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四大家族(上)

就在北方五胡乱华的时候,

南方仍以另外一种形势延续着……

傻皇帝司马衷时期,“八王之乱”几乎将当朝几个有能力有地位的王爷都牵扯进来。

人微言轻,没什么野心的司马睿携家眷来到山东琅琊一带,在这里他结识了王氏家族。

后来东海王司马越打败了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将晋惠帝迎还洛阳,开始专政。

司马越任司马睿为安东将军,负责镇守建邺(今江苏南京市)。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帮助下,拉拢当地士族,很快在江东建立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晋慜帝司马邺被俘后,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司马睿在中原氏族与江东氏族的拥护下称帝,由于都城“建邺”中的“邺”字与司马邺同字,因此改名“建康”,史称东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晋的历史就围绕着四大家族展开……

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跟着司马睿一起来到江东,帮助司马睿站稳脚跟。以王导和王敦两兄弟最为著名。

王导善于出谋划策,司马睿登基大典时,甚至三番五次请王导“升御床共坐”。

王敦是个武将奇才,四处征战,平定各地叛乱,为东晋初年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书圣王羲之就是王导的侄子。大臣郗鉴早就听闻王家的子弟都很有才华,打算在他们当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女婿。

他派门生拿着自己的信件去找王导,王导便请门生去东厢房挑选。门生归后,告诉郗鉴:“王家的少爷都很不错,听说您的信来了,个个面露矜持。只有一人在东床上敞着肚子躺着,就像没听到一样。”

郗鉴一听,当即决定就选他了!后来拜访,才发现这人就是王羲之。后来郗鉴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这就是典故“东床快婿”的由来。

王导和王敦一文一武把持着朝政,当时大家都说“王与马,共天下”。此话传入司马睿的耳朵里,他逐渐开始冷落王氏兄弟。

王敦愤愤不平,打着“清君侧”的幌子直接起兵叛乱,一路攻到了国都建康。

一边是自己的哥哥,一边是侍奉的君王。经过再三的考虑,王导作为王氏族长,带领王家老小在宫外表明立场,跪求原谅。

南京这个地方,虽然城池坚固,但是对付上游的威胁时,总是显得无能为力。

很快王敦就攻占了建康,顺便组织士兵来了个大型活动——“建康三日游”。

司马睿被吓得不轻,竟然向王敦表示“公若不忘本朝,则天下尚可共安;如其不然,朕当归琅琊以避贤路”。

王敦眼看目的已经达到,竟然就这样率军回了武昌。自此权倾一时,司马睿成了傀儡,病重郁郁而终。

新帝晋明帝司马绍登基后短短三个月,王敦就愈发觉得身体不行了。他的谋士钱凤和沈充害怕朝廷在王敦死后,找他们秋后算账,于是撺掇王敦发起了第二次叛乱。

王敦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大事未成便病死在卧榻上。他的儿子接手后只知道玩乐,将领们没有才能,最终这场叛乱被司马绍平定。

王敦作乱时,多亏了王导对晋室的忠臣,一心帮助朝廷御敌,皇帝对于王敦的叛乱,没有过多地迁怒于王氏其他成员,琅琊王氏在晋朝还是有着显赫的地位。

颍川虞氏

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庾氏,最著名的人物当属庾亮。

司马睿还为琅琊王时,庾亮便被召为西曹掾,颇受器重。

王敦首乱,庾亮平乱有功。司马睿为了制衡琅琊王氏,将庾亮列为重用的对象。

他的妹妹庾文君被司马睿选为长子司马绍的太子妃。司马绍继位,庾文君被册封为皇后。

司马绍虽年少有为,平定了王敦之乱,但却英年早逝,年仅五岁的晋成帝司马衍被推上皇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王导和庾亮同时被选为顾命大臣。

庾亮上位后,因为得到妹妹的支持,完全不把王导放在眼里。

平定王敦之乱时,苏峻立了大功,被任命为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拥有精兵一万人,武器装备十分精良,属于王牌军师的配置,是东晋在江北抵御匈奴的一道坚固的屏障。

朝廷害怕苏峻势力太强,成为第二个王敦。于是庾亮决定征他回建康做官。说是做官,其实是让他做没有兵权的大司农(管理国家仓库),加散骑常侍(国家顾问)。让他的弟弟苏逸代替他统领军队。在这一点上王导和温樵等众位大臣都觉得操之过急,不赞成庾亮的做法,但无奈庾亮根本听不进去。

苏峻自然不会回去,甚至向朝廷请求让他到青州的一个小郡去,继续为朝廷效力。

庾亮的再次拒绝,让苏峻彻底愤怒,失去理智。他找到了盟军祖约,一起谋反。

祖约是祖逖的弟弟,当时司马睿刚刚来到江东,祖逖作为来自中原的沦亡之士,向司马睿申请北伐。然而司马睿只拨给他千人粮饷、稍许布帛,让他自己解决人和武器。

后来祖逖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在他的统治区内民心聚拢,各安其业,短短两年时间就成功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后赵石勒见祖逖势力强盛,不敢南侵,祖逖也因兵马有限,无力大举北伐,于是边境暂得和平。

当时东晋内斗不断,皇帝无意北顾,还处处限制祖逖的权利。祖逖最终因恨成疾,病逝雍丘。后赵趁机入侵河南,祖约难以抵御,退据寿春。祖逖收复的大片土地最终又被后赵攻陷。

祖约在平叛王敦之乱中有功。但晋明帝司马绍去世时,他的遗诏中封赏了很多官吏,却独独没有祖约,祖约由此心怀怨恨,渐起了反叛之心。

此前,为了防范荆州刺史陶侃,庾亮派温樵为江州刺史,专门看着陶侃。此时苏峻谋反,温樵申请回来支援,结果庾亮以“不得越雷池(安徽省望江县南)一步”让温樵紧盯陶侃。

不久,苏峻攻陷姑孰(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渡过长江。庾亮这才后悔莫及。苏峻叛军攻入建康后,大肆烧杀抢掠,裸剥士女。繁华京都,血流成河,顿成人间地狱。

无奈之下,庾亮同意温樵推举势力雄厚的陶侃成为平叛诸军盟主。陶侃自己的儿子陶瞻被叛军杀害,因此对苏峻毫不手软。

陶侃起兵使得苏峻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他还筑起白石垒(今南京白下一带),围困苏峻。

恰逢此时祖约的老巢被后赵攻陷,祖约仓皇逃回。

就在陶侃率水军向石头城发动进攻的时候,苏峻竟然喝醉了酒,听说陶侃来了,苏峻醉酒率军迎战。撤军途中,苏峻坠马被杀。

尽管是因为庾亮的坚持,才导致了苏峻之乱,但晋成帝并没有因此怪罪于他。

庾亮引咎决定退出权势中心,出镇芜湖。后来他还和陶侃一起多次平定叛乱。朝廷要对他进行嘉奖,都被他坚决推辞。

陶侃死后,庾亮移镇武昌。他向朝廷上疏请求北伐,群臣因意见不和,此事便作罢。

没想到后赵大军很快进犯邾城,守将毛宝向庾亮求援,庾亮认为邾城城池坚固,没有及时派兵。结果邾城失陷,毛宝投水而亡。庾亮自此忧闷成疾,不久便去世了。

庾亮的两个弟弟庾冰和庾翼接替了庾亮的职位,由于后继无人,随着庾冰和庾翼相继去世后,颍川庾氏的家族势力也逐渐衰弱。

(0)

相关推荐