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翰林的传说
明朝万历年间,淅川老城安洼村出了个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叫彭凌霄,官至礼部侍郎(主管礼乐、教育等的大臣),当地人都叫他彭翰林。老城一带有许多关于彭翰林的传说。
一,受辱发愤
彭翰林小时候有个好友叫全遂,是老城鱼池村人,两家相距六里。他俩在一起上学,好得象一个人,有啥知心话,谁也不瞒谁。他们常常在一块儿谈天说地,道古论今,一啪就是半夜,不管谁到谁家啪话儿,未了,都要送来送去。有时你快送到我家,我觉得过意不去,又反过来送你!快到你家,你又过意不去,又回头送我。就这样,送来送去,走着啪着,一直到天亮才分手。时间长了,俩人立了个规矩,不管谁送谁,只能送三里。恰好有个中心点叫三里桥,他们就在桥头立了个界石。
这年,全遂进京赶考中了第三名,成了解元。彭翰林连夜去全家祝贺,临走时,全解元只把他送出大门就拐了回去。彭翰林还当是全解元要把他送到三里桥哩,就走着说着。可过了一阵儿,不见人应声。扭头一看,鬼毛也没有。全家的大门“哗啦”一声上了闩,只有门前那对儿贺喜的红灯在夜风中摆动。
彭翰林气呀,知心朋友刚刚当上官儿,就瞧不起人!他受不了这种侮辱,决心要发愤读书。此后,不论三伏,三九,不停歇地读呀写呀,五经四书读得滚瓜烂熟,他念过的文章上,喷满了血星子……
二、神助中榜
第二天他就要赴京赶考了,可还在拼命读书。十五的月亮已经偏西,他又困又乏,直打哈欠,恍惚间,听见窗外说: “龙耳小,驴耳大。龙耳小,驴耳大。”那声音苍老又很响亮。他咳嗽了一声,那声音消失了。他一开始读书,那声音又出现了。他猛地拉开门一看,除了月光、树影,啥也没见。他一回到书桌前,那声音又响了起来。他很惊奇,顺口问道: “出自何经何典?”窗外答道: “龟经十三卷。”再听不到声音了。
他进京赶考,三场下来,文章惊动了主考官。说他是天下奇才,马上传他来面试。谁知,主考官一看他五官,叹口气说: “唉,可惜耳朵太小,不带官相。”他一怔,唿啦想起那奇怪的声音,立即接道: “龙耳小,驴耳大。”主考官问:出自何经何典?”“龟经十三卷。”
事后,主考官令人在一个封闭多年的书库里,真的找到了龟经十三卷,经典上真有“龙耳小,驴耳大”这句话哩!立考官可震惊了,马上向皇帝保荐他进翰林院当了大学士。
三、妙对得宠
皇上想为太子选个老师。这年夏天,他信步走进翰林院。天气闷热,翰林们一个个脱了朝服,三五成群坐在院内树下乘凉闲聊,一见万岁驾到,慌了手脚,三十六计走为上,个个躲了起来,因为不穿朝服见皇帝是犯罪的。
皇上看在眼里,气在心里,闷闷不乐地走进大厅,坐在当厅的圈椅上。彭翰林藏在厅内一张桌子底下。过了一阵儿,他憋得受不了,听听外面没什么动静,就伸出头问道:“喂,老头子走了没有?”谁知这句话刚出口,一眼瞅见了万岁,唬得他魂飞魄散,这是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呀!
皇上一听,心火“轰”地窜上头顶,厉声喝道:“谁?出来答话!”彭翰林战战兢兢爬到皇上面前不敢抬头。“你把老头子这仨字给我讲讲!”彭翰林听皇上这么一说,心里松了一点,略一思忖,顺口对道:“老为天下之老,头是众人之头,子乃上天之子。”皇上一听这“老头子”还是颂扬他的意思,就转怒为喜,说:“今后说话得留心点儿。”彭翰林应道:“留心,留心!”谁知皇上反问:“你知道四书里面有几个留心?”这真是祸打口出,彭翰林想:四书我能顺溜倒背,可是里面几个留心,我还没留心过呀!怎么办?他向皇上求准,把四书背诵了一遍。皇上大喜,忙扶起他,夸道:“真是天下奇才呀!”随后,就把彭翰林定为太子的老师。
四、遭妒削指
俗话说,出头椽子先朽。彭翰林得到皇上宠敬,遭到一些大臣的嫉妒,背后说他的坏话,挑他的毛病。一次,太子在官内跑着玩,有个高门槛跨不过去。彭翰林顺手掐住太子胳肢窝儿,掐了过去。可不小心,他的长指甲把太子那嫩肉皮划了道伤痕。这马上被奸臣告到皇上那儿,说他想伤害太子,要皇上治他的罪。
古时候,文人都好留指甲,皇上心里明白,听了这事儿,只是笑笑说:“让他修修指,以后留心点儿就是了。”谁知,那奸臣假传圣旨,把“修修指”改成“削削指。”结果,把彭翰林的十个指头全部削掉,可怜彭翰林被奸臣活活折腾死了。
皇上知道真情后,把奸臣治了死罪,亲赠彭翰林十二口棺材,一百里埋一口棺材,金顶玉葬,借以传扬他的名声,还追封他为尚书公。直到丹江水库建成前,淅川老城安洼村还保留着翰林坟的遗迹呢。
(搜集:赵振华 寇丙申 曹景照等 整理:习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