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笔记6.0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一、概述
二、准备工作
(一)附注披露
在建工程披露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披露项目截止至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余额、减值准备及账面价值;第二部分是披露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本期变动情况,主要包括具体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及期末余额;第三部分需要披露重要项目预算金额、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例、工程进度、利息资本化累计金额、本期利息资本化金额、利息资本化率及资金来源....
所以...如果年审要做在建工程科目的话,先把上面标蓝色的事项提前了解下,要不填附注的时候会想撞墙...当然,偶尔会碰上没预算的情况(是真的会碰到)....严格意义上说重大的在建项目没有预算实质上已构成内控缺陷,因此应与管理层做必要沟通,建议按照在建具体项目整合已执行/在执行/未执行业务合同,明确采购设备、服务定价是否公允,是否与市场相同或相似规模工程项目存在重大金额偏差等...
上面的建议多少有些理想主义,在实际执行审计的过程中很难完全满足,应根据影响金额、事项重要性判断对审计意见影响,并及时向项目组现场负责人及公司管理层反馈、协调解决方案。
(二)资料清单
一般的资料清单主要包括如下事项:
公司在建工程盘点计划、自盘表;
在建工程科目明细表(如已提供序时账及辅助余额表,此项可删除);
在建工程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明细;
在建工程采购台账;
在建工程阶段性验收报告(如适用);
在建工程专用借款合同(如适用);
在建工程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测算表(如适用)
But,比资料清单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确定监盘计划及监盘时间, (:з」∠) _ 一顿操作最后监盘发现在建工程应预转固或存在重大风险,那之前做的种种程序可能就全费球了....(计划阶段设计的程序不能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后面再具体展开。
三、编制工作
在建工程底稿的精髓不在填数上,因为填数真的没啥技术含量,毕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会搞好几十项在建工程,多则三四项,少则一项甚至没有,所以在建工程在填列底稿方面没有很大的压力,那么压力在哪儿那?
检查归集项目、合同和完工进度.....
首先,审计人员多数(99%)是不具备工程相关知识的,而且因行业不同,比如在建发电厂、在建展厅、在建厂区,不同的工程工程进度节点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本身就是审计人员的短板,就使得在判断完工进度时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因素;其次,在建工程特别是自建工程中,会归集很多“乱七八糟”的费用,比如XX会议费、XX餐饮费、XX交通费,因不规范的财务核算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最后,以未终验、部分设备未到场为由不予转固...所以在整个底稿编制过程中,处处是坑,那么下面就来整理一下思路。
(一)展开在建工程支出明细,落实重大金额业务性质
在取得在建工程明细账或序时账后,建议根据在建工程下设二级明细汇总列示当期发生额,如财务账套中包含项目(即工程)辅助核算,建议保留辅助核算内容便于后续披露内容整理。
列示二级明细当期汇总金额后,建议按照当期发生额降序排列,便于锁定重大发生额的费用类型,根据科目内容、单笔重大金额凭证选择抽凭、合同检查等实质性程序样本,并记录属于何种支出,如工程实施费用、土地平整费用、设计费等,对于前述提及业务招待费用、会议费应予以关注,判断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如不属于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必要性支出,金额亦重大的情况下,建议调整至当期损益,防止虚增资产,少记费用。
需要提示的是对于一些特殊性质的费用应予以关注,如罚款、诉讼费等,可能表明在建工程存在烂尾或存在重大工程诉讼情况,需要考虑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视金额而定,不要脑洞大开...)
(二)取得相关业务发生金额支持性证据
基于第一步工作结果,拟定相关资料清单,取得业务合同、结算依据(工程监理报告、到货验收报告等)等支持性证据。这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企业做账往往习惯按发票入账,在存在质保金(一年内无重大问题支付10%尾款)情况下,供应商往往不按照全额(扣除质保金)开具发票,导致实际购买资产或劳务存在漏记情况。举例来说,合同约定的施工成本100万元,因质保金被审计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90万款项,供应商亦根据付款金额开具发票90万元,财务根据发票借记在建工程90万元,就导致未充分记录资产及负债金额。
除关注金额是否完整记录外,还应关注相关监理报告、验收报告的确认日期,比如一月验收的设备,十二月转固,这种明显就有点过分了....当然,还是那个原则,并不是说一定是错报,还是要充分了解一下转固时点差异的原因(虽然多半是错报吧....囧)。这里有一个小技巧,是在监盘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时候,适当关注资产的使用状态,必要的时候可以与相关资产的操作工人了解设备的启用时间,特别是临近资产负债表日转固或仍在在建工程中核算的重大金额资产,时不时的就会有惊喜....
(三)检查预算及可行性报告
这个地方之所以标了个红色,是因为有点超纲...而且很多被审计单位是没有正式的预算的,更不用提资产投入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了....但是,个人赶脚还是有必要说一下。传统制造型企业除市场竞争因素外,不乏因盲目扩大资产规模导致业绩变脸甚至是破产倒闭的,大致的循环是这样的...
在建工程看似单一,且整体底稿编制难度不大,但实则为传统企业的命脉,如果缺乏有效的预算或合理性论证,轻则业绩下滑,重则破产倒闭....投资有风险,在建需谨慎...
(跑题了...)
检查预算时,对预算中已列示但实际未发生成本应特别关注,毕竟完整性个人认为是所有认定里最难的...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小技巧:建议与公司设备管理人员多沟通,包括资产循环的内控、设备到厂及验收情况,因为往往设备管理人员更了解设备到厂或启用的情况,在启用到通知供应商开票,再到财务入账往往是有时间差的,所以设备管理人员的信息往往较财务人员更加的及时、准确。
(四)复核已发生支出合理性
基建类的在建工程一般包括勘测、设计、平整、施工等项目支出,当然消防、水电、空调也是必不可缺的,在复核整体支出时应考虑转固时点或已归集在建工程是否完整归集了必要支出,别整个房子不封顶啥的...
除了上面(闲扯)的点以外,了解在建工程的实施周期、适当关注本期发生额也有助于审计人员识别风险。举个例子,期末在建工程共200万元,A项目为本年新增项目,B项目余额为上年度形成,本期无发生额,那个项目风险高那?个人感觉是B,因为一项在建工程本期无借贷方发生额,就有点类似买个新房,一年了不装修也不往外租...这是要闹啥...有可能是质量存在问题,也有可能是人为拖延转固时点,还是要加一些小心的。
分析性程序并不仅局限于某一个业务环节,了解科目借贷方含义,将会计语言转化成业务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风险识别及应对的效率,单一的执着于财务数据,就有点像在个圆里画圆...
四、总结
在建工程最核心的舞弊风险包括:1.人为虚增资产采购金额,进而形成资金体外循环,舞弊的原理同大额预付账款、虚构采购业务类似,具体舞弊模式可查看《其他应收款》课程;2.人为推迟重大资产转固时点,特别是发电、冶金等重资产行业,以莫须有的理由推迟转固或不转固;3.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费用性支出/利息资本化金额。才疏学浅,风险事项不能穷举...希望能简单做个提示。
监盘记录、重大采购合同、资产转固时点依据、长期挂账未结转在建工程说明,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