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深度意象:对贪得无厌的灵魂的沉思
2019-12-31
文/易 刚
内容提要
本文以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罗伯特·勃莱为例,对新超现实主义(或称为深度意象)诗歌的美学特征作初步探讨。从而认为,对属于后现代派范畴的新超现实主义诗歌,我们大可不必把它看作是传统诗歌的异类。它只不过是,为了表达人的本真的生命世界与无意识的存在,从而诞生的新的艺术流派或诗歌形式。
关键词:新超现实主义 深度意象 诗歌美学 探讨
新超现实主义(New Surrealism)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诞生的西方后现代派文学运动。它同从1936年起,直到1968年为止,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次超现实主义展览有关。它是当代美国,包括英国、加拿大等国最引人注目,且成绩斐然的一个松散型的诗歌流派,影响十分广泛。当代许多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都利用其挖掘“深度意象”的独特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如果说诞生于法国的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使用的是“梦境语法”的话,那么新超现实主义则剔除了以往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式的轻率与狂放,从而刻意在诗歌创作中,追求一种无意识与理性相结合的“有深度的意象”。
一
新超现实主义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以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二十年代初在法国形成的文学艺术流派,从它诞生后的近半个世纪内,盛行于欧洲文学艺术界中。它直接脱胎于无政府主义的达达派,并于1922年与之决裂。超现实主义主要运用于文学、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门类。
(阿波利奈尔)
“超现实主义”一词是法国立体未来主义诗人阿波利奈尔,在1918年所写剧本《蒂蕾霞斯的乳房》中首先使用的。他与法国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波德莱尔、兰波、奈瓦尔、洛特雷阿蒙等著名诗人一起,是1919年肇始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先驱:当年,布勒东和菲利普·苏波合著了第一部运用无意识的自动写作法创作的诗集《磁场》。他们还与阿拉贡等人组成超现实主义小组,并创办了《文学》刊物。
(布勒东)
早期超现实主义诗人以法国作家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苏波等人为代表。布勒东受到过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影响,他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中说:“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学自发现象,主张通过这种方法,口头地、书面地或以任何其它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由理智进行任何监核,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①因此,也有论者将1924年视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起点。
超现实主义的写作内容主要是梦境。他们认为,只有平时深埋在每个人的无意识之中的梦,才能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只有敏感的艺术家才有可能体会它们,表现它们。超现实主义对梦与无意识极其关注,以所谓的“超现实”、“超理智”的无意识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因此,他们在创作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无意识中产生而出的语言或梦境语法。
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是自动写作。根据布勒东的理论和《大地之光》(1923)、《可溶解的鱼》(1924)、《娜嘉》(1928)等创作实践可知,超现实主义崇尚自动写作产生出来的意象,而不再顾及意义、逻辑、伦理和其他传统的美学规范。在他们看来,艺术家感兴趣的是离理性和逻辑最远的意象,这类意象很难用日常语言理性地表达出来。他们在创作时竭力摆脱理智的控制和通常的艺术技巧,让无意识的意象自发地表达,并照实记录。
这种反叛传统的、极端的艺术理念,尽管拓宽了诗歌艺术的创作道路,但最终也使其组织内部发生严重的分裂,苏波、阿拉贡、艾吕雅等人先后宣布脱离(或被开除)超现实主义运动。1936年,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分别举行了超现实主义展览。不久“二战”爆发,导致早期超现实主义走向衰微。但随着1941年布勒东等人流亡美国等地,也将超现实主义传布到欧、亚、非、美四大洲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
1969年,让·许斯特正式宣布了超现实主义团体的解散。但超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却影响了好几代人,至今不衰。超现实主义在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广告、电影等,无不受其影响。
广义地说,除象征主义之外,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对西方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使它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与艺术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譬如,196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诗人圣-琼·佩斯;199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墨西哥诗人帕斯等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埃利蒂斯)
后期超现实主义诗人则以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腊著名诗人埃利蒂斯为代表,他的《英雄挽歌》(1945)、《理所当然》(1959)等作品,追求古典主义现代化与现代主义古典化的结合。他的诗既不乏超现实主义色彩,又融合了希腊传统的诗歌元素,从而使超现实主义诗歌在法国之外,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当然这也影响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新超现实主义诗人。因此也有论者将新超现实主义划为后期超现实主义范畴之内。
二
新超现实主义是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自发性的诗歌运动,通常也被归为后现代派文学的范畴。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美国诗坛上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罗伯特·勃莱和詹姆士·赖特等人发起了一个“深度意象运动”。诗评界一般称他们为新超现实主义,然而这些诗人自己却不愿接受这个称呼。“但勃莱自己否认'新超现实主义’这个名称,他坚持认为诗应当反映'有深度的意象’。”②换言之,新超现实主义者更愿意说自己创作的是“深度意象诗”。
“深度意象”(亦被译为“深意象”“深层意象”)诗派作为一个文学术语,是指崛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诗歌流派,也被称为新超现实主义诗派。其中最有成就的著名诗人有罗伯特·勃莱、詹姆士·赖特、W·S·默温、马克·斯特兰德等。此外还包括加拿大著名诗人迈克尔·布洛克等人。
(罗伯特 . 勃莱)
这一诗歌流派的领导者是当代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勃莱。他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战后定居于农场,主要靠诗歌朗诵和翻译谋生。1958年他与詹姆斯·赖特等人创办反对学院派诗歌的诗刊《五十年代》(后依次改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等),成为反对学院派诗人的一个集合点,并慢慢形成了一个松散型的“新超现实主义诗派”。
罗伯特·勃莱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始发表诗作,迄今已出版了十多部诗集,其中《身体周围的光》于1968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另外他还著有《谈了一早晨》等多部诗论,并有三十多本译诗集,译有特拉克尔、里尔克、西梅内斯、聂鲁达以及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王维和白居易等人的作品。
尽管否认“新超现实主义”这个名称,但“深度意象”理论却是罗伯特·勃莱提出的,他“认为当代美国诗过于松散,没有在具体意象的创造上下功夫。他们确信诗的力量存在于下意识的主观意象之中,它们来自意识的深处。”③因此,深度意象诗歌既有主观的自发意象,又富于理性的想象。它是诗人对无意识意象做理性加工后形成的有意识的作品。例如,罗伯特·勃莱的组诗《夜》(之一):“如果我想起一匹马整夜不眠地/徘徊于月光覆盖的短草之上,/我就感到愉快,仿佛我想起过/一艘海盗船犁过深色的花丛。”这组诗体现了新超现实主义(深度意象)诗歌的基本特点:使用从无意识中得来的、自发的主观意象或非理性意象,然后有意识地、理性地对之精心组织和铺排,使之成为“有深度的意象”。
深度意象虽然人们有时也称它为新超现实主义,但它却是在象征主义-意象派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同意象派诗歌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它们都强调意象的并置和罗列,主张发挥诗人的主观能力,在诗作中表现独特的感受,等等。当然罗伯特·勃莱并不满足意象派的理论,他亲自为“意象”下了新的定义:“瞬间进入无意识的东西。”④并认为这种“意象”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方面,它把光明与黑暗、我们知道的与我们不知道的、我们看见的与我们看不见的连接起来,所以勃莱称他的“意象”为“深度意象”。
“深度意象”有别于英美“意象派”的意象观,它是意象的精华,即“有深度的意象”。与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相比,深度意象诗歌更加重视人的无意识,认为诗歌是通过意象瞬间渗透到无意识中去的艺术。罗伯特·勃莱所说的“深度意象”,一部分就是从无意识中产生出来的、自发的主观意象或非理性意象。或许,这也就是批评家将“深度意象”称为“新超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理由。换言之,“深度意象”诗人在创作中汲取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歌的某些艺术手法。
但是,超现实主义诗人更加注重梦境或幻觉,并用自动写作方法或梦境语法表达出来,比较隐晦,因此他们是超现实的和非理性的。然而,以新超现实主义诗派的主要推动者罗伯特·勃莱为代表的“深度意象”诗人,并不像早期超现实主义诗人那样走向极端,他们是有节制的继承者和温和的革新者。他们不但注重诗歌中的意义,同时也重视由有意识的理性的语言和语法,来展示无意识中的深层意象,并由现代时空观打开了通向想象王国的崭新通道,展示出诗人细致入微的内在情感世界。这种有意识地追求从无意识中抓出来的“有深度的意象”,这种回到更多本能的自我中去的愿望,是有意识地想避开现代世界令人茫然不知所措的动荡混乱局面,躲进更深层的、不易受侵犯的灵魂或内心世界中去,作理性的诉求。
罗伯特·勃莱的创作,在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入中别开生面、富有灵性。例如,他的诗选《从两个世界爱一个女人》(董继平翻译,收入1998年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百年经典诗歌丛书》第一辑中)。这些诗虽然在艺术方法上吸收了意象派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但反映现实生活的倾向十分明确,诗歌的含意有时虽曲折隐晦,但一般尚有规律可循。
三
正是由于新超现实主义诗学的自发性、松散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并不排斥超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之外,如意象派等等艺术手法。但它却力图使当代美国诗歌摆脱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学院派气息,摆脱英国传统诗歌当中重理性的钳制。因此“深度意象”产生的目的,就是要冲击那种保守主义的诗风。罗伯特·勃莱甚至还创作了一首《反对英国人之诗》,来表达自己的坚定态度。
勃莱认为,学院派的诗还是在英国传统中打转,过于保守,过于智性化,过于脱离生活。“我感觉到那时的美国诗歌陷入了学院派语言、俏皮话、或者关于访问某个罗马广场或一个希腊岛屿的旅游诗里,而我们无法找到与美国乡间有关的简洁的诗。”⑤他通过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拉美现代派诗歌和超现实主义诗歌,从而给美国诗坛带来了新的活力。他要继承被象征主义-意象派背叛了的事业。所以有的评论家也把新超现实主义称为“后期浪漫主义”。以罗伯特·勃莱为代表的美国新超现实主义,它不但剔除了以往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式的轻率,还力图返回到一个更为隐蔽、更为本真的生命世界中去,通过“有深度的意象”,以恢复人与自然的联系。这也许就是他战后定居于明尼苏达州一个农场的重要原因。
罗伯特·勃莱的诗具有平静抒情的感觉,语言通常也是低调的,趋于纯然的现象,但这种平静之下又常常有一种沉思,黑暗与光明交融,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并列,而终极的真实和纯粹的存在,也便涵盖于“有深度的意象”之中了。因此,新超现实主义或“深度意象”,不仅表示诗歌创作中用来表现诗人情感与意义内涵的意象,还代表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方式以及创作方式的诗学观,并追求一种“形上学”诉求的精微。
新超现实主义诗歌在努力摆脱“智性诗”沉闷枯涩的同时,也继承了T·S·艾略特对“形上学”诉求的传统。新超现实主义诗人常常对日常生活进行“玄学”处理:擅长将日常经验升华到一个幻觉式的、想象力深邃的境界。但他们让那些日常事物和生活场景进入诗歌,目的不是为了精确、细腻地描绘它们,而是力图通过它们揭示生命和世界的底蕴,因而他们在诗歌中更注重直觉、感受和想象,而不仅仅只是象征或一般的意象。譬如罗伯特·勃莱的《苏醒》(第一节):“我的血管中有舰队出发,/水道中响起细微的爆炸声,/海鸥穿梭于咸血的风中。”诗人把血管中的骚动世界,比喻为海湾苏醒之后的沸腾,超现实。而直接写喻体,并对它有意识地进行更深层次意象的挖掘,则是“深度意象”的基本技法之一。
正是由于新超现实主义从多种文化传统的诗歌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包括还刻意学习和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方法,所以它形成了与法国超现实主义迥然不同的艺术效果。目前,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极广,这个松散型的同时又作为美国最大、最突出的的诗歌流派,其自身也还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之中。
新超现实主义或“深度意象”诗歌,是对超验的精神与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现,它虽然来自于诗人的无意识意象,却反映了诗人有意识的深层心理。它力图打破主客观、欲望和现实之间的界限,要求诗歌关注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因而从宏观的角度看,新超现实主义也可以说是“后期超现实主义”,诸如罗伯特·勃莱这些诗人虽然不赞同布勒东“自动写作”的主张,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超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认为意象是“瞬间进入无意识的东西。”⑥而加拿大著名诗人迈克尔·布洛克则进一步认为,“我的无意识和有意识思维没有冲突和对抗而又同时运转”,“因此被吸引而入的'超现实’世界是内与外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的。”⑦
因此,对属于后现代派文学范畴的“深度意象”或新超现实主义诗歌,我们大可不必把它看作是传统诗歌的异类,它以写从无意识中自发的主观意象或非理性意象为主要特点,同时诗中又充满了有意识挖掘出来的“有深度的意象”:无意识与理性相结合的自由联想、逻辑暗示等等。它只不过是,为了表达人的本真的生命世界与无意识的存在,从而诞生的新的艺术流派或诗歌形式。正如罗伯特·勃莱为他自己的一部诗集所取的名称那样,它只不过是“对贪得无厌的灵魂的沉思”。
注释:
①转引自:柳鸣九主编《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第25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②袁可嘉主编《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第80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③袁可嘉主编《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第74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④⑥RobertBly,“A Wrong-Turningin American Poetry,”choice(1963),p.41.
⑤“罗伯特·勃莱致《界限》读者的信”。——由罗伯特·勃莱的中文主要翻译者董继平提供给笔者。
⑦ [加拿大]迈克尔·布洛克《创作自述》,引自《纸上幻境——迈克尔·布洛克诗选》(董继平译),第360-361页,敦煌文艺出版社,1998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邮箱:jubao@pinlue.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