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 东方人文思想 ---孔子---儒家学说
《上 篇》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起于引导人类趋向善良的本性,为了传达教义,宗教就有了系统化。结构性加持。 系统化就是伦理与理论的完善,提出本体宗教的逻辑与解释,自成定义,自成体系。而结构性就是内部层级分化。上下有序,内外有别。以利于宗教体系确立,但也是贪欲,腐化的开始。因为任何宗教都是构筑在人性之上的,欲望是人性的自身属性。
在认知自然世界时我们的观点是以逻辑与事实为基准的,就是说反智就是反事实与逻辑。所以
1.不成体系的反智, 称为迷信.---原始宗教。萨满教等等。 2.系统性的反智, 称为宗教.
3.尊重事实和逻辑, 但不成体系, 称为经验.--东方人文主义思想(儒学)。
4.尊重事实和逻辑, 并形成体系, 称为科学.--西方自然科学的哲科体系。
有了这种逻辑思考和认知体系后再去用(诠释学)来解释中国古典文献及中国古典音乐史,以诠释学的4个前提为基础,精确定义东方人文思想与西方宗教思想史。即;① 确定它说的是什么?②它每句话想要说什么? ③这段话语它真实表达了什么?④ 每句话最终的定义是什么?
特别要注意宗教思想与东方人文思想,背后他们所隐喻要表达的观点与逻辑。
例如 ;孔子儒学,论语里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关于仁,德。礼。教化,长幼尊卑的人文思想及人生和生命的切身感悟。可看不见的却是儒家思想基础认知与逻辑。比如①西周时期的血亲宗法在儒家人性及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在属性搭建。②西周时期制礼作乐是因为整个国家是以德和仁作为普世价值构建的道德与价值观体系。而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却是礼坏乐崩,德已失。仁尚在。到了战国时期,仁已失,法治兴。整个社会逐步由仁,德转向法治。社会道德与人文价值观呈现出(泯灭而无耻)。在强大的皇权与法治规束之下,人们抛弃仁,德。从而呈现(有耻且格)。
有德之人,处处体现着君子的真诚。有仁之人,处处体现着仁爱之心。守法之人,可以忍辱负重。仁德之人是因为他们遵守人道,而人道是天道的接续(天人合一)。这就是儒家的血亲,宗法在人性及伦理道德的属性搭建(不祭鬼神祭祖先)。即彰显了人性,礼制,又有血有肉。并且也顺应老子(道德经)的万物自身演化规律。即德就是道在事物本身所应该具有的自然体现。而这一切又都是东亚人类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进化属性表达。即;东方人文主体思想。
固然,西方自然科学的哲科体系,引领了人类文明与进步,但究其人文思想方面却也是可圈可点。 比如古希腊的梭伦改革,古罗马的12铜表法,奠定了西方民主政治与法律的基础。但是16世纪之前,中世纪的宗教战争,赎罪卷,宗教审判所等等。又有什么民主,进步及宗教先进性。古希腊开启的梭伦改革,只有希腊贵族与战士可以享受民主,他们只占希腊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他妇女,儿童,老人,奴隶完全与民主无关。古罗马的12铜表法,只适用于成年男性与妇女,儿童,老人,奴隶也完全无关。无论东西方,任何宗教与人文思想都是构筑在人性之上的。
(这个话题说远了。中国古典音乐源远流长,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比如音、声,乐的来源及格物论。礼乐的意识形态方面表达,音乐yue与乐le论,关于乐字的同音辩义。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化生自周礼,而音乐的承转也应映着周易的数,理。然后绽放于儒学仁,德。义,礼之中。)
《下篇细说孔子--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