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陶渊明集序(萧统)

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荣枯,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

齐讴赵女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镳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则乐矣,忧亦随之。何倚伏之难量,亦庆吊之相及。智者贤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贪士竞之,若泄尾闾;玉之在山,以见珍而招破;兰之生谷,虽无人而犹芳。故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或货海东之药草,或纺江南之落毛。譬彼鸳雏,岂竞鸢鸱之肉;犹斯杂县,宁劳文仲之牲!

至如子常、宁喜之伦,苏秦、卫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卒如其言,岂不痛哉!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

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子晋天下之储,而有洛滨之志。轻之若脱屣,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乎?是以至人达士,因以晦迹。或怀釐而谒帝, 或披褐而负薪,鼓楫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 《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尝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不劳复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尔。

译文

炫耀卖弄自己,想娶自嫁,是没有教养的男女的丑陋行为;不嫉妒不贪求的人,他们的心光明通达。所以说圣人隐藏声名才华,贤人躲避俗世。什么原因?怀藏道德的很高境界,是不要超越“道”的规范;爱惜自己,最重要的是注重自己的身体。所以说“道”在自己一边,自身就平安,“道”不在自己一边,自身就要受到伤害。在一百年之内,一辈子当中,时间快得就像白驹过隙,寄居遭遇就像住旅店。应该和大气一样散散合合,随着时间任意放纵,怎么能总是为担心的事情操劳,庸庸碌碌的在人间生活!

即使有善于歌舞白齐僮赵女供怡乐,有各种珍稀的美食,豪华气派的车马,锦衣玉器的贵重,快乐倒是快乐了,忧愁也随之而来。祸福相互转化难以预料,庆贺与哀悼相互依存。智慧贤能的人,生活就像如履薄冰;愚昧贪婪的人,争相追逐利益就像大水流淌。玉石产在山中,因为珍贵被发现最终被开采;兰草生在山谷,就算没人观赏也依然吐出芬芳。所以庄周在濠水边上垂钓,伯成在田野耕种,有人宁愿在东海边贩卖药草(安期生的典故),有人宁愿在江南用鸟兽的落毛织衣服(老莱子的典故)。就像鸳雏的那样的瑞鸟,怎么会和鸢鸱争夺腐肉吃;就像那区区海鸟,怎么配获得臧文仲的祭祀呢!

至于子常、宁喜之辈,苏秦、卫鞅这类人,为自己的信仰就算死了也不犹豫,沉迷于它从不后悔。主父偃说:“活着享用不到五只鼎规格的食物,死了也要被五只鼎烹死。”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岂不令人痛心!又楚庄王问周鼎的大小轻重,被王孙满羞辱;霍光官虽是汉武帝亲信,因为锋芒太露而导致身后灾祸。贪婪的人,非常的多。

唐尧,是天下的主人,却有隐居在汾阳的意愿;子晋是天下的储君,却有隐居洛滨的志向。放弃君位就像脱鞋一样不在乎,看待君王就像鸿毛一样轻,更何况其他人呢?所以高明的人,总是隐藏自己的才能。有人怀揣治国安邦之策拜见皇帝。也有人穿着粗布衣服背柴生活,有人在清静的湖上悠闲地摇动船桨,他们放弃钻营的心计去汉水幽深之处。他的本性不在从政,把别人干公事的心寄托在情趣之中了。

陶渊明的诗篇篇都有酒,他本意却不在酒,而是把自己的情趣寄托在酒中。他的文章卓尔不群,言辞精彩,跌宕豪迈,超过众多的文章,抑扬爽朗,没有能跟他比大气的。如宽广的白色的波浪顺流东去,气势磅礴直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而又引人深思;论抱负则旷达而率真。加上贞洁的志向从不放弃,安于道义,苦守节操,不以亲自耕耘为耻,不因穷困而苦恼。如果不是圣贤,拥有坚定的志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谁能达到这种境界?

这就是大家爱不释手的原因。所以搜集校正他的作品,粗略地分类编目(结了一个集子)。白色的璧也存在瑕疵,他的作品的瑕疵只有《闲情赋》,扬雄所说的作品要起到劝百讽一的作用,在他的《闲情赋》里却始终没有讽谏的意思,哪里值得写出来呢?可惜啊!陶渊明不写这篇就更好了。我简陋的给他写了传记,收录在这个小集子里。

我曾说有能理解陶渊明的文章的人,追名得逐利的欲念就会消除,粗鄙吝啬的想法就会去掉,贪婪的人就能清廉,懦弱的人就能自立,岂只仁义之道可以遵循,连官爵俸禄也能舍弃,也不必远游西岳华山,去像老子一样成仙成道。那么,这个小集子也有助于教化世人。

(0)

相关推荐

  • 我们为什么要读《教条》?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后的第一篇文章,同<象祠记>.<尊经阁记>一同被收录到<古文观止>里.选在<大学>之后阅读,主要是为了 ...

  • 《志》

    志在必得,一世一为人.         生于世间,志于世间.心中总要有个志向指引,如何把心沉下来认认真真去做事,这个是实现志向的前提.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所以我们要多点积累的时间.不能荒废光阴,也不 ...

  • 古文阅读-战国策目录序(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 ...

  • 古文阅读-荷塘诗集序(姚鼐)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 ...

  • 古文阅读-《李贺集》序(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某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 ...

  • 古文阅读-荆溪集序(杨万里)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尝与林谦之屡叹之,谦之云:"择之之精,得之之艰,又欲作之之不寡乎?"予喟曰: ...

  • 古文阅读-精骑集序(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 ...

  • 古文阅读-先君序略(戴名世)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域①: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 ...

  • 古文阅读-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 ...

  • 古文阅读-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柳宗元)

    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辞,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为广州 ...

  • 古文阅读-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李白)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途拜见,预饮林下.专乃稚子,嬉游在傍.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