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吧!哥哥”被嘲,“油腻”为什么总与中年男性绑在一起?

大家最近看了《追光吧,哥哥》吗?

相信不管大家看没看这档综艺,肯定都见过“追光吧哥哥 油腻”这一类的热搜。

Soul,更懂你的社交需求,为你匹配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广告

“哥哥们一上台表演,就台上台下’油花四溅’”

“好家伙,姐姐们都是’人间尤物’,这哥哥们就是’人间油物’”

“去油吧哥哥”

一个对标《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艺,最终靠“油腻”成功糊上各大平台热搜。

金星老师的眼神真是到位

“油腻”一词,很有意思。这词起源于何处难以回溯,但让它出圈的应该是2017年一网友发布的“中年男性去油腻步骤”。

展开剩余87%

随后,冯唐、高晓松等在各自的微博上发布博文,再引热议。

也因为这样,“油腻”一词成功进入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那么,“油腻”一词指的是什么呢?

  • “油腔滑调,世故圆滑”

  • “不修边幅邋遢不堪”

  • “没有真正的才学和能力又喜欢吹嘘的中年人”

  • “做些滑稽又过时的举措却觉得自己了不起的”

  • “闻起来有油味的”

如此种种,尚无定论。但总结下来,共性都是:

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包括身材、举动、用词)、过于自信。

这次的《追光吧哥哥》也让“油腻”有了更多新的例证。

那么问题就来了,油腻一词为什么总与中年男性绑在一起?

为什么我们很少说“油腻青年” “油腻女性”?

青年油腻VS中年油腻

中年油腻是谁定义的呢?我想是年轻人。

因为大家对 “不修边幅”想象往往是大肚腩、秃头等中年的特征,中年人应该不会如此为难自己。

一网友对“中年油腻”的想象

而“中年油腻”一词的走红也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当下我们这个社会“崇拜年轻”的特征。

当下研究年轻人的文章、为年轻人打造的产品层出不穷,而年轻人的高消费力也给予这一“崇拜”正向反馈。

于是渐渐地,无论中年,还是老年,都在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而这种崇拜年轻的社会,无疑会生出“年龄焦虑”来。

于是 “中年危机”便从一个描述中年人心理状态转变的心理学名词,硬生生被营销号们包装成了一个“所有人到中年都会经历的危机”的现象。

而这一次也正好踩中了年轻人对“变老”恐惧的痛点,让年轻人对十年后的“危机”瑟瑟发抖。

但中年,真的那么可怕吗?

可能只是我们想象得太可怕了。

我们想象,中年的自己反应力、生理机能、创造力会衰退,我们害怕自己变胖,害怕自己被活力四射的新人淘汰……

但大家都忽视了岁月的力量。

英国生物学家班布里基在《中年的意义》中,就提到:

中年不只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信息宝库,还是格外活跃并有效地贡献资源给所属的社会群体。

同时他还对一些证明年轻人比中年人认知能力更强的实验进行了反驳:

这些试验主要针对的是思考速度,但速度未必是认知能力的重要部分。在某些情况下,30年的经验可能比迅速思考的大脑更有用。

我们还担忧中年就进入职业天花板了,但这层天花板到底是什么?甚至存不存在?

谁也说不清。

因为一旦谈到职业,更多还是因人而异,因行业而异,这并不是中年所特有的危机。

希拉里曾多次在演讲中提到“玻璃天花板“这一概念。也许有的时候,这层关于职业、年龄的“玻璃天花板”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立的:二十岁该做什么,三十岁再不做什么就晚了……

“不要害怕,要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打破这个玻璃天花板。”

希拉里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论证。

油腻女性VS油腻男性

“油腻”一词其实和性别并无直接关联。

但为什么大家说起中年油腻,首先想到的会是男性呢?

这就与“油腻”的共性第二条,好为人师、过度自信有关。

而这又让本鲤想起“脱口秀大会”中杨笠吐槽的那一点:

为什么有的男人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一是在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男性被捧得太高。

在亲人的无脑赞美声中长大的男性,建立起来的自信也不会轻易被外人瓦解。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校长在《男性的衰落》一书中就说到男性将自己作为一种参照这一现象:

标准男性将自己作为参照点,用以批判其他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或许他们自己都没发现,他们把自身当成了身份认同坐标的零度经线。

在以自我为标准的心理下,也不怪一些男性听不进外界的意见,不怪他们那么自信。

毕竟,那些嘲讽、诋毁他们的人,都是与他们标准不相匹配的人。

二是社会对女性存在一种严苛的要求和奇怪的贬低。

当然,社会对男性、女性的要求都很严苛。但这是两种不同的严苛。

对待男性,社会对其更多的是与社会主流相同的正向要求:

赚钱、买房、买车……

而对待女性呢?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不知向前还是向后的,不是靠努力就能达到的魔幻要求。

美国社会学家凯特琳·柯林斯在《职场妈妈生存报告》中说:

妈妈们身处的生活世界是被性别、做家长以及就业的不同规范框定的。

而这些不同的规范犹如几个不同方向的力量,将女性不断拉扯,最终女性找不到自我的价值,接受别人的贬低,甚至自我贬低。

《职场妈妈生存报告》中就提到:

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有大批原本身居高位的女性离开职场。

而这些女性离开职场的原因更倾向于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责任。

而更魔幻的是,这种严苛要求还有部分来自女性群体内部。

在《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中,作者吴晓乐就讲到了自己小时候在女性闲聊会上的亲身感受:

我时时见闻,那些坐成一圆桌的女人,如何将一位不在场的女性给说得低进尘埃里。几乎每个女生都接受了一套完整且顺序俨然的厌女练习。那些教条如同空气一般,随着我们的呼吸而深刻地绕行于我们体内,如双股螺旋般反复缠卷。女孩们是如此娴熟于裁切自己,好兑取社会的认同,把自己修得乱七八糟还不够,也把别的女孩给剪得泪流满面。

在外部内部的双重压力下, 若是又到了“人老珠黄”的中老年,肌肤变得松弛,气色变得衰败,女性还有什么底气去自信,去“好为人师”呢?

当然,想强调一点,“油腻与否”本来并不因性别不同而有什么倾向,但关键在于,“他/她们”的观念,让男女的境遇产生了差异,也让“油腻”有了倾向性指代。

“中年油腻”一词既是崇拜年轻社会的侧影,又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女性对男性俯视评价的回击。

不过这个词本身带有攻击意味,所以搜狐文化认为,咱们还是慎用、慎用。

文 | 张露曦

审 | 任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