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任是“芜菁”也动人?

如果将红楼女子比作植物,我们都很熟悉,黛玉是芙蓉,宝钗是牡丹,但是实际上在《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黛玉还被比为“香芋”,那么宝钗会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种芹人曹霑画册》中推断,宝钗是——“芜菁”。

《种芹人曹霑画册》

《种芹人曹霑画册》是目前红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目前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曹雪芹的待考文物。

《画册》以紫檀木作封面, 贴有绫质行书题签《种芹人曹霜画册》, 落款为“光绪壬辰年秋月忘忧山人玩”。画册高31.5公分, 宽29.4公分。

全册共收设色写意画8幅, 内容依序为芜菁、芋头、残荷、茄子、秋海棠、东陵瓜、渔父与鸬鹚、峭石与灵芝,每幅画均在左侧附有题诗。

《种芹人曹霑画册》与《红楼梦》有一定联系,其中隐含了不少《红楼梦》情节和人物元素,可与之对看。

芜菁

第一幅《芜菁》隐喻“宝钗”。乍一看,其一,芜菁是一种较为常见和廉宜的蔬菜,以此为喻似乎唐突了宝钗。其二,依香草美人的传统,宝钗的喻象更接近于她的别号“蘅芜君”中的“蘼芜”。

《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贾政、宝玉和众清客来到未来由宝钗居住的蘅芜苑,但见一株花木也无,只有许多异草:

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通过宝玉的口说出“那香的是杜若蘅芜”,其中,蘅芜,是两种植物“杜衡”、“蘼芜”的简称。

蘼芜

“蘼芜”这种香草,在古典诗歌中似乎与弃妇特别有缘。《古诗十九首》有“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之诗;唐代诗人赵嘏《蘼芜叶复齐》言“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清客所引鱼玄机诗《闺怨》道“蘼芜满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都暗示了宝钗未来的命运。

然而,宝钗的“蘅芜君”和黛玉的“潇湘妃子”都是以居所的植物“蘼芜”和“竹子”为名,而且这两种植物亦具有人格象征的意味。但同时,《红楼梦》还单独赋予了林黛玉一种蔬果的名称——“香芋”。

那么,宝钗又为何不能另有一种蔬果作为隐喻呢?第一幅很像萝卜,而且曹雪芹画萝卜也未尝不可,为何单单点明它是“芜菁”?

李宝凤剪纸《宝钗扑蝶》

首先,“芜菁”确实重了“蘅芜君”的“芜”。

其次,“芜菁”的谐音是“无情”,正照应《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钗抽到的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

再次,芜菁有种种宜人之处,刘禹锡的《嘉话录》说:“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哉?刘禹锡曰:‘信矣。’三蜀之人也,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从此蔓菁便有了一个雅号“五美菜”。

据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记载:“蜀人呼之为诸葛菜。其菜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酸菜,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痰止咳,四美;煮食可补人,五美。故又为五美菜。”

最后,芜菁另一个名字可能更为著名——“葑”。

《诗经·邶风·谷风》提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其中,葑是芜菁,菲是萝卜。芜菁和萝卜的叶子和根都可以吃,但根有好吃的也有不好吃的,不可因根不好吃了,而将叶也扔掉,喻夫妇是以礼义品行而结合的,不能随随便便就嫌弃对方。“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夫妇之间应以德音相勉,不要违背,这才是白头偕老,相守一生的夫妇之道。

《谷风》中的妻子全无失德之处,却无端被丈夫抛弃。宝姐姐也正像“芜菁”一样,才情、容貌、谈吐、女红、家世,无一不美;嫁给宝玉,也并无任何过失之处,甚至还秉持“停机之德”,时时以“仕途经济”的“德音”规箴宝玉,却遭到了宝玉离家出走、遁入空门的残酷打击。

《毫端蕴秀:读懂红楼不是梦》,张惠著,海峡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

综观曹雪芹对“芜菁”的构想:在其“谐音”表层意义上,他指出宝钗“无情”的一面,她对宝玉并非心灵上的吸引和精神上的共鸣,无法“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在其深层意义上,他又借“葑菲被弃”、“中心有违”的引诗将她比作为丈夫所弃的弃妇。显然,曹雪芹有以此象征薛宝钗两重人格的构思。

本文为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种芹人曹霑画册》文化生态学研究”(项目编号:UGC/FDS13/H02/19)的阶段性成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