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虢转郭氏始祖辩
论虢转郭氏始祖辩
论郭氏始祖不可单一以虢论,因郭姓之源大体有三。古郭姓,源于任姓。城郭源于炎帝,姜姓,又以复姓而改。但郭姓以虢叔之后为主流也是不争的事实。故这里所论者是源于黄帝、轩辕氏。《竹书记年》载;“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黄帝本姓公孙,因居有熊,又称有熊氏。因长于姬水,成于姬水,故改姬姓。《國語》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姬姜水名也。”
《毛诗注疏》和《说文解字》载;“……晋语:司空季子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漢、趙煜撰《吴越春秋》载;“韓詩章句,姜姓嫄字說文,邰、炎帝之後,姜姓,封邰國,晉語曰;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為姬,炎帝為姜。是姜者,炎帝之姓。”
这里论述的是以国姓,又以音近而转氏的郭。所以有人说郭姓之祖是虢叔,但也有很多人以为是虢公丑、字叔为始祖。说后虢叔为始祖不正确。
商武乙三年亶父有功于国被封于岐,《竹书记年》载;“武乙 名瞿。……三年,自殷迁于河北。 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周公亶父也称古公亶父。”
《诗经 绵》载;“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诗经 鲁颂 閟宫》载:“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史记 周本纪》载;“……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脩古公遗道,笃於行义,诸侯顺之。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
始祖虢仲、虢叔是季历之次子和三子,武王克商后尊封季历为太王。《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诗经 绵》载;“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 郑玄 注:“父曰昭,子曰穆。”
《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普通人的父、子只能称昭穆。这也是修家谱以别昭穆的说法。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是父。右为穆,是子。故亦称左昭右穆制。“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这里的"昭"和"穆"是代指父子关系。
《左传·僖公五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故后人才能称虢叔为王季之穆。
今天至所以要以辨而论始祖,是有很多人将南虢的虢公丑、字叔,当成始祖了。这里举一例文章章节,【西虢,东虢,南虢等三国和北虢郭公(郭序)之后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后的郭姓是中华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从这段文中自然就将后虢叔当成始祖了。长此以往对后辈会造成误解,所以才想到以文告而以正视听。
【郭先生碑】(先生諱輔,字甫成。其先出于王季之中子,為文王卿士。食采於虢,後世謂之郭。)
【先生郭輔碑】(先生讳辅,字甫成。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中子,为文王卿士,采食于虢。至于武王,锡而封之,后世谓之郭。春秋之时,为晋所并。)
【唐故處士太原郭府君夫人王氏墓誌銘并序】(府君諱秀,字秀,姓郭。其先周虢仲之後,迺以地名命之爲氏,即今爲河南洛陽人也。)
【唐故處士太原郭府君夫人王氏墓誌銘并序】(府君諱秀,字秀,姓郭。其先周虢仲之後,迺以地名命之爲氏,即今爲河南洛陽人也。)这几篇说是虢仲的后裔。这里所说的虢仲也还是第一任国君虢仲。
【郭有道林宗碑】(先生讳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有虢叔者,实有懿德,文王咨焉。建国命氏,或谓之郭,即其后也。)
【司隷從事郭究碑】(君讳究,字长全,汲人也。其先出自郭叔,应运挺度,实有懿德,文武谘焉,条枝云疏,班(缺)华夏。世载令问,昭前之光。)
【寿州刺史郭公神道碑】(公讳敬之,字敬之。昔王季之列乎周,虢叔之胤或谓郭。建国命氏,百代可知。)
【唐郭幼明墓誌】(郭氏之先出自有周,周以虢叔建國,虢郭相類,遂命氏焉。)
【唐郭智墓誌】(。君諱智,字及,太原人也。其先周王季之穆,有虢叔者,寔有令德。《國語》曰:「文王即位,諮於二虢。遂建國命氏,或謂之郭焉。」高誘曰:「郭,古文虢字。」)
【西晉郭槐柩記】(夫人宜成宣君郭氏之柩。諱槐,字媛韶,太原陽曲人也。其先胤自宗周,王季之穆,建國東虢,因而氏焉。)
【大周故泉州龍溪縣令郭君墓誌銘并序】(君諱行節,□□該,太原人也。源乎高辛之才子,派乎周文之令弟,錫土始於下陽,受氏基於東國。虢郭聲類,因而氏焉。)
【唐故郭大夫墓誌銘并序】(公諱善積,字寶,太原人也。昔王師翼鎬,表東海而疏疆;霸緒昌齊,處北郭而稱姓。)
这里所例都是汉、晋、唐时期的,从这此例证中大家应该不难看出,太原郡记载都是首任国君虢叔。因首任国君虢叔,既是文王卿士。也是周公之师。
《左传》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尚书》载;“……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
《韩诗外传》载;“……臣闻黄帝学乎大坟,颛顼学乎禄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务成子附,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乎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周公学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这才是中国人崇尚英武的审美观。所以需特别提醒各位不要再有错位,首任国君虢叔才是始祖。
特别提醒一下,这些例证中有说“王季之中子”或说“仲之后”的。 这此记载为中子或仲子也还是首任国君虢仲。有记载为虢叔或“东虢”或“北郭”和“下阳”的。 记载为这些也就更清楚的标明是首任国君虢叔了。只有首任的二虢才有资格称“王季之穆”。这些记载都应出自先民的口口相传。万不可再把后面的虢叔当始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