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战争(25)越攻吴笠泽之战
公元前478年,吴国大旱。越大夫文种见吴国饥荒,仓廪空虚,乃又倡议乘此时机灭吴。其建议之要点如下:
(一)吴王仍积极以谋攻我,今故示息民不备,乃欲以懈我,我不可怠忽。
(二)今吴民既疲惫不堪,在大饥荒之下,“市无赤米”, 仓廪空虚。其民必移东海之滨,以就蒲蚌之食,人民怨谤。今若起兵突乘之,吴边远之兵必不能救。且吴王将耻于不战,必以其国都之兵迎战,我遂可乘其救兵未至,而各个击灭之。
(三)使由御儿(越之北鄙,今浙江省崇德县东南)攻之。“吴王若愠而又战”, 我便可大举伐之。“若不战结成”, 则我又可厚取之,吴将益匮乏。
越王以为然。时适楚使申包胥至,越王又与之谋议以请教益。以下为彼二人谋议问对之要点:
王问:“吴欲灭吾宗庙社稷,使吾鬼神断血食。今幸我车马甲兵卒伍既足,请问何以战?”
胥答:“吴大国也,能博取诸侯之贡赋,敢问何以与之战?”
王答:“我酒食必分臣民。我为报吴,饮食不甘味,听乐不尽声,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胥对:“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王曰:“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胥对:“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王曰:“越国之中,吾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胥对:“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王曰:“越国之中,富者吾安之,贫者吾与之。救其不足,裁其有余,使贫富皆利之,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胥对:“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以上申包胥认为越内政虽已善矣,民心固矣,兵甲足矣,然以越国小,独力不足以胜吴,故皆答以“善则善矣,未可以战”。
王又曰:“越国南亲楚,西结晋,北结齐,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尝敢绝,求以报吴,愿以此战。”
胥对曰:“善哉,无以加焉。”
盖申包胥之意,越以小敌大,以弱击强,非在外交上获优势,不足以取胜于吴也。
胥又曰:“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则不知民之极,无以铨度天下之众寡;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饥劳之殃;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决大计。”
王曰:“然!”于是,勾践复召五大夫范蠡、文种、逢同、后庸、若成等议之,曰:王孙包胥既命孤矣,敢访诸大夫,问如何而可?愿诸大夫言
之,孤将以举大事。诸大夫乃提出审赏罚,备战具等意见。勾践又命全军,有善计策,皆当尽情陈之,以收集思广益之效。
勾践于集群思,广群策之后,于是又部署其内政职掌。命其夫人曰:“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内有辱,是子也;外有唇,是我也。”又命其留守之大夫曰:“食土不均,土地之不修,内有辱于国。是子也;军士不死,外有辱,是我也。”盖申令各尽职责,不得有所陨越。
勾践于上项谋划与部署已定,乃以范蠡为大将军,于是年三月宣告于全军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威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在出发时,又斩有罪者,以肃纪律而振军威。故勾践至军,即斩通行赂以乱军者。第一日前进,又斩不从其伍令者;第二日前进,又斩不用王命者;第三日至御儿(今浙江崇德县), 又斩淫逸不可禁者。
军已集中御儿,又下令“有父母耆老而无兄弟者,归侍父母。有兄弟四五人皆从军者,遣其欲归者一人。有眩瞀之疾者遣归。筋力不足以胜甲兵,志行不足以听令者遣归”。及自御儿出发,又斩其畏缩不欲前者,于是,越全军皆有致死之心。既而又号令曰“归而不归,处而不处,进而不进,退而不退,左而不左,右而不右,身斩,妻子鬻”。以一军令,而肃纪律。
于是,越王勾践与大将军范蠡率越军五万人侵入吴境。吴王夫差闻越军侵入,亦率六万之众,御之于笠泽江(今江苏省吴江县南二十三里)。两军夹江而阵,相持入夜,准备明日之战。
人夜后,越王分其军各约万人为左右句卒(别为左右两队,而与本队相钩连之阵名)。并令其左军衔枚溯江五里处待命;又令其右军衔枚顺江行五里处待命。至夜半,即令左右军各鸣鼓渡江,至水中央以待命。
吴军突闻江中上下游各有鼓声大振,获悉大队越军渡江,知越人已分为二部,将夹击吴军,乃不及待旦,亦中分二部以御之。
越王探知吴已分其军,乃乘吴军移动之际,令其中军衔枚渡江,以君子之卒六千为先,不鼓噪而潜至江北。至吴军营前,始突然鼓而袭之。吴中军突遭越军夜袭,大乱而溃,及已分之吴军回救时,越之左右军又渡江袭追之,因此,吴之左右两军亦败。
吴军北退二十余里至没溪(即越来溪与石湖相接之处-一吴江县附近,吴县西南二十七里), 据溪为守,收容散卒;局势稍定,准备再战。然正当此时,范蠡所率之舟师自震泽(今太湖)取横山(在今吴县西南二十里), 向吴军采取包围攻击态势而至(此为古代之水上包围)。吴王见形势不利,乃向吴城之郊撤退,但复遭越军之追击而大败。及退至城郊与越军战,又败,乃入城据守。吴大片领土落入越国。笠泽之战后,吴越两国军事实力发生根本性变化,越国已占有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