹田将聚集体内分泌精华,上行至胃,参与胃部分泌液体,涌至口腔,其成分清纯度很高,再经过口腔加工成有粘性沾稠性带甜性液体,下行至胃,一部分将滋润通道,最精粹部分回到丹田,营养丹田,营养丹田。这叫玉液还丹。
训练玉液还丹是在内转丹田过程中,不知不觉进行的。初练从有为法开始,以余之体悟,动作取“合”式倾向时,提肛,收下腹,涌口水,自然吸气。反之,动作取“开”式倾向时,一松肛,放腹,咽口水,自然呼气。当然,也不一概而论,动作外形千变万化,酌情处理,总体倾向要把握,具体操作可灵活。待动作形成不为而为、动力定型后,可过渡到无为方法训练,全靠自训自悟。法无定法,不法为法。最硬的道理还是以养生健体壮神增灵为标准。
丹田内转属大极大道,而太极大道是必须遵循经典拳论而运行的,训练丹田内转绝无例外。
[本文来自《武当》2017年6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丁酉鸡年闰六月二十9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