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关键之战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发起。华东野战军主力于11日在碾庄地区,完成了对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的合围,该兵团被聚歼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歼灭黄百韬之后,下一个歼灭目标应该指向谁?当时,国民党徐州“剿总”为解黄百韬之围,调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的主力东援,南面则有由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以及由蒙城向宿县前进东援徐州的黄维兵团。面对这三路援兵,到底先歼灭哪一路更为有利?起初,毛主席和军委认为:下一个歼灭对象是邱清泉和李弥,并在多次电文中重申了这一作战方针。

11月11日17时电称:“就可以准备第二步歼灭邱、李,夺取徐州。”13日6时电指出:“准备第二部歼灭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夺取徐州。”同日23时电指出:“让邱清泉向东深入大许家、曹八集,以便将邱兵团包围,使其跑不掉,然后徐图歼灭之。”14日4时电称:“黄兵团本日大约可解决,目前是继续歼灭邱兵团的良机。”15日6时电指出:“惟目前华野仍应争取于歼灭黄兵团之后,再打邱、李。”

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一致认为,以黄维同邱清泉、李弥比较,黄维的弱点较多:兵力较少;无坚城可依托,战场无险可守;远路东调,沿途损失较大,人马疲惫不堪;没有后方补给线;变换了作战地区,人地生疏,没有友邻策应。因此,于11月14日10时上报军委,在详细陈述上述理由之后,建议“歼击黄维为上策”。军委、毛主席15日6时电复刘、陈、邓:“我们和你们在基本方针上是一致的,需待黄(百韬)兵团歼灭以后,依邱清泉、李弥、黄维三部的情况,才能决定作战方针。”

11月16日,毛主席、军委令华野,按预定计划,将徐州以东的阻援部队主动后撤,以诱邱、李兵团深入,然后切断其与徐州的联系,以利歼击。但是,邱、李惟恐被围,迟迟不敢远离徐州东进。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军委估计我诱敌深入、断敌后路的计划不一定能够实现,并依据中野的报告和敌情变化,通过与中野领导人周密协商后,果断决定:将华野原打算歼灭黄百韬后西移参加围歼邱、李两兵团的5个纵队,转用于徐州以南,协同中野歼击黄维兵团。11月22日,华野歼灭了黄百韬兵团。这时,黄维孤军冒进至浍河,逼近宿县。23日,其先头部队开始渡浍河。

刘、陈、邓于同日22时电告军委,报告军情,认为此时“歼击黄维之时机甚好,而李延年、刘汝明仍迟迟不进。请粟(裕)陈(士榘)张(震)以两三个纵队对李(弥)、刘(汝明)防御,至少以四个纵队加入歼黄维作战。只要黄维全部或大部被歼,较之歼灭李、刘更属有利。如军委批准,我们即照此实行。粟陈张意见亦请速告。”

24日15时,毛主席、军委电复刘、陈、邓并告粟裕、陈士榘、张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25日11时,粟裕、陈士榘、张震电告刘、陈、邓并报军委:“我们完全拥护先集中力量歼灭黄维的作战方针。”并作出了相应部署。

至此,毛主席、军委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之间经过反复讨论,取得解决黄百韬兵团之后歼灭黄维兵团的一致意见。这一重大作战方针的确定,对于整个战役的决定性意义,刘伯承曾经深刻地指出过:“淮海战役乃毛主席军事学说中各个歼灭黄百韬、黄维、杜聿明三军的范例,而双堆集歼灭黄维军一战,则为承先启后的关键。双堆集以运动战始,以阵地战终;以消耗敌人始,以围歼敌人终。我在转换关头上运用不同战法而持之以顽强,必须着重研究而发扬之!”

虚怀若谷,善于倾听下级指挥员的意见和建议;择善而从,使作战方针更符合战场实际。这就是毛主席军事民主思想的突出体现!而李宗仁则批评蒋介石“喜欢坐在统帅部里,直接以电话指挥前方作战。抗战时,他常常直接指挥最前线的师长,抗战后对共军作战,他竟然连团长也指挥起来。”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