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沃尔应该是男是女,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刺客信条:英灵殿》的故事或许可以讲得更好。

《刺客信条:英灵殿》发售至今已有月余,育碧宣布它的首周销量为系列之最,成绩不俗。打分方面,Metacritic媒体平均分82,算是获得了媒体的认可;玩家口碑稍低,各版本的玩家评分在7~8分之间徘徊。纵观之下,本作内容扎实,没有暴死之虞,但各种小Bug还是影响到了游戏体验,此外,一些话题上的争议可能也多少拉低了玩家打分。主角艾沃尔的性别选择问题,就是其中值得玩味的一个。

客观上,其他同期大作的延期也对这款新作的销量十分有利

首先,到底发生了什么?

11月10日,《英灵殿》正式上市。和之前宣传的一样,玩家不仅可以选择男性或女性艾沃尔开始游戏,游戏内也随时可以变更主角的性别,还可以让系统根据剧情代替玩家进行选择(这一点很重要,我稍后还会提到)。这看起来很好,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不过,随着游玩的深入,结合游戏的背景设定,我们会发现,要想不出戏,性别的选择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自由。

11月23日,有玩家在推特上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当你到达阿斯加德(游戏内陆名)之后,你会意识到,关于‘男性艾沃尔’的全部营销都是一个巨大的谎言,甚至比你一开始想象的更不尊重人。”

推特原文

很明显,之前育碧宣发游戏时偏向主打男性艾沃尔的行为激怒了这位玩家。尽管官方早就给出了艾沃尔是女儿身的暗示,但有意思的是,在育碧发布的宣传动画和海报中,主角以男性艾沃尔形象居多,许多人也是冲着体验“维京猛男”才购买的游戏,结果在游戏里,很多迹象表明,艾沃尔更应该是一名女性。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为什么是女性呢?一是“艾沃尔”这个名字就是北欧女性的常用名,二是游戏发售前的先行漫画中艾沃尔也以女性形象出现。此外,在游戏的神界任务线里,剧情讲述的是艾沃尔在梦境中扮演奥丁来到阿斯加德和约顿海姆,经历诸神黄昏的一段故事。如果玩家让Animus系统来自主选择性别的话,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细节:在别的地方玩家都是女性,到了阿斯加德和约顿海姆就会变成男性。

之所以能够以男性角色游玩,游戏设定里也圆了一下:是因为主角体内存在伊述人“奥丁”的意识和基因链,结合游戏的剧情,玩家会意识到,艾沃尔其实应该是女性,而男性一面则是奥丁附体。但偏偏游戏中奥丁在设定上又不是什么好人,这就使得很多选择男性艾沃尔的玩家玩到后期心里感到膈应。

宣发阶段,我们看到的许多Key Art以男性形象示人,包括游戏商店内的宣传图在内,也以男性居多

当然,大多数Key Art和壁纸其实都提供了男女两个形象,区别主要是脸型

有意思的是,《英灵殿》的叙事总监Darby McDevitt点赞了上述批评宣发的推文,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内心的具体想法,但对于有人指出神界任务线里玩家性别的变化,他应该是敏感的。

Darby McDevitt是“刺客信条”系列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在今年IGN组织的“刺客信条”系列最受欢迎作品票选活动中,《刺客信条4:黑旗》碾压夺冠,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刺客信条2》和《刺客信条:奥德赛》。Darby McDevitt正是《黑旗》的首席编剧,功力深厚,称得上是系列元老之一。

早前曾经有传闻说,《英灵殿》的主角一开始只有女性,而这位叙事总监8月份在Reddit上回应网友时曾明确表示,《英灵殿》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同时考虑到男性和女性主角,而不是说,男性是在开发的最后几分钟随意加上去的,“育碧希望给玩家选择性别的权力”。

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本作开发的初衷从未改变过,开发者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男性和女性角色的平衡问题。不过,我们实际看到的情况是,游戏的剧情设定里比较偏向于女性,但宣发中更偏向于男性——你也可以说,这样的举措算是“男女平等”了,但这实际上是让一些玩家认为自己“被骗了”的原因。

叙事总监Darby McDevitt在Reddit上的留言

外界不可能了解到真正的原因,我们只能推测,或许编剧、开发这边认为女性设定更有利于讲故事,但公司内部也有人认为,用男性维京人的形象来宣传,对游戏销量更有帮助,因此,先是开发中已经有所反映,随后开发与宣发上又产生脱节,最终导致了一些玩家体验上的不满。

木已成舟,整个开发和宣传计划不可能重头再来,这个“误会”应该归咎于编剧、开发还是宣发且放下不说,那些喜欢肌肉猛男的玩家其实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女性维京战士,这合理吗?

毋庸置疑,游戏中的女性主角是十分常见的,“古墓丽影”系列中的劳拉就是代表人物,知名度已经不仅限于游戏圈内。在“刺客信条”系列中,也有《刺客信条:枭雄》里的伊薇、《刺客信条:起源》中的艾雅等女角色,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喜爱。但在历史题材游戏里出现女性维京战士?很多人还是觉得不太适应。

《刺客信条编年史:中国》中的女刺客邵云

《英灵殿》的故事主要放在了公元9世纪的英格兰,讲述了艾沃尔带领黑鸦氏族在这里战斗、冒险和劫掠的一段旅程。从挪威渡海而来的黑鸦氏族是维京人的一支。对于这个群体,人们并不陌生,许多艺术作品中都出现过维京人的形象——作为北欧海盗,长期深入和侵扰欧洲的广大地区,《英灵殿》中本身也将“劫掠”当做家常便饭,并不为它冠上道德审判的标准,因为这就是历史上的事实。

在育碧官方出品的《与维京人同行》系列栏目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朱联璧老师介绍了许多维京人相关的知识。她认为,根据目前的史学研究,在欧洲劫掠的维京海盗,参与战斗的都是男性,即便有女性战士,也属于非常稀少的个例。

如此来说,“维京战士是男性”是合理的,这不是带有歧视色彩的“刻板印象”,而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符合男女天生的生理差异。当然,艺术作品往往是“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也很正常。“刺客信条”系列的一大特点就是玩家扮演虚拟人物,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举动,参与到历史事件中去。但不管怎么说,《英灵殿》把一个女战士放在了在一群“维京猛男”中,更别提在整个流程中,还有为数不少的“猛女”共同参与战斗,许多人仍旧觉得不可思议。

《荣耀战魂》中的维京人形象——“督军”

针对这个疑问,育碧的历史顾问Thierry Noel另有解读:史学界对于维京女战士是否存在本身存在争议,不过,维京人的世界观和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强大的女性角色和战士。所以,Thierry认为,维京人相信女人也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因此《英灵殿》会反映这一点。

虽然这个解释不符合科学历史观,但考虑到“刺客信条”系列中存在伊述种族和各种带有科技、魔幻色彩的设定,并不是严肃历史题材,也姑且算是自圆其说了。

图中描绘的是最著名的北欧女武神伯伦希尔(又译“布伦希尔德”)

公元9世纪,游戏中的维京女战士和3名敌人鏖战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

现在,似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英灵殿》的世界里,维京女狂战是合理的,但作为一名游戏时长超过100小时的玩家,我又不禁对这份合理性提出疑问。

在整个流程中,无论玩家使用男性还是女性,剧情不会有任何区别。育碧并没有根据性别选择,制作两套剧情,或者哪怕稍微改变一点设定,而是以较为生硬的方式一视同仁,区别只在于换了角色的外貌和配音(在上代作品《奥德赛》里,对男女主角剧情线也是采取类似的简单处理),导致某些情节会让玩家对当前性别感到十分异样。

在游玩中,男女艾沃尔都可以选择和其他4名男性及4名女性发生亲密关系,即便玩家更改艾沃尔的性别,也不会影响到这一点。这就使得我的游玩体验是:“《英灵殿》里人均双性恋?”如此随意的设计,即使代表着对多元文化的彰显,但当你得知设计的细节时,代入感还是会大大降低。

还有主角奇特的模型设计,不仅始终维持着“驼背屈膝站不直”的姿态,而且性别变换之后,除了头部,身体其他部分好像没有任何区别,至少我没有发现。游戏中,男性艾沃尔的建模基本上套用了女性的,而不是相反,这导致维京猛男看起来比想象中更矮小,虽然可以用贴合剧情、方便过场演出等理由来解释,但这真的不是建模偷懒了吗?哦对了,艾沃尔实体手办也是通过换头来实现变性的,这种换皮方式还真的是突破了次元壁……

截至《奥德赛》的全主角合集

凡此种种,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这样塑造人物的方式是否真的合乎情理,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讲好男、女主角的故事吗?

我们知道育碧的游戏越来越有RPG化的倾向,在许多RPG里,玩家是可以自定义角色性别的,这没有问题,但是“刺客信条”系列的主体受众仍旧是动作游戏玩家,他们想看一个好的故事和足够的沉浸感,他们是否能接受如此简单的自定义性别仍旧是个疑问。

客观上说,从《奥德赛》开始,育碧就在淡化性别的“设定”,而开始强调性别的“选择”。《奥德赛》中可以选择男性或女性主角进行游戏,他们尚有名字上的区分(阿历克西欧斯和卡珊德拉),关系也定义为亲姐弟,本作中进了一步,名字只有一个,男女建模可以随时切换,剧情上也有了“雌雄同体”的味道。这对于RPG感、对于“政治正确”的形象塑造可能是件好事,但毫无变化的一套剧情简单套用会诞生许多遗留问题,细节处理也有些粗糙,玩家无论选择男主还是女主,大概玩得都不够投入。

加入这个选项的时候,开发者们是否想好了,如何才能更合理化?

很难讲接下来的“刺客信条”作品会如何塑造它的主角,是否还有“男女平等”的执念。从玩家角度上看,我更希望以后少一些开发中的模糊地带,少一些宣发上的“技巧”。如果育碧想给这个系列多添加一些女性主角,就好好地、认真地做,做成单女主也没有关系,只要让玩家感到确实合理就行。

触乐正在招人:触乐招聘:我们需要文字编辑


作者投稿胡永清

首先,我是一个玩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