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史话四:滏河南岸晋侯大墓主人是谁?其实理由已经很明显了

上一次,咱们从南方的楚国回到了中原地区,开启了东周时期卫国的首篇“史话”。正当在下讲到卫前庄公为自己的“风流债”左右为难之时,讲到姬完、姬州吁兄弟二人就要发生冲突之时,咱们又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对他们的讲述。因为,就在卫国即将爆发还未爆发内乱的时候,其他几个诸侯国已经产生了一些纷扰。所以,咱们又要踏上寻访各诸侯国的旅途了。

那这一次,咱们要先去拜访哪一国呢?在下想立刻带大家赶去晋国,因为那位在平王争位过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一代晋侯——晋文侯离世了。正如上篇“晋国史话”所讲的,晋文侯姬仇完成了勤王的“收尾工作”,将平王的对手携王余臣击杀了,确保了姬宜臼的唯一合法性。可当这项重任完成了以后,姬仇的生命也即将走到终点。在他继位后的第三十五年,也就是平王二十五年的时候,晋文侯结束了他精彩的一生

晋国史上一代明君——晋文侯

按说这样一位十分有为,甚至对整个王朝的山河稳定做出过力挽狂澜贡献的晋侯,他的葬礼和墓地一定会与众不同。但从目前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文侯的后事被史官们隐藏得很好,除了提到他离世后传位给儿子姬伯以外,就没有更多的信息了。想想也是,毕竟他是一国之君,死后不会希望被人盗扰,所以隐瞒一些真实信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就在大家以为文侯会这样悄无声息地告别历史舞台的时候,因2003年发生的一次盗墓活动而被发现的晋国大墓,又让他卷入了墓主人之争的论战中。

一说到这里,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都会脱口而出,作者“闲叙”你说的该不会是“曲沃羊舌晋侯墓地”吧?大家想得没错,在下要说的正是这块墓地。虽然这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位晋侯的结论已经被大众认可,但到底是哪位晋侯之墓各方依然争论不休。鄙人不才也对此话题有一些想法,在这里给各位说一说,供大家品析。当然了,在下并非要加入论战,毕竟我不是考古专业的,真详细地去讲述该墓的发掘过程也不太可能。只因咱们下次要讲述晋昭侯的故事时还要用到该墓主人的结论,所以必须要先对此表达出个人的看法才行。

“羊舌晋侯墓”挖掘现场俯瞰图

那废话不多说,我先把自己的结论告诉大家,再把理由逐一分析出来。在下认为“曲沃羊舌晋侯墓”应该就是晋文侯姬仇之墓,其理由如下:

1、最初认定的“北赵晋侯墓”中文侯之墓有误

对晋文侯为“羊舌晋侯墓”主人的观点持反对意见的一方,其主要的依据之一便是在该墓西北大约4公里左右的“曲村天马遗址”之中,早已发现了9座晋侯墓(史学界称之为“北赵晋侯墓”)。从“北赵晋侯墓”中已经明确的8位墓主人的顺序来推论,这最靠西北角上的第9座墓应该是晋文侯的(因该墓已被盗掘,无法准确判断其墓主身份,只能依据其他8座墓主身份来推论),怎么可能在羊舌村又出现个晋文侯之墓呢?

“北赵晋侯墓”车马坑遗址

但这个观点其实是有很大漏洞的,甚至可以说得出“北赵晋侯墓”第9座墓地是文侯之墓结论的学者们,忽略掉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其一,晋国历史上,从第二代国君燮父到晋文侯应该总共有10位国君,而不是只有9位。据《史记·晋世家》记载:“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从这段记载中,咱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在晋燮父之后的第9位国君,理应是在位仅四年的晋殇叔,而不是文侯姬仇。所以即使是按照前8座陵墓墓主的排列顺序推论的话,这第9座墓地的墓主也应该是殇叔而不是文侯

其二,各位想想看,晋文侯是一位在位时间比较长(35年),还做出过匡扶周王室壮举的伟大晋侯,其墓地理应是十分恢宏才对。而“北赵晋侯墓”中的第9座墓地,不仅是九墓之中体量较小的,还因其夫人之墓没有墓道,与其他晋侯夫妻合葬墓相比,显得那么的简陋、匆忙和不够等级。试问,这样一座不起眼的墓地怎能配得上晋文侯的威名呢?也只能是晋殇叔这位在位时间短,又不太名正言顺的夺位晋侯才符合这座墓地的“气质”

“北赵晋侯墓”中九座陵墓示意图

因此,综合以上两点原因,“北赵晋侯墓”的九座墓地中,并没有晋文侯之墓。想以此来否定“羊舌晋侯墓”为姬仇之墓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2、晋文侯不应离开祖坟单独立墓的结论有误

既然“北赵晋侯墓”中的前八座墓地的主人已经明确,并且能够一直追溯到晋侯燮父,那这里应该就是晋国的祖坟所在。所以,反对“羊舌晋侯墓”为文侯墓的一方又提出了新的观点,那就是晋文侯属于晋国嫡系一脉,不应该离开祖坟单独安葬。反而是庶系一脉的晋侯,需要另辟一地来安葬自己先人才对。

但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羊舌晋侯墓”远离晋国嫡系祖坟的距离实际上仅有大约4公里的长度而已,这点儿距离与之后清朝三处皇陵的距离相比,那真是九牛一毛。可以说这根本算不上是离开了祖坟,明明还处在晋墓风水之地滏河河谷之内

两座晋侯墓地位置关系图

另外,如果“羊舌晋侯墓”是庶系的墓葬,从这座墓的建造时间和体量上来看只可能是曲沃桓叔或曲沃庄伯之墓,基本可以理解为是庶系的祖坟。那为何庶系一脉如此精心挑选的祖坟之地,此后其他庶系晋侯不再安葬在这里,而另寻他处了呢?莫非所谓的国君之墓不该远离祖坟的“限制”只对嫡系晋侯有效,而对庶系晋侯无效么?反倒是晋文侯之后的嫡系晋侯,由于大多死于非命,无法与文侯归葬在一起,更能解释清楚这里为何仅有一座晋侯大墓,而没能成为大规模墓群的原因。

所以,拿短短4公里左右的距离就来证明“羊舌晋侯墓”远离了晋国嫡系祖坟的说法,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3、以晋文侯的身份和功绩来看,为他单独开辟陵区是合理的

虽然在周代的时候,周朝人并没有给自己划分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代,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延续的王朝。但按国都以及王陵的位置来看,从平王开始,周朝确实与之前产生了变化。而晋文侯刚好是王朝发生这种变迁”后的第一代晋侯,他自己也是继先祖燮父改国名为晋之后,又一位开启晋国新篇章的国君(得到了天子锡命的征伐权)

那还让晋文侯按次序归葬在“北赵晋侯墓”之中,不仅不足以体现出他的伟大,还要让他排在曾经篡夺了爵位的叔叔之后,当然不能令文侯满意。而以“羊舌晋侯墓”为新的墓葬区,以文侯墓为该区首墓的做法。既代表着晋国(以及王朝)当时发生了改变,也能体现出文侯所做的功业,还符合姬仇本人的心理需求(毕竟墓地都是在国君统治期间就开始选址修建了),当然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文侯姬仇袭杀殇叔,夺回国君之位

4、以“羊舌晋侯墓”有被毁墓的现象来看,墓主只能是文侯墓

“羊舌晋侯墓”被发掘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该墓仅在汉代之前的土层中有被大规模盗扰的痕迹。而且,这个被盗扰的痕迹还更加奇怪:其一,墓中被盗之物仅为笨重的青铜礼器,相对轻便且价值不菲的玉器反倒全部留在了墓中。其二,墓主人的尸身被人齐胸斩断,下半部分依然完整保留,而上半部分早已被肆意破坏难觅踪迹,说明他死后曾被残忍的戮尸。所以综合这些奇怪的特征,证明这里被人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毁墓

那既然是被人毁墓,对于嫡、庶双方来说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这座墓是庶系先人(桓叔或庄伯)的墓葬的话,在他们后人夺得了晋国的统治权以后,一定会对其进行重新收敛和修复。而这座墓葬偏偏就把毁墓的痕迹一直保留到了现代,只能证明这是失去了权力的嫡系晋侯之墓。那还是通过该墓修造时间和体量来看,墓主人只可能是晋文侯一人而已。毕竟他之前的国君之墓已经被确认在“北赵晋侯墓”中,而他之后的几代晋侯不仅在位时间都很短,且大多死于意外(被杀或早亡),不可能拥有如此雄伟的陵墓。

“嫡庶之争”中庶系的一世祖桓叔

至于庶系族人为何要毁文侯之墓,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第一,破坏了对手祖灵(文侯、桓叔是兄弟,嫡庶之争是从他二人这一代算起的,此前国君是他们共同的先祖,不会被毁),就是破坏了对手的风水,期待他们早日灭亡。第二,文侯之墓中有大量的青铜礼器,其中不乏平王所赐的重器,把这些抢走就是希望自己一脉获得上天的庇佑。第三,晋国嫡庶之争相持了近70年之久,期间庶系多次占据先机,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让他们心中愤懑,产生了报复、泄愤的想法

综合以上四点原因,鄙人才得出了“羊舌晋侯墓”就是晋文侯之墓的结论。而下一次,咱们会继续讲文侯的继任者姬伯的故事,并且要借用今天得出的这项结论,去探讨一下昭侯(即姬伯)与桓叔(即姬成师)之间的微妙关系。那到底这叔侄二人发生了哪些恩怨情仇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羊舌晋侯墓、晋文侯薨、墓地成迷、发掘羊舌晋墓、墓主之争、应属文侯、北赵墓无文侯、羊舌未离祖坟、另辟陵区合理、毁墓证明身份。

关键词云图简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