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入点军:宜昌版“南水北调”
图为调水水源地清江隔河岩水库。湖北清江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出隔河岩,过丹水,穿文佛山,补楠木溪……
与城区江北一渠连通两河六库相比,江南片区“引清江水入点军”,则像宜昌版“南水北调”。
12月10日,清江水系连通及生态修复工程开工。这一工程将点军区6条河流和清江水系连通,统筹解决江南片区发展用水紧缺问题,为宜昌城区提供战略应急水源,同时改善江南片区河流水质,促进河道湿地自然修复和生态升级。
取水口处风景秀丽生态优良
点军区联棚乡楠木溪村,楠木溪水库坝址,也是联棚河的上游。
点军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广群介绍,楠木溪水库建于1974年,是点军区饮用水重要水源地,原承担联棚乡、点军街道及区直机关的生活供水任务。
“引清江水入点军”主隧洞(暗渠)终点就在楠木溪水库大坝上游200米处。这条长约23公里的暗渠,从清江隔河岩大坝上游的长阳龙舟坪镇厚溪村取水,一路向北“画”了半个椭圆,就到了楠木溪。
从厚溪村到楠木溪村,开车大约需要80分钟。清江水通过暗渠自流至楠木溪出口,根据隔河岩水库水位的高低,需要140分钟至150分钟。
宜昌市水利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曾凡荣介绍,隧洞全程无动力,凭借水位落差实现自流。考虑隧洞沿线的地质条件,设计方案对三分之二的隧洞进行混凝土衬砌,既保证了隧洞围岩的安全稳定,提高供水的可靠性,也保证了隧洞的密闭性,减少输水渗漏和外部对水质的影响。
厚溪村风景秀丽,生态优良。取水口对岸,就是倒影峡农庄。家门口的水能送到宜昌城区,农庄老板觉得很荣幸。
一年调水量接近一个武汉东湖
随着城市的发展,水系变化,水资源减少;而生活、发展用水需求增多。此消彼长,城市在喊“渴”。
吴广群说,目前楠木溪水库日常蓄水量约250万立方米,仅维持着周边楠木溪村和长岭村部分村组约3000人生活用水,设计功能大大削弱。下游的联棚河,在优先满足供水的情况下,流量严重不足。
引清江水到点军后,楠木溪水库日常蓄水量将接近609万立方米,供水功能增强。为配合蓄水,楠木溪水库大坝将加高9米,目前水库加高扩容前期工程已经启动。
曾凡荣介绍,一期工程中,主隧洞将在长阳龙舟坪镇金盆村开出一条支线,止于长岭河泉水村牛头湾,实现对长岭河的补水。
据介绍,一期工程完工后,预计年调水量0.85亿立方米,接近于一个武汉东湖水量。
战略高度系统谋划
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向阳介绍,实施跨区域跨流域水系连通,对点军区联棚河、桥边河等生态补水,统筹解决宜昌江南区域(宜昌新区和点军区)发展用水,改善点军境内水生态水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体健康保障能力,系统修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引清江水入点军,并不是终点。
水电气是城市生活的血管。供水水源单一,城市应对供水突发事件能力就会大大削弱。
双水源保障,是地级及以上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的基本要求。据介绍,目前宜昌城区正在逐步形成南有清江、北有黄柏河与长江互为备用的水源格局。未来还将研究供水过江通道。这为清江水穿越长江,实现清江水源和黄柏河水源互为备用的城市供水格局提供了可能。(记者 万龙云)
记者手记:水环境,是检验一个地方生态质量、发展环境的重要标尺。
宜昌水资源丰富,但局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客观存在,也成为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正因为如此,宜昌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宜昌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可以预见,清江之水入点军,其生态效应、发展效应、惠民效应必将充分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