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这位历史名人了不起,被称为道家的开山之祖
鬻子,芈姓,熊氏,史称芈鬻熊,春秋早期丹阳人。鬻子是楚国的先祖,杰出的巫师和政治家,道家的开山之祖。鬻子的传世之作《鬻子》被称为是起子书之始。
芈鬻熊是祝融氏之后代、陆终第六个儿子季连的后裔。楚人奉颛(zhuan)顼(xu)帝高阳氏为先祖,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其子孙以熊为姓。殷商时期,商纣王无道,芈鬻熊投靠商纣王未被重用,便转投周文王。《史记·楚世家》 记载,楚武王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商朝末年,鬻熊作为老师扶助姬昌起兵灭商,并成为推翻商朝后的首席火师。贾谊《新书》说,周朝文王、武王、成王三代都以鬻熊为师,问以国事。芈鬻熊死后, 周成王感念他的功劳,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以子男之田,居丹阳”,自此,楚国开始建国。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1042年。
芈鬻熊是周朝三代帝王的老师,他的传世之作《鬻子》主要内容就是向周天子讲解治国、做人和处事道理的。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第十七》中说:“至鬻熊知道,文王咨询,余文遗事,录为《鬻子》”。内容“阐域中之教化,论刑德之是非”(《鬻子·逢行圭序》)。
芈鬻熊是第一个提出“道”字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什么是“道”呢?鬻熊说:“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为天下人谋福祉,就是“道”。这在商末周初的奴隶制社会,提出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政治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他说:“君子不与人谋之则已矣,若与人谋之,则非道无由也。”君子遵道而行,能不能被君主接受,这要看君主是贤明还是昏庸。所以,他又说:“故君子之谋,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见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不能必见信。”这说明,只有君明臣贤,二者相遇合,“道”才能得到推行应用。因此,贤臣的作用能否发挥,要视君主是否贤明而定。
《汉书·艺文志》就将他列为“道家”,并载有《鬻子》二十二篇。道家的开山之祖只能追溯鬻熊,再往前就没有了,《鬻子》也被称为是起子书之始。
附件:《鬻子》
卷上
1、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
政曰:君子不与人谋之则已矣,若与人谋之则非道无由也。故君子之谋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见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能必见信。君子非人者不出之于辞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
2、大道(文王问第八)
政曰:昔者文王问于鬻子,敢问人有大忘乎?对曰:「有。」文王曰:「敢问大忘奈何。」鬻子曰:「知其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其行如此,是谓之大忘。」
3、贵道(五帝三王周政乙第五)
昔之帝王所以为明者,以其吏也。昔之君子,其所以为功者,以其民也。力生于神,而功最于吏,福归于君。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昼代夜然。故其道首首然,万世为福、万世为教者,唯从黄帝以下、舜禹以上而已矣。君王欲缘五帝之道而不失,则可以长久。
4、守道(五帝三王周政甲第四)
圣人在上,贤士百里而有一人,则犹无有也。王道衰微,暴乱在上,贤士千里而有一人,则犹比肩也。
5、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三)
故曰:民者,贤、不肖之杖也;贤、不肖皆具焉。故贤人得焉,不肖人休焉,杖能侧焉,忠信饰焉。民者、积愚也,虽愚、明主撰吏焉,必使民兴焉。士民与之,明上举之;士民(若)〔苦〕之,明上去之。故王者取吏不忘必使民唱然后和。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随。政曰:民者、至卑也,而使之取吏焉必取所爱,故十人爱之,则十人之吏也;百人爱之,则百人之吏也;千人爱之,则千人之吏也;万人爱之,则万人之吏也。故万人之吏撰卿相矣。卿相者、诸侯之丞也,故封侯之土秩出焉。卿相者、侯之本也。
卷下
1、曲阜(鲁周公政甲第十四)
政曰:昔者鲁周公曰:吾闻之于政也,知善不行者谓之狂,知恶不改者谓之惑。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
2、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第二)
不肖者、不自谓不肖也,而不肖见于行,虽自谓贤,人犹谓之不肖也。愚者不自谓愚,而愚见于言,虽自谓智,人犹谓之愚。
3、数始(五帝治天下第七)
昔者帝颛顼年十五而佐黄帝,二十而治天下。其治天下也,上缘黄帝之道而行之,学黄帝之道而常之。昔者帝喾年十五而佐帝颛顼,三十而治天下。其治天下也,上缘黄帝之道而明之,学帝颛顼之道而行之。
4、禹政(第六)
禹之治天下也,得皋陶,得杜子业,得既子,得施子黯,得季子宁,得然子堪,得轻子玉。得七大夫以佐其身,以治天下,以天下治。
5、汤政(天下至纣第七)
汤之治天下也,得庆誧、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得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二十七世,积岁五百七十六岁至纣。
6、上禹政(第六)
禹之治天下也,以五声听。门悬钟鼓铎磬,而置鼗,以得四海之士。为铭于簨,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讼者挥鼗。」此之谓五声。是以禹尝据一馈而七十起,日中而不暇饱食,曰:「吾犹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是以四海之士皆至。是以禹当朝,廷间也可以罗爵。
7、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第五)
夫国者、卿相世贤者有之,有国无国智者治之,智者非一日之志,治者非一日之谋,而知所避。发教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谓之信,除去天下之害谓之仁。仁与信,和与道,帝王之器。凡万物皆有器。故欲有为不行其器者,虽欲有为不成。诸侯之欲王者亦然,不用帝王之器者不成。
8、汤政(汤治天下理第七)
天地辟而万物生,万物生而人为政焉。无不能生而无杀也。唯天地之所以杀人不能生,人化而为善,兽化而为恶。人而不善者谓之兽,有天然后有地,有地然后有别,有别然后有义,有义然后有教,有教然后有道,有道然后有理,有理然后有数。曰有冥、有旦、有昼、有夜。然后以为数。月一盈一亏,月合月离以数纪,四者皆陈以为数治。政者、卫也,始终之谓卫。
9、慎诛(鲁周公第六)
昔者,鲁周公使康叔往守于殷,戒之曰:「与杀不辜,宁失有罪。无有无罪而见诛,无有有功而不赏。戒之!封!诛赏之慎焉。」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