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入吴,灭楚复仇! | 春秋史话连载20

每天一篇中国史,本篇系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春秋史话》连载20,欢迎收看。
吴国统治族本与周王室同出,它们的始祖是周文王的伯父。相传周古公有三个儿子,长曰太伯,次为仲雍,小者季历。季历生姬昌,古公预见姬昌有出息,想传位季历,以便将来季历传位姬昌——后来的周文王。
太伯、仲雍领会到古公的这个意图,就自动让贤,托名外出采药,跑到江南“荆蛮”之地来。
大概他们所知道的北方文化知识较土著居民进步,土著就举他们为君长,自号勾吴。起初住在今江苏无锡,有千余家,逐渐富庶繁衍,到商周之际,在梅里(今无锡市内)建造城郭,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后来,太伯死,仲雍立,号吴仲,传十四世到春秋初年。
公元前7—6世纪之交,吴与楚初有交往。后来,申公巫臣撮合吴与晋的联合,教战阵、打通道、会诸侯,开始与中原列国交往,并蚕食楚国的一些边邑。这是在吴君寿梦时代。
诸樊继寿梦为君,把都城迁到姑苏,建立城郭宫室,进一步与楚交兵。诸樊在一次夺巢战争中战死,往下传其二弟馀祭、三弟夷昧、夷昧之子僚等,吴与楚战争互有胜负而失利较多。
此时楚国亡臣伍子胥入吴,帮助诸樊子公子光杀王僚,自立为君,即阖庐。楚伯嚭、齐孙武也相继入吴,吴国历史这时进入新阶段,连续败楚直到破楚郢都,大败越国于夫椒,吴的国力达到鼎盛时期。
吴楚的战争,在春秋史上具有很大特点:一是以小胜大,一是出现了空前的奇袭战略,一是出现了新的战术和兵种。
吴楚战争,吴国始终是主动的一方。吴在阖闾以前,基本上是积集力量、训练军队、巩固和扩大阵地,积极联络各国,和楚国战役上互有胜负,争夺城邑上有拉锯现象。阖闾为王后,就主动出击,阵地极速扩展,攻夺楚国城邑,占有明显的优势。
吴晋联盟之后,吴乘楚败鄢陵大丧元气之机,在公元前574年(鲁成公十七年)由舒庸(今安徽舒城南)人引导,攻楚四邑。接着,晋助宋从楚人手中夺回彭城,控制通吴的孔道。
前570年,吴攻楚,攻克鸠兹(今安徽芜湖东南),取驾邑,消灭楚的“组甲”、“被练”精锐武装。同时,吴晋的联系进一步紧密起来。
前563年(鲁襄公十年),晋国用诸侯联军夺取邳州,开辟了又一条通吴要道。楚国灵王后期和平王时期吴军先后在鹊岸(今安徽无为西南长江北岸)、房钟(今安徽阜阳东)、豫章(今安徽西部)等役打败楚军。
灵王死(前529,鲁昭公十三年),晋在邾南出动4000乘兵车,举行最大的军事演习,向楚国示威。次年楚州来(今安徽凤台),楚平王新立,不敢与争,接着费无极弄权,楚国内乱频生。吴国形势有利,加强对楚的攻击,两国兵争趋于白热化,过去十年五年一战,从此几乎连年皆战。
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伍奢、伍尚父子双双在楚国郢都的刑场含冤而死。权奸费无极又派人追捕伍奢次子伍子胥。在荒野之中追上了在逃的伍子胥,子胥擎弓搭箭,对着追捕者们说:“你们回报平王吧!如若赦我父兄,王位还能保住;否则,楚国将为废墟!”追捕人返报,平王大怒,立即发兵追赶,但已经迟了。
伍子胥逃到淮河边上,望见滔滔江流,仰天哭诉,就返至宋国,联合太子建共谋。此时正当宋国华氏之乱,只得同太子建奔郑。后来,太子建为郑人所杀,子胥乃同建之子胜向吴国逃去。
历经磨难,伍子胥终于披发赤足出现在吴都街上。吴人见此形状,即报告吴王。吴王僚问明情况,准备擢用伍子胥。伍子胥相与论政,劝吴伐楚。
当时公子光正阴谋篡夺王位,深怕王僚伐楚有功,于己不利,乃力谏王僚不要听信子胥为报私仇的话。伍子胥也知道公子光的心思,一面退野躬耕,一面暗中为公子光约结亡命之徒,等待时机,助其夺位,也为自己立足吴廷谋求进身之阶。
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吴王僚乘楚平王之死,派公子掩馀、烛庸率师围潜;又派季札聘鲁,观察中原列国动向。楚派大军在潜地夹攻,吴军进退不得。
这时,公子光认为时机已到,假意宴请王僚,由伍子胥早已物色好的武士专诸,在宴席上进献腹藏宝剑的炙鱼于王僚面前,乘机抽出鱼腹中剑刺死王僚。专诸亦当场送命。
公子光即位,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任命专诸子为卿,重用子胥共谋国政。
阖闾即位第4年,发兵灭了徐,又计划攻楚。伍子胥提出了一个“三师以肄(劳)”的长期战略,即用一支军队经常出动,“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以骚扰对方;同时用几支军队声东击西,最后选择有利时机、场合,集中主力歼灭敌人。
这个战略实施有效,连续攻伐楚国的夷(城父)、潜、六、弦(今河南潢川县)等地,使楚人疲于奔命。
前508年(鲁定公二年),楚伐吴,在豫章一带对峙。吴军一支在豫章迎战,暗中转移实力到巢。豫章交战之后,吴国把全部兵力集中围攻巢地楚军,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公子繁。
从此,吴国转入战略进攻。
吴要伐楚是既定方针,伍子胥必欲亡楚复仇而后快,问题只在于时机。当蔡、唐二国叛楚,与晋吴结盟之后,就加速了这个时机的迫近。
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的春天,晋国在召陵大会诸侯,共谋伐楚。
在蔡、唐二国军队的引导下,吴国大军向楚国进发,乘周溯淮到蔡地登陆,把战船泊在淮水弯处,与楚军夹着汉水对峙。吴楚两国军队已集结到柏举(今湖北麻城境)进行决战了。
阖闾弟夫概王了解到楚军士气低落,主张先攻囊瓦的部队,接着全面猛攻,定能取胜。于是带领所属5000兵士进攻,果然楚军大败。吴军作长距离的追击,连续五战五胜,长驱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出逃。
吴人找楚王不得,掘了已故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以雪子胥的杀父之恨。
楚昭王逃入云中(今武汉与沔阳之间的汉水区域)。楚大夫申包胥发誓要复兴楚国,到秦国乞求救兵。秦国决定发兵车500乘救楚,这已经是第二年(前505)的年初了。秦楚联军在沂(今湖北鄂城东)打败夫概王,楚军又在军祥(今湖北随县)打败吴军。
一直战斗到秋天,秦楚联军灭了唐国,吴军也多次失败。同时,越国也在吴国后方攻击,吴国自己兵力也多有消耗,吴军纪律方面也不好,不能在楚国长留下去,至此只好撤军。
吴入郢都之战,在春秋史上是空前的。它的规模很大,据汉代人说,吴军3万,楚军12万;延续时间很长,前后达十个多月;它包括一系列的战役,几个局部战场同时进行战斗;出动了大量的步兵、车队、舟师和象队,规模空前。
吴国毕竟还处于上升阶段。回师的次年(前504),吴国太子以舟师打败楚军,俘虏楚国两个水军将领和七个大夫;又在繁扬(今河南新蔡县北)打败楚国大夫子期的部队。楚国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于是把国都迁往鄀(今湖北宜城县东南),重新整顿国政。
阖闾破楚入郢,后来夫差破越,勾践向吴称臣,把吴国的霸业推到一个鼎盛时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