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义丨一碗扁食
一碗扁食
作者:王洪义
我对冬至满口喷香的扁食怀着一种深深的感情。从上学到工作,我每年都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每当我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扁食坐在餐桌旁时,我就会想起儿时的风雪中,年迈的母亲来到学校给我送扁食的情景。
我是1972年的冬天开始上小学一年级的,在我的小学生活中,我常常走进小伙伴儿们的家里喊同学们去上学。每当我看到他们在家里吃扁食的时候,我就会跑回家里哭着嚷着让父母也给我赶集买肉包扁食吃。可只因病贫穷,缺吃少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父母,哪里会有钱卖肉包扁食让我享受这美味佳肴呢?
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在我看到他们有口无言,脸有难色,背过身去用手悄悄擦去眼中泪水的情景时,我只好抱着希望而回,带着失望而去。这样的家境怎么能不让我流着眼泪,抱怨着毫无本事的爹娘呢?
可抱怨之后最让我记忆犹新,最让我感激的一件事就发生在上小学一年级那年冬至的上午。
我早晨起床后只觉得脸上发烧,浑身发冷。母亲看到我脸色苍白就顶风冒雪立刻把我送到大队卫生室看病。打针、吃药之后,又把我送到学校上课。
那天上午放学时,我正要离开教室却发现教室外面的母亲,左手打着退了色并烂了许多小孔的破雨伞,右手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扁食向教室里走来。母亲放下雨伞,亲切的喊着我的名字,并告诉我说:“雪大路滑,为了你的身心安全,今天我给你包了一碗又香又发暖的羊肉馅儿扁食,你就快趁热在教室吃了吧!”
端着母亲送来的这碗扁食,我用筷子夹起一个送到母亲的嘴边让他吃。可她直摇头,说:“孩子,羊肉扁食吃了虽然发暖,但是我闻不惯羊肉的气味,更不爱吃羊肉扁食。”
我竟信以为真。慢慢地吃着、细细地品着母亲送来的这碗扁食。看着为儿女操劳而头发花白,脸上爬满皱纹的母亲,我怎能不思绪万千呢: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艰难岁月里,父母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衣食住行要求不知要跑多少路,要求多少人,要花费多少心血。作为儿女,我们长大后将以怎样的方式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们安安稳稳,快快乐乐度过晚年呢?……
母亲看着我把一碗热气腾腾的扁食吃完,笑意写在脸上。然后,她拿着雨伞和碗筷向家走去,望着母亲在风雪之中一吃一滑,艰难前行的背影,心中一种酸酸甜甜的热流不知不觉地模糊了我的双眼……
从此,母亲的一碗扁食,成了我永久的感激。
文/王洪义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洪义,河南省扶沟县吕潭乡尚村岗行政村人,文学爱好者。在《周口日报》发表《没有宋河哪有新娘》,在《河南科技报》发表《闲话烤火》。在网络上发表散文《石磙》、《槐花情》、《写给远方打工的家乡亲人》、《我想有病》、《田野盖雪被,暖着我的心》、《走进表哥西瓜田》和《冬雨中的菜农》。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