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嫁妆
抬嫁妆
上世纪80年代,老家流传有很多风俗,譬如抬嫁妆。
那时,农村经济条件比较差,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很传统。男婚女嫁,由男女双方家长选定一个良辰吉日,男方早早就把彩礼付给女方,女方也会置办一些嫁妆。
嫁妆比较简朴,大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如衣柜、书桌、煤炉、被子等,很富有的家庭可能会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那已经是厚礼了。
迎亲的头天晚上,族里的人挨家请人次日去抬嫁妆,不管你有多忙也不许推卸。
记得有个寒假,因村里要办两桩娶亲的喜事,村里该请的人都请了,实在是找不到小伙子了,就把我这个半大的小伙子叫上。要知道,老家对抬嫁妆是很讲究的,女的不能去抬,外姓人不能去抬,并且抬嫁妆前三件也只能由生过男娃的中年人抬。
迎亲当天,父亲早早就把我叫醒,让我换了件干净的衣裳,操着头天晚上缠有红纸的扁担,赶到娶亲的那户人家,新郎身着崭新的衣裳,满脸堆笑给人发香烟。
一根根缠着红纸的扁担在娶亲人家的屋檐下靠着,那翘起来的红纸在扁担头迎着风飘动着,好像在向人道喜。
吃过男家的喜面,迎亲的队伍就扛起扁担,由媒婆领路,浩浩荡荡出发了。到了女方家,对方又是一番烟茶,盛情招待抬嫁妆的人,并叮嘱抬嫁妆的人路上小心点,意思是不要碰伤了家具上的红油漆。
在女方家吃完中饭,就开始抬嫁妆。
嫁妆由女方人家从屋里搬出来,再帮男方来抬嫁妆的人一起捆绑好,鞭炮放响后,起担上路。而前三件嫁妆是由女方人家抬到村头后,再换上男方人家去抬,这三件嫁妆也就是一张吃饭的桌子,桌子上摆着三四床棉被;一张梳妆台,明晃晃的镜子前插着几株鲜花;再就是披着红布在当时少见的缝纫机或自行车。
接下来仍是由媒婆领路,但回去的路与来时的路不同,来时一般走小道,这样到女方家就快一些,而抬上嫁妆后,回去是大道,一般从其他村庄门口路过,好让别人数数有多少担嫁妆,这不光是给女方长脸,同时也让他人沾点喜气。
抬嫁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特别是地势较陡的山区,在山路中穿来穿去,累得满头大汗。碰到这种情况,大伙又开始嚷着要红包要香烟,不给就坐下来休息。当然,即使平坦的路,大伙也会假装嫁妆很重抬着很吃力的样子索要香烟。
记得那次抬嫁妆,我被路上的石头绊了一跤,洗脸架上的镜子被摔破了,领头的赶紧捂住我的嘴,叫我不要声张。路过一家商店时,买了一面新镜子重新装上,才松了一口气。后来我才知道,抬嫁妆不能损坏东西,特别是镜子类的东西,如果损坏了,就不吉利。
走了一半路,新郎会让大伙歇歇脚,这时前面的人都会往后头跑。因为最后一副担子里有一些糕点,那是女方为抬嫁妆的人准备的零食,比如糖果、芝麻糕、港饼之类的。
吃完糕点,歇上十来分钟,大伙就一口气抬着嫁妆到新郎家。
新郎家门口聚满了人,一担一担地数着,一抬一抬地点着,最后得出的数往往是双的,比如十二抬二担,有钱人家也会达到十八抬六担。其实一抬也就是一张桌子几床棉被,一担无非就是一头一把椅子而已,但这在当时的老家,多上一抬一担就会给新郎脸上多铺上一层“金子”。
在新郎家鞭炮声中,大家放下肩头的嫁妆,拍拍衣裳上的灰,点燃新郎家里人递来的烟,就等着男方家叫席了。谁坐第几席在一张红纸上写着,男方的长辈大声念着,念到谁,谁就往里走,一般排位是按年龄辈分来的。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就准备去闹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