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医院:一本珍贵的花名册
一本珍贵的花名册
顾月明
微信版第851期
大家在挖掘建国以来的历史和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大三线和"知青”受到社会的重视,从国家政府层面到社会舆论都很关注。讲起来,这批人都是吃了苦,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的。我们也看到有学者和不少“过来人”在回忆、收集小三线资料,了解相关情况,也写了文章出了书,觉得挺高兴。
我曾看过一本《后方古田医院花名册(职工)》(简称花名册),作为一个参加过小三线工作的“过来人”,随着一页一页地翻看,想想在医院的所见所闻,我深切地感觉到,小三线的员工,特别是第一批进山支内的,医生也好、护士也好、后勤人员也好,的的确确非常非常不容易,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舍弃个人家庭利益,离开大城市,进入皖南山区的古田医院,为“小三线”、为国家在那个特定时期作出了贡献,我们不能忘了他们。
这本“花名册”长44cm,宽18cm,共53页,最后二页是空页。每页呈表格式样,有编号、姓名、职别、出生年月、性别、政治身份等21大栏、37个小栏项目,每页有10行可填10位职工。封面和书页已泛黄,不少书页有破裂破损甚至书角缺少,看到有用纸张粘贴修䃼,也有重复粘贴的。装订一侧的字迹能清晰可见,游离翻动的右下侧的部分字迹被磨损得很难辨认,有的干脆破损缺失了。
尚未填写的空白表格:
从1969年7月开始筹建医院,1970年6月建成开始门诊,到1988年调整撤销编制,至今已50余年,“花名册”被无数次打开翻动,填写核实……,加上使用和保管方面的问题,现在还能看到 “花名册”也实属不易了。
古田医院是由上海仁济医院根据上级指示负责组建的,从1969年7月5日,仁济医院党总支书记陈一诚带领党员朱南康、青年医生汤希伟,三位同志(“花名册”上登记来院日是1969年10月)踏上赴安徽宁国胡乐司之路,开始筹建古田医院。1970年6月23日,第一批十九位仁济医院支内职工奔赴皖南山沟入住古田医院,为了纪念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发表五周年,二十多名医务工作者经过两天夜以继日紧锣密鼓准备,6月26日以高昂的斗志开出了门诊,从此古田医院开始了为后方小三线职工和地方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至1970年底,共有45位同志到了古田医院。在1971年,又有47位同志(34位崇明未列入)应召参加小三线建设来到医院。
从行政领导、医护人员到后勤保障,先后抽调支内人员108人,都是总支书记陈一诚挑选同意的政治上可靠、技术业务过硬的职工。早期支内到医院的还有从新华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市政府机关,市卫生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职工。
在这些支内职工中,夫妻双方一起支内的有18对36人,他(她)们是:
陈一诚(书记)和方舟(中药房);螘国钧(内科医生、院领导)和朱锡芳(财务、市府机关人员);蒋惠人(胸外科医生、外科负责人)和陈曙霞(中西结合医生、内科负责人);薛春大(神经外科医生、医院业务組长)和吴楚楚(护士);姚德鸿(泌尿外科医生)和张有荣(护士);汤希伟(妇产科医生、科负责人)和岑幻仙(医生);徐学芳(心电图医生)和俞昌泰(骨科医生);朱耀琪(后勤负责)和叶杏梅(护士);傅仲华(放射科医生)和李秀珍;沈镜南(药房)和姚立(药房);吴静芳(检验)和陆德明;来平(检验)和王家国;周若伊和梁汝国;王国兴和荣金芳;王炳森和陆招娣;瞿洪生和俞春英;齐根红和周双凤;姜象生和王彩英等。
其中一方支内去,另一方在上海(3人在外地)工作的有50人(医生13人,护士19人,医技5人,行政领导1人,其他11人)。
医生13人:周连鸿(院领导、内科医生),沈崇欣(神内医生),杭燕南(麻醉医生),张子应(麻醉医生),姚培炎(普外医生科负责人),薛志新(内科医生),潘根长(五官科医生负责),颜子武(儿科医生负责人),陈维真(眼科医生、唯一由新华医院支内的),周良玉(妇产科医生负责人),邓杏邨(放射科医生负责)丁学屏(中医医生),燕山(B超医生);
护士19人:陈士英,乐善美,张伟,朱桂珍,喻和玉,钱曙明,舒昌家,杨 留,姜惠清,胡淑敏,黄秋宜,钟凤英,陈 超,方秀珍,陈玲娣,汤理贞,乔佩玲,陈素玉,陈菊秀;
医技5人:余瑞兰(检验负责),万仲棠(药房负责),邱惕生(药房),鄂培树(药房),梅占善(中药房);
行政1人:朱南康(行政、院领导)
其他11人:姚素芬(财务负责),王金伯(行政),朱亚青,袁双龙,沈自立,李明湛,胡瑞英,李明柱,张连兴,顾长发,陈梅康。
未婚单身一人支内的还有6位职工。医生:邬淼珍(内科);护士:顾黎辉、王复娟、罗慧聪;医技:舒琦华、胡巧云。
已婚,一方为仁济医院支内(前者),另一方从外省市调入的有16人:朱孝庭(放射科技师)和徐世芬(外科医生),徐兆凤(麻醉师)和汤君彦(五官科医生),钱元忠(儿科医生负责)和张佩清(药房),顾元文(内科医生)和胡志琦(眼科医生),杨桂森(外科医生)和蔡志秀(内科医生),袁息融(护士)和周国安,陈荷娣(护士)和沈士彦,朱淑婷(护士)和黄平治(外科医生),柴怀珠(护士)和谢冠群(内科医生),乔心敏(护理部主任)和王敏予,蔡根妹(护士)和胡瑞丰,徐群(护士)和朱新明,童伟(内科医生)和周涵春(妇产科医生),舒秀珍(护士)和徐家隆(外科医生),卞士英(护士)和余德彪,李兆琪(财务)和丁蔚曾。
还有赵丁心(市一口腔科医生)和张美䝨,陈飞岳(市公交驾驶员)和王瑞春(中医医生)。
从上海仁济等医院支内的同志(个别可能有误,请谅解),实在让人敬佩。他们当时已在上海数一数二的大医院(现在称三级甲等医院)工作了,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安排,告别自己的爱人、父母、儿女,个别女青年连男朋友也分手跑了,离开上海来到皖南山沟沟里筹建医院和工作,是很不容易的,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个人没有得到点滴的利益优惠,不论是经济上(每次增加工资)或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乃至分房福利待遇,据我所知都没有!
1971年7月,上海又去了一批”崇明"同志,是从崇明县支内到安徽的。他们是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响应国家号召,从每月拿工资的企事业单位,支农下放回乡(家)种田当农民的。这批支内同志有34位,其中22位是下放职工本人,12位是青年(顶替其年龄较大的下放父亲)到古田医院。
1973年1月3日,又有36位青年集体来到古田医院。他们是上海初中毕业分配到后方小三线的。这天早上大客车一启动,车厢里一下子爆发出嚎啕大哭声,车外送行的父母、亲戚朋友等也都脸流满面,客车里的哭声在几小时后进入江苏界才消失。到医院后,院领导专门营造了一次联欢晚会,表示欢迎和安慰。这些青年入院后都参加了医院自办的医训班(后方小三线单位也派人参加)学习二年,期间也到仁济医院实习一年。学习结束,26位女生从事护士工作,10男生分别在放射,药剂,检验科工作。
医院是征用安徽的土地建造的,所以也接受了10位征地工青年进院工作。
支内职工除了其个人支内到小三线单位工作外,也有拖儿带女或全家到山沟沟里的,子女长大了,要工作,中学毕业了要工作,所以,通过市劳动局或后方基地管理局招工分配,安排支内职工子女(山二代)来医院工作的也有不少。
分配进医院的大中专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个别外,大多数是1974年才有。1974年12月第一批上海医科中专毕业生进院;1975年8月后,开始有高等医科院校毕业(工农兵大学生)的学生被分配进医院。
1975年12月后,经过上海企事业单位技术培训后的青工分配来医院工作。
医院为解决夫妇分居生活困难,或工作需要调入职工。
最后,原医院大集体编制转为正式编制列入医院花名册;照顾大年龄青年个人婚姻,结婚后女方招工进院;医院老职工退休后,子女顶添进院(当时有此政策)。
“花名册”中也有6~7位护士,由于某些原因,实际上没有或仅短暂来院。
“花名册”除陈旧泛黄有破损外,装订固定一侧的信息内容除个别处较模糊外基本上是清晰可辩认的。古田医院注册报到的职工前前后后有427位,在医院最兴旺的时候,编制内的职工有320位左右。从“花名册”上名单看,先后顺序也非按照职工入院报到时间填写,而是按行政人员(包括财务、总务办公室)、医生、护士、卫技(药剂、放射、检验等)、后勤保障部门五类来分开填写的,在同类人员中可以反映出进院的先后。从五类人员填写在前几位的来院日期分析,“花名册”应该是在1970年6月23日第一批支内职工到医院后建立的。
从出生年月栏显示:
上世纪10年代出生的有3位:汤理贞,陈梅康,胡巧云。
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有46位。其中陈一诚是二医组织部长调任仁济医院党总支书记(第一把手),是新四军老干部,参加解放战争,夫妇俩参加过抗美援朝;燕山也是新四军老干部,解放初期参加了接收瑞金医院;螘国钧是解放前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王兴山是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薛志新、徐世芬等是参加抗美援朝同志。
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有63位。医院医疗卫生专业的专家、技术骨干、业务科室负责人都是30年代出生的人员。
上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占大多数,他(她们)可是医院的中坚力量。
进院年龄最小的1968年出生,是顶替老职工退休进医院工作的。
从工资额栏显示,进院时工资最高的是1945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78年3月来院的王兴山为141元;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69年10月带队来院的陈一诚为129.20;进院时工资最低的是招工的中学中专毕业生招工或分配进院的,33~39元;大学毕业生(工农兵大学生)分配进院的,先是36元,后改为41元。
从政治身份栏显示,中共党员(计入漏填的)48人。其中行政11人,医生17人,护士4人,卫技9人,工人7人。
栏目也没有都填入,有不少的空白格,填写也不太规范。栏目内应填内容不符或涂改,甚至在某人的一栏上用红笔或蓝笔或铅笔划上一、二条长线的……有多位职工名字出现重复现象,甚至个别职工被遗漏了。填写的名字等信息文字旁边或他处还看到有打勾、打叉、打三角形、划圈等标记。
职工花名册是记录了解本单位职工基本情况的一个载体,在过去没有使用计算机时期,应该每个单位都有一本。
这本《后方古田医院花名册》是职工在进院报到时就被“白纸黑字”填写上去了,有多个人的笔迹。职工在医院期间的晋升、晋级,工资增减,岗位变动,政治身份变化,不同单位之间的调动等等都要填写,甚至表扬奖励、处分错误也会标记一下。出现名字重复,多数是因为职工本人从事工作或岗位有变动所至,如安排去读书,或外出读书回院后岗位变了,或工勤岗位调至行政部门等等。所以,要想了解某位职工的情况,一翻”花名册”就可以基本知道了。上级部门或领导需要医院职工的编制、人员结构、人数,或某类医技人员、工种、职级的数据等,也就是在“花名册”上点人头数进行汇总统计,一次次数,一次次修改,一次次汇总填报。在第29页背面能看到内、外、妇、儿、神分科统计数字。
“花名册”承担了这么多的功能和用途,记录了400多位职工名字的《后方古田医院花名册(职工)》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度过了20多个春秋,加上之后使用、保管不善,见到“花名册”已是目前状况的原因就是这样吧。然而,每位参加过后方古田医院工作的职工,以及他(她)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儿女子孙等都可以在“花名册”上找到看到自己的或认识人的名字,一个也没有少。他(她)们是后方小三线,后方古田医院的建设者、见证者,为了不让历史尘封,按“花名册”原来的先后装订顺序一页一页展示(考虑个人隐私,只展示姓名),共51页: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后方古田医院花名册(职工)》是一份文字资料,是一份原始档案,是一本功劳薄,是一本荣誉证书,是一张光荣榜。古田医院的历史是我国小三线建设历史的组成部分之一,会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上。
二0二0年十月三十日
作者简介
小三线系列回忆
1 | 从胜利水泥厂走出的海派画家 | 沈嘉麒 |
2 | 皖南小三线建设的开路先锋 | 沈嘉麒 |
3 | 515库——一个高度机密的小三线单位 | 沈嘉麒 |
4 | 683汽车运输场 | 沈嘉麒 |
5 | 绩溪,我的第二故乡 | 郭向东 |
6 | 记旌德县上海小三线井冈山机械厂 | 沈嘉麒 |
7 | 宁国古田医院回忆(上) | 陈正康 |
8 | 宁国古田医院回忆(下) | 陈正康 |
9 | 在皖南山沟里看电影 | 沈嘉麒 |
10 | 小三线医疗队在宁国浪荡坞 | 顾月明 |
11 | 旌德历史上的上海小三线 | 刘四清 |
12 | 贵钢子弟八五钢厂重游记 | 周 军 |
13 | 我在绩溪瑞金医院的八年 | 吕建昌 |
14 | 我在宁国协同机械厂的日子 | 瞿惠相 |
15 | 我为宁国协同机械厂架设电视转播台 | 刘定建 |
16 | 绩溪燎原模具厂 | 沈嘉麒 |
17 | 古田医院建立应急医用血库 | 陈正康 |
18 | 上海后方机电工业公司调整前后 | 瞿惠相 |
19 | 我在绩溪“爬格子” | 杨志松 |
20 | “古田”精神永放光芒 | 顾月明 |
21 | 皖南中草药在小三线医院的成功应用 | 陈正康 |
22 | 记上海小三线上海红波设备厂 | 沈嘉麒 |
23 | 山里娃穿上了白大褂——王友娣同志采访录 | 陈正康 |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