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门户之战:周厉王与鄂侯之间的爱恨情仇
南阳盆地门户之战:周厉王与鄂侯之间的爱恨情仇
一
鄂国,位于洛邑南边不远处的南阳。归属南阳市的方城县,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角,恰好在伏牛山及桐柏山之间,扼守汉江及长江流域进出中原的门户;归属南阳市的桐柏县,恰好又是淮河的发源地。
鄂国形势图
淮夷原本分布于淮河流域,但后来势力扩张,慢慢地从淮河发展到了长江中游附近。为与土生土长的淮夷区别开来,周人在青铜器中将长江流域的淮夷称为“南淮夷”。
《十月敔簋》铭文:唯十月王在成周,南淮夷迁殳,内伐鼏昴参泉裕敏阴阳洛。王命敔追御于上洛、炘谷,至于伊班、长榜,截首百,执讯四十。夺俘人四百,啚于荣伯之所,于炘衣肄,复付厥君。唯王十又一月,王各于成周大庙,武公入右敔。告擒:馘百,讯四十。王蔑敔历,使尹氏授厘敔圭瓒,口贝五十朋,赐于含五十田,于早五十田。敔敢对扬天子休,用作尊簋。敔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十月敔簋铭文
《十月敔簋》记载,在周厉王执政初期,南淮夷就杀入了成周洛邑。从长江流域进入中原,说不上是唯一,但也是最可能的路径,就是从南阳盆地的汉江流域一路北上,经过鄂国把守的南阳盆地大门——方城!
妖孽就在此处!
南淮夷居然轻易地攻入到了周王畿腹心之地,周王师虽然追击到了伊水流域,但从《十月敔簋》记载俘虏只有百人的战绩看,仍然让南淮夷的大部队给逃脱了。南淮夷进出中原如此自由,绝对是有人在接应他们。
从地理位置判断,在周王国内部接应南淮夷的,除了鄂国、还会有谁?——鄂国表面臣服于周,私下里却与淮夷暗通曲款、通风报信,意图谋反。
二
通过对抓捕俘虏的审讯,周厉王对鄂国的背叛已是了如指掌。
以历史上根深蒂固的“暴君”名头推断,照理周厉王一定会立刻对鄂国痛下杀手!然而,让周厉王深感痛苦的是,他却不敢轻举妄动。
在他执政初期,周王室实力太脆弱了,根本无力与敌人放手决战。所以,周厉王对于鄂侯的“墙头草”举动,只能是故意装作看不见。相反,为延迟鄂国公开造反的时机,周厉王还必须得对鄂侯大加笼络。这就是当“带头大哥”的难处,明明是恨之入骨,却偏偏得表现出爱护有加——缺乏好演技,还真当不了领导!
这次在百忙之中巡访鄂国,周厉王真实目的就是上演一场宣扬传统友谊的和谐大戏,以怀柔鄂国,为周王国彻底解决淮夷之患赢得充足的准备时间。
安抚拉拢鄂国,不过是周厉王的权宜之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周王国与淮夷人既然已是势同水火,对鄂国里通外国的罪行,周王室迟早要彻底清算。
经过多年“专利”改革的积累,西周中央政府GDP大幅增长,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多年积累之后,周王室已有足够实力对淮夷发动全面反击。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但是,“攘外必先安内”。
淮夷既然都成了周王室眼前的“盘中菜”,与淮夷长期勾勾搭搭的鄂国如何还能独善其身!为确保讨伐淮夷时无后顾之忧,周厉王计划中的第一步,就是彻底清除鄂国这一内患。
胆敢背叛“中央政府”,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三
在修生养息多年之后,周厉王终于决定要彻底解决鄂国问题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周厉王丝毫不敢轻视对手,一举派出了周王室的两支精锐——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分别从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出发,浩浩荡荡地开往鄂国前线。西六师和成周八师两支军队,在西周历史上,始终是西周“中央政府”最为倚重的两支武装力量。从地理形势推断,周王室的西六师应该是从“武关道”直接进入南阳盆地,然后往东北,攻击鄂国;东八师,则是直接从成周出发,一路南下,夹击鄂国。
夹击鄂国
周王室精锐毕出,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可见周厉王这次已是志在必得!
在正式攻击发起之前,周厉王豪气冲天,在大军面前公开对鄂国下达了“勿遗寿幼”的灭族令!这么多年来,鄂侯驭方无视王室恩宠,背叛“民族大义”,完全抛弃了两国先辈鲜血凝结而成的友谊,与淮夷人勾搭成奸、藕断丝连,是时候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了!
可惜,偏偏事不遂人愿。
鄂国曾经与周国平起平坐,一起做到商帝国“三公”。虽然鄂国的辉煌时代已过去了两三百年,可实力仍在,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面对气势汹汹杀来的两路周王室大军,鄂国毫不怯场。在鄂侯驭方亲自坐镇指挥下,鄂国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周王室两支精锐大军“西六师”、“东八师”,倾巢而出,在鄂国都城之下艰苦鏖战了多日,居然还是未能攻破鄂国城墙!
周王室懦弱了这么多年,王室军队的日常训练和将士士气都远不如西周初,早已难堪大任。所以,此番出师鄂国,虽然周厉王自己是信心百倍,但在明眼人看来,攻不下鄂国,却在意料之中。
鄂国,可不是随便就能让人搓圆搓扁的软柿子!
但对周厉王来说,鄂国久攻不下,这绝对是一场难以承受的沉重打击!
改革改了这么多年,休生养息这么久,周王室第一次主动出击,军队精锐倾巢而出,居然还无法战胜敌人,改革的成果体现在哪?改革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区区鄂国都攻不下来,下一步更为宏伟的攻打淮夷人的军事计划又将如何实施?
战事进展艰难,这给雄心勃勃的周厉王一记大大的耳光!
周王室大军囤积在鄂国城墙之下,进退两难。
四
长久这么拖下去,肯定不是办法。
那些反对周厉王改革的政敌们,看到王室军队在战场上的落魄像,必定都在高举酒杯、兴高采烈地忘情庆祝。
想到这,周厉王就更不可能退兵!
无论如何,这次攻打鄂国就不能这么窝窝囊囊收场!退兵,只会让周王室内外部的政治敌人气焰更加嚣张。
初战失利,彻底激发出了周厉王心中的怒火。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鄂国都必须拿下!于是,周厉王立刻向诸侯武公下达增兵令,严令他火速派兵增援。周厉王威严之下,武公丝毫不敢怠慢,马上派出手下悍将禹前往鄂国战场助战。当着禹的面,周厉王再次重申,要对鄂国“勿遗寿幼”,绝不能留下任何后患!不管敌人多么强大,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周厉王都要拿到鄂侯驭方的人头!
战场上敌我双方陷入胶着的关键时刻,有一方哪怕再多投入一个人,都足以打破战争的平衡。
鏖战多日后,疲惫不堪的周王室军队猛然得到了生力军助阵,士气大增。在武公大将禹的鼎力协助之下,西周军队重整旗鼓,再次走上战场、浴血奋战,终于攻破鄂国城墙,一举生擒鄂侯驭方。(见《禹鼎》铭文)
禹鼎
历史悠久的鄂国,从此被周王室强行吞并,在地图上不复存在。后来,周宣王执政时期,又把鄂国故地转封给申伯,南申国就此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周王室通往汉江、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门户,从此掌控在了周人自己手里。这是一场战略意义极其重大的胜利,周厉王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战,宣告周王室正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